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梅
(淮安市淮陰區(qū)五里衛(wèi)生院 江蘇 淮安 223323)
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觀察
鄧春梅
(淮安市淮陰區(qū)五里衛(wèi)生院 江蘇 淮安 223323)
目的:探討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某院近期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治療1組(40例)和治療2組(40例)。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并使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治療2組患者使用頭孢唑肟鈉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治療2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治療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顯著。
慢性支氣管炎;頭孢唑肟鈉;鹽酸氨溴索;效果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指氣管與其周圍的組織出現(xiàn)的非特異性、慢性病變,或支氣管的黏膜發(fā)生的炎癥。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病的速度緩慢,一般由急性支氣管炎衍變而來。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該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xiàn)主要是咳痰、咳嗽等[1]。該病患者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發(fā)生肺源性心臟病或肺氣腫等疾病。為探討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某院對近期收治的部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上述兩種藥物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經(jīng)實驗室檢查被確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所有患者均不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品過敏。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治療2組和治療1組。治療1組中共有4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57.5%),女性患者17例(42.5%);其年齡為46 ~72歲,平均年齡 為(49.7±4.5)歲;其病程為1~8年,平均病程為(4.3±1.45)年。治療2組中共有4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60.0%),女性患者16例(40.0%);其年齡為45~73歲,平均年齡為(49.9±3.6)歲;其病程為10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4.5±1.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吸氧、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治療1組 患者使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將30 mg的鹽酸氨溴索加入到 1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為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或2次[2]。為治療2組患者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將30 mg的鹽酸氨溴索加入到1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為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或2次。將4 g的頭孢唑肟鈉加入到2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為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連續(xù)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相關的判定標準 將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等級。若治療后患者咳嗽等癥狀基本消失,未發(fā)生不良反應,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效。若治療后患者咳嗽等癥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未能完全消失,或癥狀完全消失卻出現(xiàn)了輕微的不良反應,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有效。若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未得到緩解甚至在加重,或癥狀得到緩解卻發(fā)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傆行剩剑@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患者的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每組中不同性別患者所占的比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治療2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治療1組患者,差 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慢性支氣管炎一般是由急性支氣管炎轉變而來。該病在秋季和冬季的發(fā)病率較高。該病患者在發(fā)病的早期通常無特殊的癥狀,大多數(shù)患者的肺底部可聞及濕啰音和干啰音,咳嗽或咳痰后啰音消失。該病患者在清晨時癥狀最明顯,其痰液呈白色粘稠泡沫狀,在發(fā)生感染或受寒后癥狀迅速加劇,痰液量增多、粘度增大或呈黃色膿性。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是中老年人。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機制及免疫功能減退,從而易罹患慢性支氣管炎,或罹患該病后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該病患者的病情若反復發(fā)作,其易發(fā)生支氣管黏膜下方平滑肌束萎縮甚至斷裂等情況,部分患者還會發(fā)生氣管周圍纖維組織肥大或增生,從而導致其氣管腔塌陷或氣管僵硬,引發(fā)氣道阻塞,影響其正常的呼吸。部分病程較長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氣道中易滋生細菌,甚至發(fā)生頑固性感染。
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重點是促進其排痰、控制其感染。目前, 臨床上主要使用鹽酸氨溴索 和抗生素治療該病。鹽酸氨溴索可有效地溶解患者氣管中分泌的物質,促進其排出痰液,保持其呼吸道通暢。抗生素具有殺滅細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及立克次氏體等致病微生物的功效[3]。本次研究中選取的頭孢唑肟鈉是第三代頭孢菌素,具有廣譜抗菌功能。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同時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進行治療,能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綜上所述,使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唑肟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顯著。
[1]王宏鑫,哈玲梅.三拗片與鹽酸氨溴索片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醫(yī)學,2015,03:322-325.
[2]馬彥麗.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4):142-143.
[3]叢聞超,徐亞軍.支氣管炎的中醫(yī)病機及不同中西藥物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后的臨床效果[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4(S1):61-62.
R562.2+1
B
2095-7629-(2017)3-0080-02
鄧春梅,女,1981年出生,學歷為本科,主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