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剛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如何在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成了當下一個很熱的話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地學習數學,使得他們的學習體驗差,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體驗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的產物,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體驗,讓小學數學課堂彰顯精彩。
一、密切數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
很多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尤其小學階段的數學,它的實用性很高,和生活的聯(lián)系也十分密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必須有效地挖掘數學和生活的連接點,強調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這樣,學生的學習體驗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也會變得很高,這對提高數學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時,我讓學生自主設計課堂練習,以此來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會根據課后習題讓學生被動地進行練習,而我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巧妙的聯(lián)系,讓他們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設計習題。如有的學生認為可以根據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求出長方體盒子外面包裝紙的面積;有學生認為可以根據長方體體積公式求出自己儲物箱能夠放多少體積的物品;還有學生根據長方體體積公式提出了粉刷墻的最佳方案……學生有了這樣的想法后,我鼓勵他們在課下利用所學知識,對一些數據進行測量,并求出一些相關的數值。最后,再讓學生將自己的實踐經歷拿到課上進行交流分享,并且對此進行科學合理的點評。
在這個課例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利用所學知識去設計并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數學的生活化得以體現,幫助學生密切了數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了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了鞏固,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二、加強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認知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而學習是提高認知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忽略這個“過程”,將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難以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即便記住了一些概念,對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加強“過程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知識的原理,讓他們在體驗數學知識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
比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先給學生拿來一個圓錐形空桶和圓柱筒,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裝沙子的游戲。”接下來,我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先讓他們將沙子裝滿圓錐形空桶。并問:“同學們,現在這個圓錐形空桶已經裝滿,你們能猜想并探究這些沙子的體積嗎?”然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并且各小組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這時,有學生靈機一動,注意到除了圓錐桶外還有一個圓柱形的桶子。學生開始將圓錐形桶中的沙子倒入圓柱桶中。此時,又出現了問題,有的小組不到三次就裝滿了圓柱桶,有的小組用了四次才將其裝滿。這時,有的小組就認為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二分之一,有的小組認為是三分之一,等等。學生各持己見,最后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并進行了猜想: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學生通過“做游戲”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并在探究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這些錯誤也使他們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數學概念。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出了一個“過程”,這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數學概念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三、在學習中建立自信
小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很強,他們渴望獲得成功??墒?,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知識目標,而忽略學生的情感因素。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感受到成功有時比單純地獲取知識更重要。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計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成功,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比如在教學“利息問題”時,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境,引入了“存錢”的話題,然后幫助學生了解儲蓄的含義,幫助他們理解什么是本金、利率、利息。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讓他們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利息計算的方法進行探究。接下來,我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父母一起存錢,幫助父母計算利息。在這個課例中,不僅讓學生從“我會學”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還引導他們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讓他們從“我會用”中進一步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小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切不可為了灌輸給學生知識,而讓他們失去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需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地設計教學,利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彰顯數學教學的價值?!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李港小學)
□責任編輯:劉偉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