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莉
淺談高職生詩歌課堂教學方法
——以《相信未來》為例
周揚莉
詩歌鑒賞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如何進行好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師面臨與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結(ji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詩歌的教學特點,分別從親近詩歌、理解詩意、把握詩境、領悟詩歌魅力等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高職生 詩歌鑒賞 教學方法
詩歌鑒賞教學既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熏陶,又是作品閱讀與藝術欣賞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下面我以《相信未來》教學為例,談談我對詩歌教學的粗淺看法。
(1)故事法: 在詩歌教學導入中,適當?shù)难a充與詩歌相關的資料,如詩人故事、背景知識等,對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有很大幫助。在《相信未來》教學中,我是通過2001年4月28日第三屆人民文學詩歌獎頒發(fā)這一詩壇重要事件的導入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
(2)設疑法:通過“詩人郭路生為什么筆名叫食指”這一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的取名緣由,即在中國作為詩人,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都存在著無形的壓力,都免不了別人在背后的指點,但是絕對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進而更能深入理解作者以此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抗爭與自我解嘲的心情與社會背景。
(3)電教法:詩歌是形象的藝術,教師可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通過絢麗的畫面、悅耳的音樂、動聽的聲音,將精煉的詩歌語言與具體直觀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從而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所表達的藝術韻味。
(一)初讀詩歌 整體感知
詩歌鑒賞教學離不開朗讀,多讀詩歌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詩歌的全面理解。我們在引導學生初讀詩歌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一方面掃除字詞障礙,另一方面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和大致意思。如在《相信未來》教學中,學生通過自由朗讀感受到詩人在詩中融入了憂郁、深沉、豪邁、坦誠、堅定的感情色彩。
(二)反復誦讀,體會細節(jié)
(1)了解背景:如課中幫助學生了解這首詩寫于1968年,正值“文化大革命”處于狂熱的巔峰時期:工廠停工,學校停課,首都的大街小巷被“串聯(lián)”的人潮和狂熱的口號所淹沒,以及作者在“文革”中的沖擊,那么學生在具體的詩歌欣賞中,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在當時希望與絕望的劇烈沖突中的真切心情。
(2)品味意象 在詩歌中,詩人往往會通過塑造很多抽象感情體驗的藝術形象,即“意象”,我們要讀懂詩歌,就需要理解詩人筆下這些“意象”的涵義。在《相信未來》的詩中,詩人一開頭就用“蜘蛛網(wǎng)”“爐臺”“余煙”“灰燼”等幾個意象,讓人深深感受到那個荒蕪、窮困、艱難的時代和苦不堪言的感受,也正是基于這種對意象的認識,學生對詩的雋永意境的感知也就存乎其間了;
(3)范讀展示:名家朗誦是學生學習誦讀的典范,在畫面、音樂的輔助下,詩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美、詩人營造出詩情畫意的視聽氛圍,生動地展示了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魅力。
(4)指導朗讀:教學時,教師要在幫助學生領會其深層次的意境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富有感情地去朗讀,如注意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重輕,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從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一)重點賞讀 分析表現(xiàn)手法
詩人為了抒發(fā)感情、增強韻律的需要,經(jīng)常適當?shù)貛椭鷮W生理解、掌握并深入分析理解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如運用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象征等手法,是深入詩歌主題的途徑,學會鑒賞詩歌的一個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結(jié)合各首詩歌本身的特點具體分析,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這種表現(xiàn)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二)反復誦讀 領悟詩歌意境
當學生對詩歌的意象有了整體把握后,教師還要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觀點理解、感受詩歌所傳達的美感,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帶著主觀感情感受詩歌的音樂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體會詩的感情色彩和語言風格,從而達到詩歌鑒賞教學的目標。
(一)詩歌仿寫
寫作訓練是詩歌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改寫、仿寫、自我創(chuàng)作等內(nèi)容。在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把詩歌(尤指古詩詞)改寫成一些具有環(huán)境描寫、故事情節(jié)、人物對話的現(xiàn)代文。如通過改寫,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有助于他們對詩歌的鑒賞。
(二)活動拓展
課后,教師可結(jié)合詩歌教學,適當?shù)亟M織詩歌創(chuàng)作與朗誦賽、詩歌改寫,詩人詩歌作品閱讀、探討交流會,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鑒賞品評能力。
以上只是本人對于語文詩歌教學的粗略探析,在高職詩歌鑒賞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背景知識、審美意象,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情緒體驗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悅,從而開闊視野、增長心智、提高文化品位。
[1]胡昕.現(xiàn)代詩歌鑒賞的方法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5(11):28.
[2]張菡亭.現(xiàn)代詩歌鑒賞教學論略[J].安徽.文教資料,2014(03):15.
(作者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