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231-01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國家要制定“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隨著“互聯(lián)網+”概念的提出,將互聯(lián)網上大量的慕課、微課等學習資源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輔以互聯(lián)網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溝通互動渠道,將“互聯(lián)網+教育”的融合推向縱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以及互聯(lián)網互動渠道,將原來傳統(tǒng)的 “三課”———課堂、課程、課本實現(xiàn)“網絡變身”。
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將手機互動學習APP的使用引入課堂教學,學生提前在課下按照老師的指導預習,課堂上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互聯(lián)網、手機學習APP相結合,老師的教學變得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即大大充裕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于大學群體多集中在18-25歲之間,根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手機網名70%左右集中于10-29歲的青少年群體,在使用手機上網的青少年網民中,在校大學生比例最高接近了86%。這就佐證了學生對引入手機APP的教學具有高的認可度和親和性。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如何正確引導學生而不是一味的制止學生使用手機,課堂上手機學習APP的使用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嘗試。
一、引入手機互動學習APP教學的實施步驟
將手機互動APP引入課堂教學,實現(xiàn)課上、課下的空間互換為表,教師、學生的角色互換為里,結合互聯(lián)網在線學習,是一種混合教學模式。組織教學主要包括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課程網絡資源建設環(huán)節(jié)。
主要包括按模塊或按項目或按課時順序的整套教案、課件、視頻、習題等資源,分門別類地上傳到學生的手機學習平臺。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上很多知名的微課、慕課網站已經有了大量優(yōu)秀的課程視屏,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一個互聯(lián)網資源。
(二)學生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
由教師在手機學習平臺上下發(fā)學習任務單,指導學生提前預習。如:推薦一些好的互聯(lián)網站如:MOOC中國、慕課網、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找好的微課視頻,也可通過查閱相關教材、參考書、做練習等方式預先學習,獲取所學知識。
(三)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是對學生預先學習的知識進行討論交流、答疑解惑,也可以安排課堂訓練以鞏固所學知識,或者安排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成果展示(小組展示或個人展示均可),以達到內化所學知識的鞏固,提高。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大量的問答、討論、學生講授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建構知識,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在線學習App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進行過程評價。
(四)評價反饋環(huán)節(jié)。
通過手機APP查看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自測成績了解對所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也可以通過自評、同學評價、老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對前一環(huán)節(jié)中成果展示進行評價,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提高的目的。也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出學生集中出現(xiàn)問題的知識點,老師可以針對性的做出講解。
(五)總結反思環(huán)節(jié)。
通過教學反思和教師間的談論,優(yōu)化教學方案,從而優(yōu)化課程安排,為下一輪的教學積累經驗。
二、引入手機互動學習APP教學需要突破的難點
(一)學生自學能力和主動性參差不齊,自學效果可能不理想
利用手機互動學習APP教學,學生提前學習一步,是一個關鍵步驟。如果沒有取得好的提前學習的效果,會影響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無法展開學生對知識的討論和交流。1.老師可以推薦有趣的、生動的教學視屏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利用手機學習平臺,限定學生每天自己學習的時間,沒有達到規(guī)定學習時間的學生,扣除平時成績。3.把班級的同學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都會計入該小組總的成績,同學之間相互監(jiān)督,促進,也可以提高自學的效果。
(二)手機互動學習APP
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校園信息化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部分高等學校己擁有其專屬校園手機APP即,如清華大學“清華在線”、復旦大學的“i復旦”。本校沒有專屬的手機APP學習平臺,可以使用其他高校開發(fā)的成熟的學習平臺,收集學生學習數(shù)據(jù),為我校今后自主開發(fā)專屬的手機學習APP提供借鑒。
(三)使用手機APP教學需要網絡支持
課堂教學時使用手機APP教學,老師和學生的手機都需要鏈接網絡,需要有強大的網絡支持60幾臺手機同時上網。需購置一臺大容量的路由器,并且需要一位計算機教師作為這方面的專業(yè)支持。
三、引入手機互動學習APP的實施步驟:
選擇合適的班級作為試點,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一)準備階段
準備優(yōu)質的視屏教學資源,可自行錄制,也可上網查看。將自制的視屏資源和網絡資源整合在一起,為學生的課前學習做準備。
(二)實施階段
通過前期的準備,調研,提出具體的《人體結構學》的教學改革方案,開展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及手機學習APP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有效整合方面做進一步的探討,總結出一套優(yōu)秀的教案、教學課件、教學視屏。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方案。及時聽取一線教師和專家的建議。階段性評估,總結。
(三)總結階段
在前期研討和探索的基礎上,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模式。
四、在本校開展引入手機互動學習APP教學的可行性
(一)本校解剖生理教研室的老師均具有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并且有3名老師為副教授職稱,可給出專業(yè)指導。并且,我們還可以專門邀請一名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老師,可以為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網絡問題及軟件問題給予技術支持。
(二)在此之前,本教研室在對護理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已經有過使用QQ或者微信等溝通軟件學習的嘗試,大部分學生對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態(tài)度積極,且對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效果好,當然也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的教改方案。
(三)現(xiàn)在很多成熟的、優(yōu)秀的微課、慕課網站如:MOOC中國、慕課網、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等可以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為學生課前學習打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學生不用苦于如何獲取課前學習的資料。
(四)一些高校與運營商共同開發(fā)的在線學習App,如:南京大學開發(fā)的課立方等手機學習平臺,已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而且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