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張玲
湯桂芬:紡織女工成為工運領袖
張丹 張玲
湯桂芬
湯桂芬,江蘇揚州人,1918年出生于滬西紗廠工人家庭,第二代上海蘇北人.其父湯志忠20世紀20年代在日商內外棉四廠做打包工時,受廠內同鄉(xiāng)中共黨員影響,參加過上海工人武裝糾察隊.湯桂芬9歲時因家貧輟學,先后在內外棉五廠、十四廠、統(tǒng)益紗廠、永安三廠、大康紗廠、同興軍服廠做工.
她1940年在滬西統(tǒng)益紗廠布機間當驗布工時,進入基督教女青年會女工夜校讀書,其級任老師和任課老師皆是中共黨員,在思想上、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她很多關懷和幫助,她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各項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年10月,統(tǒng)益紗廠地下黨支部吸收湯桂芬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7月,湯桂芬任廠支部書記.
1944年初,湯桂芬按照黨組織指示考入位于江寧路上的同興軍服廠,擔任地下黨支部書記,領導工人多次罷工,迫使資方同意工人提出的加工資、保證開水供應等要求.
湯桂芬在黨的長期栽培下和實踐斗爭鍛煉中,逐步由一個貧窮女工成長為卓越的工人運動領袖.
滬西區(qū)棉紡織工廠林立,是蘇北人最集中的工作區(qū)和居住區(qū),是戰(zhàn)后上海工人復工斗爭的中心.
抗戰(zhàn)勝利后的1945年9月初,國民黨黨政軍大員紛紛飛抵上海,競相接收日偽資產.許多接收大員把接收的工廠倉庫視為私產,白天門前貼封條,夜晚從后門把物資機器偷運變賣,有的甚至放火消滅偷盜痕跡.
這些被接收的工廠和民營企業(yè)的開工率極低,棉紡織業(yè)和機器鋼鐵業(yè)工人的失業(yè)率高.據1945年9月26日《時代日報》披露:"上海工業(yè)百分之九十都陷入停頓之中,因此造成了上海50萬的失業(yè)工人."上海工人處于"接收關工廠,勝利餓肚皮"的境況.
國民黨接收大員只顧謀一己私利,卻無視恢復生產,工人的生存受到威脅.迫不得已,工人只得將家中稍稍值錢的東西送到當鋪或借債,有的不得不上街做攤販來維持全家生計.在這種情形下,為了避免全家餓死、凍死,上海失業(yè)工人要求復工的斗爭日漸高漲.率先行動起來開展復工斗爭的是滬西失業(yè)工人.
滬西失業(yè)工人的復工斗爭是從占領信義鐵工廠開展的.1945年8月23日清晨,滬西各廠工人在中共地下黨員組織下占領鐵工廠.國民黨警察把21名工人代表和活躍分子抓走.工人領袖把工人帶到浜北平民村,掀起聲勢浩大的復工運動,平民村成為滬西工人活動中心.
根據上級黨組織指示,湯桂芬、汪景桃(汪毅)、張培興、顧亮等黨員在平民村組織失業(yè)工人登記.當時,來平民村登記的失業(yè)工人先后有5萬多人,其中以紡織業(yè)工人最多.他們分片分組組織工人,成立"滬西失業(yè)工人聯(lián)合會"(簡稱聯(lián)合會),以湯桂芬為主要領導人,開展"合法"斗爭.每廠設4名聯(lián)絡員,2名常駐平民村,2名在廠里負責組織工人,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群眾組織網絡.
聯(lián)合會成立后,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復工斗爭,派出工人代表與國民黨市政府、總工會、憲兵隊、警察局等各方交涉,經過斗爭,一星期后,普陀警察局不得不釋放全部被捕工人.
隨著失業(yè)登記工人不斷增加,聯(lián)合會的指揮人員及時做了組織工作:按各廠所在地段分編小組,10人一組并選出組長,3個小組編成一個大組,大組之上為總組,推派4名代表,負責對內對外的日常工作.聯(lián)合會還選派工人代表為復工之事到處奔走,爭取社會輿論支持.
1945年9月17日,國民黨上海市總工會工會整理委員會通知聯(lián)合會派200人于19日到外灘,歡迎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及率領的四艘軍艦訪問上海.針對政府當局一直對工人的復工要求置之不理,聯(lián)合會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這次機會組織一次要求復工的示威.
9月19日下午,聯(lián)合會在平民村組織一支2000多人的隊伍前往目的地.當美國人到達歡迎現場時,隊伍突然打出"我們要復工,我們要吃飯"的橫幅,并高呼口號,令國民黨上海市總工會頭目周學湘、范才骙、章祝三等人狼狽不堪.次日,國民黨上海市總工會以談判復工為名,陰謀逮捕、迫害15名談判代表.7名女代表中有5名是基督教女工夜校學生,她們頂住國民黨特務的恐嚇和折磨,堅決不吐露湯桂芬的名字.
為了營救工人代表,繼續(xù)爭取復工,滬西失業(yè)工人于1945年9月20日、23日連續(xù)組織有上萬人參加的請愿、游行,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湯桂芬再派張菊寶、朱匯寅兩代表找周學湘和章祝三交涉,被捕代表終被釋放.失業(yè)工人的復工斗爭和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迫使國民黨當局不得不正視工廠的開工和工人的復工,遂于1945年10月起逐步恢復工廠生產.
湯桂芬除了負責平民村復工斗爭外,還指導統(tǒng)益紗廠的復工談判.統(tǒng)益紗廠11月復工,湯桂芬第三次進入該廠工作.12月,她重建統(tǒng)益紗廠黨支部,任黨支部書記.中共上海市工人運動委員會鑒于湯桂芬在復工斗爭中的出色表現,任命她兼任統(tǒng)益、申九、永安三廠等9個民營紗廠地下黨聯(lián)合支部書記.湯桂芬通過復工斗爭的歷練,從工廠黨支部書記發(fā)展為領導滬西工人復工斗爭的指揮者,她的社會影響力逐步擴大.
復工斗爭結束后,統(tǒng)益紗廠的國民黨工會分子為了控制該廠工人運動,借故解雇2名女工積極分子和1名三區(qū)(滬西)棉紡工會整理委員會委員(復工斗爭中的骨干).湯桂芬利用年關將近、物價飛漲之機,帶領工人開展反對開除工人代表、爭取照發(fā)年獎的斗爭.
1946年1月14日,湯桂芬率所在車間首先罷工,各車間也很快隨之關車.全廠全面罷工開始后,在湯桂芬有條不紊的指揮下,全廠隨即選出200多個小組召集人,成立了巡邏隊、宣傳隊,設立兩道防線,數千人列隊整齊、秩序井然.
這場斗爭與全市工人爭取年獎的斗爭相互呼應、配合.24日,湯桂芬等工人代表再次與資方談判,未果;她組織工人又罷工24小時.隨著中紡各廠和民營棉紡廠先后解決年獎問題,統(tǒng)益紗廠也得以分發(fā)年獎,被開除的工人代表得以復工.
在湯桂芬領導下的統(tǒng)益紗廠爭取年獎斗爭,是上海市地下黨工委領導的全市工人爭取年獎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湯桂芬的領導才干在這次罷工斗爭中得到充分體現.
所謂"18條",是1946年2月上海棉紡織業(yè)工人通過斗爭,與資方簽訂的獲得生活待遇改善的協(xié)議,共18個條款.在這場波及全市棉紡織業(yè)的斗爭中,湯桂芬成為滬西、滬東紡織工人領袖,利用合法身份,代表全市棉紡織業(yè)工人與資方進行斗智斗勇、艱苦卓絕的談判,最終獲得勝利.
上海棉紡織業(yè)分為國營和民營.國營指國民黨在抗戰(zhàn)后接管的原日商的幾十家大型棉紡織、毛紡織、印染廠,1946年1月17日成立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簡稱"中紡公司").民營紡織業(yè)由民族資本家經營,其中大戶為申新系統(tǒng)、永安系統(tǒng)、統(tǒng)益、達豐、寅豐等.
復工斗爭取得勝利后,上海各工廠逐步開工.紡織業(yè)的開工數位居復工廠家之首.但棉紡織業(yè)工人工資并沒有增加,大多數棉紡廠的生活福利設施十分簡陋,與日偽統(tǒng)治時一樣.另一方面,從1945年10月起,物價開始上升.物價指數1945年9月份為444倍,至1946年后4月份,飆升至2694倍.已經復工的在業(yè)工人已感入不敷出,無法維持生活,更遑論失業(yè)和半失業(yè)工人.
改善待遇斗爭在全市范圍爆發(fā)了.斗爭的契機由年獎引發(fā),先由民營紗廠開始.按以往慣例,民營紗廠年關總要發(fā)一些年獎,但1946年1月年關將近,資方同業(yè)公會遲遲不發(fā),已影響到工人的生活.如湯桂芬所在的統(tǒng)益紗廠里一個女工家里幾頓斷糧,受刺激自殺.統(tǒng)益、新生、崇信、鴻章、新裕等十多個民營紗廠先后發(fā)生工潮,崇信紗廠工人同廠方警察發(fā)生沖突,互有致傷.湯桂芬迅速召集滬西棉紡織委員會負責人以及各廠工會負責人開會,統(tǒng)一了工人的要求,鼓舞大家開展斗爭.
與此同時,滬西的年獎要求也波及滬東各棉紡織廠和中紡各廠.滬東區(qū)棉紡織業(yè)工會負責人佘敬成,其時擔任大康紗廠地下黨支部書記.他召集中紡公司和民營廠工會代表舉行會議,決定向中紡公司和民營同業(yè)公會交涉,提出給工人發(fā)放年獎、實行8小時工作制、增加底薪等要求.中共上海地下工委加強領導,指示滬西、滬東加強聯(lián)系.
1946年1月24日,勞資雙方談判開始,資方為中紡公司代表,勞方代表為滬西的湯桂芬、滬東的佘敬成等10余人,國民黨市黨部、社會局、上海市總工會等單位也派代表出席.資方認為工人要求太高,談判失敗.全市紡織工人異常激憤,在工會領導下全體罷工.翌日資方考慮到損失甚重而被迫讓步,最后達成每人發(fā)陰丹士林布一丈五尺,年獎照A、B、C三級分發(fā),另加特別獎1萬元.勞方當天全體復工.
年獎問題解決了,而涉及到職工長遠利益的條件卻沒有達成協(xié)議.中共上海工委把工人提出的要求整理歸納為21條,如依照物價指數追加工資、調整底薪、女工產假56天、工作時間改為10小時等,通過滬西、滬東兩區(qū)的棉紡業(yè)工會,公推湯桂芬、佘敬成等30余人,向民營企業(yè)的棉紡同業(yè)公會和中紡公司提出要求,但遭拒絕.工人代表并不氣餒,在其后的多次談判中,湯桂芬起著主心骨作用,采取機動靈活的方法,迫使資方接受工人的合理要求.
2月15日,社會局主持第二次談判,未果.翌日,滬西的申新二廠,統(tǒng)益紗廠,鴻章紗廠,新裕一、二廠,信和紗廠,永安三廠和滬東中紡公司所屬廠近萬名工人首先罷工,社會局匆忙召集勞資雙方談判,但資方缺席.19日、20日、21日,滬西、滬東31家紗廠工人代表到社會局與資方代表談判,未有結果.湯桂芬、佘敬成立即到上海市總工會滬西辦事處主任章祝三家里開會,利用合法手段爭取章的支持.湯桂芬、佘敬成等代表提出,如果明天談判再無結果,全市紡織業(yè)工人將舉行總罷工2小時.
2月22日上午,資方非常不情愿地到社會局談判,工人代表表示,談判仍無結果,只好罷工.民營廠資方代表表示答應工人的要求,但中紡公司代表仍頑固地不答應.談判代表當即向滬西、滬東區(qū)聯(lián)絡員遞個顏色,二人馬上通知兩個區(qū)的棉紡業(yè)工會,按計劃中午12時全部關車,下午2點準時開車.中午12時,滬西、滬東兩個區(qū)工會一聲令下,全市47家紡織廠、13萬工人同時關車,宣布總罷工2小時,2小時后又準點一起開車.
資方不得不與工會代表達成了17條協(xié)議,其中包括:每日工資底薪不低于0.85元,按生活費指數計薪,星期天工資照發(fā),每日工作10小時,女工產假2個星期工資照發(fā),廠方承認工會合法地位等.28日簽約時,中紡公司突然要求增加"勞方保證今后非經合法程序不得再有罷工怠工之行為"的條文.由于多數廠的工人代表對17條協(xié)議基本滿意,不再堅持反對,遂成為18條協(xié)議.
這場棉紡織業(yè)工人為提高工作和生活待遇的斗爭,是上海紡織工人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一次生活改善.此后,各業(yè)工人紛紛效仿,簽訂了一系列維護工人利益的勞動條款.湯桂芬在紡織業(yè)乃至整個上海工人中嶄露頭角,"湯姐姐"的名聲開始在各行各業(yè)傳開.
(編輯 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