劉海霞
摘 要:高中地理對提高學生對世界的理解、對自然的了解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地理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課程之中,地理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教研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微課也逐漸走進了高中的課堂。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發(fā)揮微課的價值呢?將以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內(nèi)容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微課”是近年來較為流行的一個詞,更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由于它興起于國外,因此在我國還屬于一個較為新鮮的詞匯。從高中地理的本質屬性來看,它具有較強的學科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地理知識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一方面它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地理理論知識作支撐,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學生具備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所以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信息來實現(xiàn)地理知識與能力的相關轉化,就成為廣大高中地理教師永恒的科研課題。
一、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必要性分析
“微課”以短小精悍的教學內(nèi)容展示為特色,能夠起到很好的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的重要作用。而從高中地理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高中地理教學最大的難題就在于無法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及無法使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擴充和儲備。在這個過程中微課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催促教師不斷去更新和調(diào)整知識體系,將更多的新鮮活力注入教學中。因此,從微課自身屬性的角度以及高中地理課程的需求角度來看,將微課與高中地理相結合不僅是對微課時代的迎合,更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索
那么,在日常教學中高中地理老師應該如何利用微課,使其在高中地理課堂上真正發(fā)揮價值呢?我認為以下方法值得嘗試。
(一)從學生興趣入手,讓微課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對某一學科進行深入學習、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很多時候由于畏難情緒的影響,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入手,提升課堂的教學趣味,使課堂更具新鮮活力。而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從微課入手進行思考。由于微課都是較為短小的,教師在對微課內(nèi)容進行選擇時,就可以尋找一些能夠引起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好奇心的微課來完成。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氣》時就可以通過特殊的自然現(xiàn)象,如臺風、龍卷風的專題微課來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甚至還可以通過微課與視頻相結合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對臺風、龍卷風更加直觀的感受。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會對具有強大力量的自然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在此時微課恰好發(fā)揮了這樣的作用。
(二)從教學重點入手,讓微課為課堂提供強大動力
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很多知識點往往是既重要又抽象,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學生對這些知識無法真正理解,將對其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重大的阻礙作用,甚至會因此對地理的學習產(chǎn)生排斥心理。而從人教版高一教材的內(nèi)容來看,“氣壓帶與風帶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地球的運動”就屬于這種既重要又抽象的知識,由于它設置在高一教材的前半部分,因此如果對這類知識點無法準確把握,對學生日后的繼續(xù)學習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將這些問題一一攻破。例如學生對于“氣旋與反氣旋”和方向的“順時針”與“逆時針”之間無法順利銜接,而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又容易使學生無法將其運用到練習題當中。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專門針對這一問題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既能夠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強化,又能夠更加直觀地對知識點進行了解。
(三)從內(nèi)容拓展入手,讓微課為課堂儲備更多能量
從高中教學現(xiàn)狀來看,每節(jié)課的時間設定為45分鐘,而在這45分鐘里,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對舊的知識進行回顧,還要留下充足的時間展示新知識,更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能力的操練,從這個角度來看,課堂教學時間是極其緊張的,因此教師要想將課外知識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也就顯得有心無力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將微課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即提前將應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以微課的形式傳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根據(jù)微課的主題,在結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進行微課的瀏覽與學習。通過這樣的微課形式,教師就可以將教學拓展從課上延伸到課下,而這不僅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儲備與擴充,還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從微課的自身屬性優(yōu)勢以及高中地理的學科需求來說,將微課與高中地理相結合不僅可行而且必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我主張通過從學生興趣入手,讓微課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從教學重點入手,讓微課為課堂提供強大動力;從內(nèi)容拓展入手,讓微課為課堂儲備更多能量,以此來實現(xiàn)微課與高中地理的良好結合。
參考文獻:
[1]董艷.高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2]張行.高中地理多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編輯 范昕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