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將會成為未來教學發(fā)展的主要方向。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與實驗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由于受環(huán)境設備等因素的限制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使很多化學課堂不得不“草草收場”。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恰巧打破了這一尷尬局面,就初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推動我國化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我國化學研究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質量;信息技術
一、信息技術的相關介紹
1.信息技術的主要內容
所謂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fā)、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tǒng)及應用軟件。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2.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已使傳統(tǒng)教育方式發(fā)生著深刻變化。計算機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遠程教育技術以及信息載體的多樣性,使學習者可以克服時空障礙,更加主動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速度。特別是借助于互聯(lián)網的遠程教育,將開辟出通往全球的知識傳播通道,實現不同地區(qū)的學習者、傳授者之間的互相對話和交流,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還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寬松的、內容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遠程教育的發(fā)展將在傳統(tǒng)的教育領域引發(fā)一場革命,并促使人類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的深度融合
1.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多媒體技術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的主要表現之一,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奠基時期,有很多實驗需要學生真正的理解,畢竟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實驗模擬方面,十分有助于學生對實驗的透徹理解。同時也可以打破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使教師的教學更加形象具體。例如,氫氣和氧氣電解生成水的反應,教師就可以通過Flash模擬來很好地表現出來。
2.計算機對實驗數據的保存和處理
化學教學中實驗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在實驗中的數據處理也是十分關鍵的步驟。計算機不同于真實的實驗操作,可以更準確更高效地處理好實驗數據。例如,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硫酸鋁溶液中逐滴加入(每滴0.1毫升計算)0.1mol/L的氫氧化鈉溶
液,學生在了解實驗原理后,就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多組數據的處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3.有效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和零散時間
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體現在微課教學方面,微課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課程每節(jié)課45分鐘的限制,使課程教學更短、更精。微課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更高效率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更加生動、真實、形象。同時微課也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將課程濃縮到每一個知識點或者實驗的細化,使化學教學的效率更高。
三、針對未來初中化學與信息技術進一步融合的探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與教學的進一步融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同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將會隨著教學需要而不斷改進,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注意多媒體內容的安排,不要讓課件反客為主,成為課堂的主體。
筆者首先對信息技術進行了相關介紹,進而分析了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的深度融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計算機對實驗數據的保存和處理、有效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和零散時間,最后探討了初中化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瘜W關系著人們的生活,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我國化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幫
助,推動我國化學研究事業(yè)發(fā)展的腳步。
參考文獻:
[1]李時對.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嘗試[N].發(fā)展導報,2017-05-12.
[2]曹民麗.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N].發(fā)展導報,2017-04-25.
[3]楊樹安.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反思[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