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 ???570100)
淺析宋曉賢《一生》中生命與藝術的貫通
呂彥瑾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海口570100)
宋曉賢的《一生》力求用最自然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傳達最直接的感受,取得一種深入淺出、意猶未盡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仿佛是詩人脫口而出,沒有精雕細琢的痕跡,將外在生活經驗化為內在的生命體驗,是生命與藝術的豁然貫通。
宋曉賢;生命;藝術
當文學的歷史劃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漩渦時,往日里知識分子的為戰(zhàn)亂成日惶惑,為國家前途命運擔憂的不安焦躁此時似乎都漸漸的轉入了作家個人內心的心事以及關于生命的沉思與瞭望。宋曉賢的《一生》,像是一首無聲的吶喊,一曲命運的輪回,他用再簡單質樸不過的語言,將人的一生勾畫再在一首看似平淡無奇的敘事詩中,體現了對個體和人類的生命狀態(tài),對生命形而上的思考,是詩人內在詩情、哲思與外在形式的融合。
全詩分為五節(jié),前三節(jié)依照時間順序分別寫了“學生時代”“看病”“戀愛”三件似乎是人生在世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后兩節(jié)則是作者對于在排隊的“煙塵波浪中老去”的悲哀。貫穿全詩的只有兩個字“排隊”,語氣平和冷靜,卻隱隱聽到一聲抱怨,一聲長嘆。
詩人和萬千世界蕓蕓眾生一般“排著隊來到了這個世界”,可是世界帶給他的第一眼不是綺麗美好的風景,確實因為“排二”而不受重視的孤寂。也就似乎從人生伊始,就奠定了一種因為“排隊”而產生的“犯罪”感。時間向前推進,“排著隊上學堂”“排著隊買米飯”“排著隊上廁所”“按次序就寢”詩人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安排了“排著隊”過一生的命運,學生時代就看到了這么多不公平的現象,同時也受到許多冷眼和遭遇。作者像是再和一個再親切不過的老友的促膝交談,感嘆著“哎,學生時代的我就經歷了多少事情”。最后一句話淡淡的諷刺,當時八九十年代中國學生人人必須經歷的“排隊”生活,萬萬千千中個個不同,萬萬千千中個個卻都要守著“排隊”這條雷打不動的“中國規(guī)矩”。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詩人舉了兩個例子。一是“病重”,二是“戀愛”。而恰恰讓人惶恐的正是這人生的兩極—痛苦與甜蜜。連幸福都要在排隊的壓迫下越發(fā)現實主義。詩人說到病重卻只能睡在醫(yī)院走廊里的“我”,成日的做著噩夢。“淚水排著隊走過黑夜”,將具體意象擬人化,達到了一種能將讀者帶進那天的黑夜,卻只能默默看著病重的詩人無法言說的淚水。長夜總算是過去了,后來戀愛了,美好的愛情卻要搭建在“排隊等住房”“排隊等結婚證”上,時間,幸福,期待世間一切瑣碎的大事小事似乎都被漫無止境的隊伍淹沒的。
作者的主觀情感進入一個轉折高潮,由前三段的平淡敘述,突然開始感嘆等了小半輩子卻還要“在墻角等啊等”,眼睜睜的望著日子在空虛無物中匆匆流逝,“小小的花裙”我們可以看做是詩人女兒的小花裙,亦或是詩人妻子年輕時美麗的花裙,可是無論主體是誰,她們統(tǒng)統(tǒng)伴著作者在迷失不知所去的“煙塵”之中耗費殆盡。
2.1 朦朧與象征手法
四十年代馮至的《十四行集》也是注重寫詩人微妙感性和深沉的生命體驗與感悟的絕妙佳作。寫自然人類的死生,寫一只蟲子交媾死亡。但是馮至比起宋曉賢,手法上更具有象征和主觀抒情性,作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即便是抒發(fā)內心最簡單的情感似乎也要力求表達的圓熟到位。兩人相比較,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宋曉賢詩歌的敘事成分重量和平淡書寫中朦朧的意味。
走出作品,可以看到朦朧詩自發(fā)展發(fā)展以來到當今,存在的某些局限,意境的朦朧,詩人情感的隱約不定,意象的含蓄,主題的捉摸不透,不定性的因素太。但同時語言彈性和不盡的“留空白”也是讓它興起受歡迎不可抹去的優(yōu)點正因為其意象本身的不透明性及詩歌具有的象征性,產生了眾多“空白點”與意義讀解的多種可能性,給讀者預留了想象空間。
2.2 反諷的主觀抒情
人生似乎已經進入一種因為漫長的等待而感到“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的桎梏之中,無法掙脫。就連所有的“侮辱”都排著隊去受騙,詩人此刻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反面。全詩正是以這樣朦朧不定的意境,含蓄暗示表達詩人內心深刻的情思。詩人無意憤怒,卻激起讀者的無限憤怒,詩人無意諷刺,全詩卻暗含著一股涌動的酸腐氣味。朦朧詩傳遞給讀者的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的審美情調。
詩的文化不是外在的標簽和調味品,而是底色,學養(yǎng)使得詩歌有了厚度,而技巧把這些元素結構營造成文本。筆者認為《一生》的表現力量是攝人心魄的,伴隨著民族群體意識向個體意識遷徙,《一生》可以作宋曉賢的一生,亦可做千千萬萬“宋曉賢”的一生,這是《一生》最大的價值所在。
[1] 呂約.向恐懼提問的人 評宋曉賢的詩[J].上海文化,2010,(03):53-61.[2017-09-22].
[2] 夏玲,曾子芙.夢里不知身是客——論宋曉賢原創(chuàng)性口語詩的寫作難度[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31(10):47-51.[2017-09-22].
呂彥瑾(1994.12-),女,漢族,江蘇人,教育碩士,海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