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54
科技論文摘要撰寫淺談
徐 敏
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54
結合作者的工作實踐,就科技論文摘要的作用、目前摘要撰寫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對摘要撰寫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科技論文;摘要;撰寫
摘要是現(xiàn)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摘要一般位于題名、作者之下關鍵詞、正文之上。摘要的長度一般需要控制在200字之內(對指示性文摘而言),很重要的論文也不要超過300字[1]。摘要一般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其他這些要素。
摘要也是一種文摘。文摘一般分為以下幾類。報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也稱簡介;報道/指示性文摘,以報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作者文摘:由一次文獻的作者自己撰寫的文摘;文摘員文摘:由一次文獻作者以外的人員編寫的文摘。
摘要是在論文完成之后提煉出來的可以獨立成文的短小文摘。因此它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而且其簡短、精煉、完整。讀者不需要閱讀全文就可以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摘要中有數(shù)據(jù)、結論,可以單獨成文,亦可獨立使用、引用,同時在工藝推廣中亦可應用。
1.1 獲得全文信息
摘要是題名非常重要的補充,讀者在看到題名后,覺得是關注的相關主題,通過閱讀摘要獲得更多信息,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確定是否有必要閱讀原論文全文。在現(xiàn)代科技文獻在浩瀚如海的信息中,讀者檢索到相關論文題名后,如果每一篇都通過閱讀全文來獲取更詳細的信息,勢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通過閱讀摘要把握文章主旨和主要結論,來判斷論文是否是讀者關注的主題,再決定是否會閱讀全文。因此,摘要通過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結論來吸引讀者。
1.2 建設和維護檢索數(shù)據(jù)庫
文摘雜志或數(shù)據(jù)庫等可以直接利用好的已發(fā)表論文摘要,不夠完善的摘要需在加工后才可以利用,而在編輯編寫摘要時有可能會產生對論文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各類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庫都建立了數(shù)字平臺,通過網(wǎng)絡檢索各類全文數(shù)據(jù)庫、文摘數(shù)據(jù)庫已經成為現(xiàn)代社會信息交流的平臺和發(fā)展趨勢??萍夹畔⑶閳蟮臋z索同樣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讀者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庫在線查詢、檢索、下載專業(yè)數(shù)據(jù)。摘要是重要的檢索工具,因此,摘要的質量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用頻次。
目前,我國很多學術論文的摘要規(guī)范程度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論文的被閱讀率和被引率。
2.1 現(xiàn)狀調研
吳林娟以圖書館學13種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發(fā)表的論文為樣本,對其摘要進行調查分析。對13種圖書館學核心期刊論文摘要的數(shù)量、類型、人稱和字數(shù)的規(guī)范程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大部分期刊都有隨文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性摘要所占比例相當,指示性比例略高;在人稱使用方面部分期刊如《圖書館建設》、《國家圖書館學刊》、《圖書情報工作》等較為規(guī)范,但也有很多期刊表述很不規(guī)范;在術語方面,《中國圖書館學報》、《圖書館建設》相對較規(guī)范。
王珍[2]選取9種編輯出版類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1期的225篇學術論文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編輯出版類期刊普遍存在論文題名過長,甚至字數(shù)超出20個字,作者信息不規(guī)范,中英文摘要缺失、字數(shù)偏低、“本文”“作者”做主語等情況,以及關鍵詞不出現(xiàn)在摘要中而且數(shù)量不達標、標點符號使用不統(tǒng)一等現(xiàn)象。
摘要是讀者對論文的首次接觸,是讀者繼續(xù)關注或忽視論文內容的決定點[3]。摘要的好壞會影響期刊論文的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他引率等數(shù)值的高低,進而影響期刊的學術影響力。
目前摘要的撰寫存一些問題,需要編輯與作者共同努力改善、提高。
2.2 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術論文中文摘要撰寫中常見問題:繁簡不當、完全重復結論、沒有依據(jù)的評論。陳榮[4]等對《重慶建筑大學學報》摘要撰寫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對摘要缺乏正確的認識。
沒有認識到摘要的重要性,撰寫過程中不按照撰寫摘要的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去寫。論文作者甚至是專業(yè)編輯,沒有認識到摘要的重要性,覺得是可有可無的部分,作者沒有認真思考、提取論文中的關鍵問題、結論和創(chuàng)新之處,編輯在審閱的過程中沒有引導作者重視摘要,提出有指導性的修改意見,以致刊登出來的論文的摘要沒有反映論文主旨。最常見的就是摘要僅僅重復題名中已經包含的信息,對于結果的介紹簡單的摘抄了結論中的部分內容,沒有提及論文的寫作目的和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讀者很難通過這樣的摘要把握論文的主旨。
2)摘要的類型與內容不相應。
不同類型的文體摘要也有所不同,作為科技論文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論文中多有作者的研究創(chuàng)新內容,如果摘要撰寫過于簡略,就有可能漏掉了重要的信息,就可能因此而失去許多讀者;如果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較少,摘要寫得過于冗長,讀者抓不住要點,也可能錯過論文。
3)寫法不妥。
有些論文的摘要就是引言的部分重復,引言與摘要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引言的作用是簡要敘述該文的研究問題的背景、主要內容以及作者在這方面的創(chuàng)新即突破,如果這些內容出現(xiàn)在摘要中是很不恰當?shù)?;摘要要客觀的描述研究的內容、結論如果出現(xiàn)了類似 “這項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推動了前人的工作”等評論性文字,就沒有客觀的向讀者傳遞有用信息,干擾了讀者的判斷,在文風上也是不妥的。
4)摘要的撰寫不具獨立性與自明性。
最常見的是摘要中出現(xiàn)引文或不通用的縮寫。引文來自參考文獻,讀者通過檢索獲得摘要,只閱讀摘要無法知道引文的來源,給讀者的閱讀單來不便;使用不通用的縮寫,同樣會給讀者帶來閱讀和檢索的不便,不通用的縮寫在工具書中都難以查到,只有少數(shù)的研究人員熟悉,降低了摘要的可讀性。以上這些問題暴露出部分作者對科技論文的摘要類型和基本內容不是很熟悉。
結合文獻和筆者的工作經驗分析,結合例子闡述在撰寫方面要注意的問題。
1)目的不簡潔、不明確。
此種類型的問題主要是目的部分寫得過多,將具體的概念或者理論依據(jù)都作為了研究問題的目的,更有甚者整個摘要同前沿基本一樣,到結尾了才指出“本文旨在探討……問題”,導致目的不簡潔,不明確,例如:“救生艙空氣幕對二氧化碳的阻隔性能研究”原摘要:實驗選取二氧化碳為目標氣體,進行了救生艙氣密性試驗,以及開啟和不開啟空氣幕時的組個效果基礎對比試驗,并分別研究了空氣幕管開孔直徑、開孔間距及救生艙外界環(huán)境目標氣體二氧化碳濃度3個因素對空氣幕阻隔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修改后:通過進行救生艙對二氧化碳阻隔性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
2)結果比較籠統(tǒng)。
有的論文摘要的結果不夠詳細,沒有客觀的描述實驗指標的變化情況,而是總結結論然后從結果推到出可能出現(xiàn)的結論。例如:“化工園區(qū)安全容量的研究”原摘要:……利用DNV軟件對園區(qū)安全容量因素進行分析,用圖形直觀反映化工園區(qū)所在地區(qū)整體風險。修改后:……計算案例顯示:社會風險區(qū)縣部分處于盡可能降低區(qū)范圍……。
3)摘要不精練。
摘要像一篇小短文,還加入了引言。例如,高校食堂學生安全疏散行為調查研究。高校食堂作為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發(fā)生事故,就餐人員的疏散行為難以控制。因此,就緊急情況下就餐人員安全疏散行為時急需研究的問題。本文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食堂為背景,針對安全心理與行為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在學生中發(fā)放并進行結果統(tǒng)計。結果表明:目前學生安全知識水平、相關疏散逃生知識了解程度不高,食堂中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人員的不同特征對于疏散行為有一定影響。改后刪掉“高校食堂作為人員……人員安全疏散行為時急需研究的問題”。
4)方法部分闡述詳細指標、因素,結論過于籠統(tǒng)。
例如實驗選取二氧化碳為目標氣體,進行救生艙氣密性實驗,以及開啟和不開啟空氣幕時的阻隔效果基礎對比試驗,并分別研究了空氣幕管開孔直徑、開孔間距及救生艙門口處設置空氣幕系統(tǒng)對二氧化碳濃度3個因素對空氣幕阻隔性能的影響,阻隔率達60%~70%。試驗選出了較優(yōu)的氣幕管開孔孔徑和開孔間距。得出了當環(huán)境氣體濃度增大時,空氣幕阻隔效率會呈下降趨勢。改后,通過救生艙對二氧化碳阻隔性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救生艙……。
5)目的不明。
摘要敘述論文的研究目的不明確,使讀者無法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中緬天燃氣管道工程距離長、場站多、自動化程度高,以及絕大部分處于空曠地帶易遭到雷擊等特點,同時天然氣輸氣場站為易燃、易爆場所,所以防雷安全非常重要,應采取系統(tǒng)的防雷工程予以保護,同時做好投入使用后的防雷安全管理,指定其實可行的防雷保護方案,才能有效減少雷電災害事故的發(fā)生。改為針對中緬天燃氣管道工程距離長、場站等特點,提出應采取系統(tǒng)的綜合防雷工程予以保護,同時做好投入使用后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防雷保護方案,有效減少雷電災害事故的發(fā)生。
科技論文的摘要一般包含論文寫作的目的、研究使用的方法、測試的主要結果及其他。寫作時,切記摘要是題名的重要補充,是論文內容的簡要介紹,因此,在撰寫時要使用準確的語言,簡明、準確的闡述論文的重要內容,不對論文做任何評論和解釋說明。對于科技期刊論文摘要的幾大要素,“目的”要寫得詳盡些,讀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胺椒ā⒔Y果、結論”可稍簡單,闡述有代表性的即可,在摘要中不是每個要素都要體現(xiàn)的,有些要素可以省略,如“其他”一般情況下可不寫。
作為科技論文的文摘要素具體都包含哪些內容,下面詳細敘述:
1)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這部分可以讓讀者更深入的了解寫作的意圖,有助于對論文的理解,寫得詳細些。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此部分的內容比較復雜,會在論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在摘要中簡要說明即可。
3)結果。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fā)、建議、預測等。這部分將論文的主要結論、亮點、新發(fā)現(xiàn)等予以簡要說明。
4)其他。不屬于研究、研制、調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見識和情報價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這部分不是一定要有的。
如何撰寫編寫摘要,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一點認識:編輯在編寫摘要的過程中,不應當加入自己的主觀認識和理解,要忠實一次文獻,只需如實、客觀的反應文獻的主旨即可,也不可簡單的重復題名中的信息,而且不要闡述本領域中的常識性內容,重點闡述作者的觀點、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內容。
作為論文的作者在撰寫摘要的時候注意,要以第三人稱的寫法撰寫摘要,不必闡述寫作緣由和背景知識,主要闡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過程中采用的新方法及衍生理論,理論和方法本身不一定有創(chuàng)新,要明確闡述應用、改進之處,以及就此產生的結果。
書寫過程中的語言要注意,語言流暢、前后文的邏輯關系正確,文字要是要使用簡化字,標點符號運用正確,摘要中不應用引文。應采用一些技術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例如可以采用一下這樣的句式:“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等,而且不需要使用“本文”“作者”等這樣的詞作為主語。名詞術語的使用一定要規(guī)范,包括地名、機構名和人名等;如遇到還沒有明確規(guī)范化的詞,宜采用一次文獻所使用的為原則。對于新的術語或者還沒有公認的漢文字術語的,可以使用原文或翻譯后的術語,但應在括號中注明原文;商品名需要的時候可以加注學名;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之處必須加以說明;單位應采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
摘要是一篇文摘的靈魂,是點睛之筆。尤其科技論文,關注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者主要是通過閱讀摘要來了解論文,決定是否需要細讀全文。寫好摘要不僅是完善論文,更為閱讀者提供方便,讓關注文摘的讀者更快、更便捷地獲得論文主旨。
[1]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
[2]王珍.學術期刊論文摘要撰寫與著錄規(guī)范調查分析——以編輯出版類CSSCI期刊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3(11):55-59.
[3]Hyland 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riting [M].Harlow:Pearson Education,2002.
[4]陳榮,等.論科技論文摘要撰寫的標準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26(4):134-136.
G2
A
1674-6708(2017)192-0033-03
徐敏,副主任,雜志編輯,研究方向為安全技術、職業(yè)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