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25-01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wù)之一,是綜合語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英語的學習是非常關(guān)鍵的。那么,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除了需要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的聽、說 、讀、寫基本功。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小學英語課無論是常態(tài)課還是公開課,總是以"活潑、熱鬧"為主基調(diào),課堂也往往以學生大聲的"Me, me, let me try!"貫穿始終。學習語言的過程不能缺少"說",同樣也需要"聽"。傾聽是一種禮貌,傾聽是一門藝術(shù),小學生英語課堂良好的傾聽習慣需要教師用心培養(yǎng)。
1.在課堂上要養(yǎng)成"聽清"的習慣
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說"的前提。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聽錄音時要保持安靜、集中精力,認真聽示范發(fā)音,聽清后再開口模仿。跟讀時要注意模仿其語音語調(diào)及語氣。因此,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用心地多傾聽他人說英語,有助于培養(yǎng)對英語的敏捷反應(yī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老師或者錄音的示范發(fā)音,用心聽同學說英語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我認為應(yīng)該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如下聽的習慣:1、課堂上靜心聽的習慣。小學生愛模仿,善模仿,還好表現(xiàn)。課堂上,常有學生還沒等老師說完,就急于開口模仿或輕聲跟講,結(jié)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養(yǎng)成靜心聽的習慣,教給學生聽的方法。當教師示范發(fā)音時,學生要邊觀察教師嘴形,邊仔細聽。當老師發(fā)音完畢,學生才能跟說。這樣,發(fā)音才會到位,模仿效果才會好。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老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老師發(fā)音,邊看老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比如在學習/s/和/θ/兩種發(fā)音時,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聽老師的范讀,觀察兩種發(fā)音在嘴形上和聲音上的細微差別,這樣才有可能在自己發(fā)音時做到正確無誤。2、仔細聽錄音的習慣。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diào)、句中的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的收獲。在聽磁帶跟讀時,要鼓勵他們積極模仿磁帶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diào),不要只滿足于聽到了錄音內(nèi)容。
2.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也就是從小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的習慣。集中注意力聽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因此,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上課聽講一定要全神貫注,理清思路,要把老師在講課時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師學習如何科學地思考問題,以便使自己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chǔ)上,使知識的領(lǐng)會進入更高級的境界。教師除了向?qū)W生講明專心聽同學發(fā)言的好處外,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有很多聽其他同學說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有意注意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fā)言時易走神,放松自己的聽覺神經(jīng)。教師在課堂上要避免枯燥操練,要多用"有意點名,個別提問",同桌活動與集體操練應(yīng)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nèi)容上設(shè)置"牽制性"提問,"逼"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在教學上要采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如,教師問某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your mother? What is your father? What do you like? Where do you live?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How old are you? 隨即轉(zhuǎn)用第三人稱問其他學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his mother? What is his father? What does he like? Where does he live?
What's his favourite animal? How old is he? 還可請學生指出,發(fā)言的同學哪兒講錯了,該如何糾正等等。以此引導學生用心聽他人說英語。學生在認真傾聽他人說英語時,其實也是在訓練自己的思維,把自己攝取的信息用英語整合起來,從而達到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目的。
3.老師要督促學生在課堂上養(yǎng)成認真聽讀、大膽開口模仿、朗讀、背誦、復(fù)述的習慣,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如下的課堂活動
3.1 先聽后說。尤其低年級學生,聽準確之后才能夠模仿得對,因此老師要兼顧前后所有學生示范到位。
3.2 先聽后做。聽清指令、老師示范在前,讓學生看清楚示范,掌握要領(lǐng)及操作方法。
3.3 聽中模仿。邊聽邊要求學生大聲模仿。同時,教師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4 聽后重復(fù)。檢查和監(jiān)督傾聽效果。多找學生做 repeat或 retell 的操練活動。
3.5 聽后補充。完善他人所講內(nèi)容。老師可以隨意挑選學生完成這項任務(wù)。
3.6 聽后評比。遵循多元參與、多角度觀察、多鼓勵的原則,師生共同參與評價,進行韻文表演等。
以上就是英語課堂上的具體做法,好習慣受益終生,老師應(yīng)該從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恒的習慣培養(yǎng),堅持細致抓,反復(fù)抓,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具備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其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