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萍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文字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小學語文課堂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拼音、漢字的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其中閱讀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閱讀教學使得學生加深了對于漢字的理解,又為漢字的應用提供了有效范例。有效的閱讀教學還能夠為寫作教學提供有效的范例,是寫作教學的有效先導。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其有效性無疑會提高整個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一、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質(zhì)量要求逐漸提高。但是,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不足,難以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在這種現(xiàn)狀下,就要結合新課改對于閱讀教學的要求,從情感閱讀、思維閱讀和管理閱讀等方面下手,提高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優(yōu)化教學設計,增加課堂互動。
1.切合教學目標,提高課程針對性。在新課改條件下,教師用書對每一課都提出了具體的課程要求和教學目標,這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重要依據(jù)。近年來,由于過度強調(diào)課程形式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得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過于重視課程形式的吸引性,而忽略了課程內(nèi)容的有效性,導致語文課堂上鋪墊延伸繁多。雖然豐富了教學形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出現(xiàn)了閱讀教學中主次不明、本末倒置的混亂現(xiàn)象。因此,我們應該回歸到教學目標和課程要求中,在切合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同時,注重因材施教,適當?shù)靥岣哒n程的針對性,結合本班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形式促進學生在原有發(fā)展水平基礎上的進步。
2.優(yōu)化課程設計,增加形式多樣性。目前的教案設計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依賴教師用書提供的教案設計方案,甚至照搬照抄;另一種則是完全脫離教師用書的流于形式的創(chuàng)新。照搬教案設計的方法缺乏針對性和新穎性,使得學生感到閱讀學習既吃力又無趣,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而各種形式的引入鋪墊,過多的吸引了學生注意力,使得學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學習目標上。因此課程設計需要進一步的優(yōu)化,提高其科學性,結合各個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閱讀課的內(nèi)容特點進行設計。例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既保證了閱讀的有效性,又培養(yǎng)了通過閱讀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為以后的學習培養(yǎng)了基本的文字理解能力,實現(xiàn)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3.增加課堂互動,提高反饋有效性。反饋是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也是教師對課堂走向進行及時引導的依據(jù)。為了保證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在閱讀教學中要格外注重課堂反饋。在實踐中應該避免教師進行“灌輸”式的講解文章大意和作品的中心思想,而是結合課下預習和課上問題引導推進課堂,增加課堂反饋提高學生的情感閱讀能力。例如《苦糖》一課中,“母親從屋梁上拿下糖罐子,我等著挨頓飽打??赡赣H只是抱著空空的罐子發(fā)呆,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沒有?!彪m然當前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必像文中的作者那樣“偷糖”吃,但是在生活中也會有類型的經(jīng)歷。因此在互動過程中將這一文章情景引入到學生自己的生活中,能夠更好地從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既能夠增加學生對于閱讀情感的理解,又可以增加對于自己經(jīng)歷的新的認識。
二、培養(yǎng)閱讀興趣,孵化小書蟲
小學語文課文多為記敘文和文學作品,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文章的一般結構,例如: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然后再引導學生領會其內(nèi)容的形象生動和語言的風格。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自身特點,激發(fā)閱讀興趣,塑造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在課下將這些閱讀習慣貫穿在教學中:一是提前預習的習慣:二是邊讀邊想的習慣;三是邊讀邊寫的習慣;四是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五是勤于閱讀的習慣。例如,在《花鐘》一課中,因為學生對于花的種類缺乏了解,而難以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可以布置課前預習任務,邊讀邊想,記錄自己不懂的地方。對于自己不懂的內(nèi)容,通讀一遍后,通過工具書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式進行查詢。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挑選一個學習小組,要求組員相互合作,將自己查到的花的品種信息制作為簡報帶到班級中進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因為對于新奇、有趣的知識或現(xiàn)象非常感興趣,便會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不僅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鍛煉了學生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為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自主學習打下基礎。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例如:小小朗讀者、興趣故事會、課文我來演等等。這些活動在實踐中同樣有效,加深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不僅要提高課堂內(nèi)的教學有效性,還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課本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在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其閱讀興趣,塑造終生閱讀的人文素養(yǎng)?!簦ㄗ髡邌挝唬航魇≮M州市文清路小學)
□責任編輯:潘中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