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華,周均,武征
(中國人民解放軍92941部隊,遼寧葫蘆島 125000)
不同因素對艦船RCS特性的影響分析
陳世華,周均,武征
(中國人民解放軍92941部隊,遼寧葫蘆島 125000)
隨著雷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艦船的生命力受到嚴重的威脅,為了提高艦船的生存能力,增加艦船的隱蔽性并提高其防護和對抗能力的課題研究已十分重要。艦船RCS(Radar-Cross Section)是海上雷達系統(tǒng)探測回波強度的一個重要物理量,受多種因素影響,會呈現(xiàn)不規(guī)律的隨機起伏。對影響艦船RCS特性的測量因素進行了研究,包括粗糙海面的起伏特性、不同頻率、不同極化方式以及不同入射方向的雷達入射電磁波,給出了粗糙海面的統(tǒng)計模型,運用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對艦船的RCS進行了計算仿真,研究結果為海面雷達的偵測提供了理論參考依據(jù)。
RCS;粗糙海面;極化方式;入射角度;時域有限差分法。
雷達散射截面積是指物體目標對雷達發(fā)射波的反射截面積,是一個等效面積,它表征目標對電磁波的散射能力的強弱,雷達散射截面積的大小對后續(xù)雷達處理成像至關重要,是描述雷達探測目標信息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參數(shù)[1-4]。在實際的雷達探測系統(tǒng)中,海面的隨機起伏和測量環(huán)境的差異會嚴重影響艦船RCS的特性,對雷達的探測結果會產(chǎn)生一定的干擾偏差,性能下降[7,10,11]。文獻[1]研究了在海面的波浪影響下,艦船目標的RCS分布特性;文獻[2]研究了不同的海情以及蒸發(fā)波導對海面艦船RCS的影響;文獻[3]研究了海面浮油對雷達回波的影響;文獻[4]研究了對粗糙海面進行建模的方法;文獻[7]研究了不同的雷達波頻率、極化方式和入射角度對艦船目標RCS的影響;文獻[9]研究了三維復雜粗糙海面電磁散射建模的方法與特性分析,文獻[10]研究了隨機粗糙海面的建模與仿真。
通過對以上文獻分析,在粗糙海面背景影響的情況下,對艦船RCS特性進行了研究,雷達入射波分別以不同的頻率,不同的極化方式以及不同的入射方向照射某大型艦船,并利用FDTD算法進行求解艦船的RCS,觀察以上各個因素對艦船RCS特性的影響。因此研究不同的影響因素對研究艦船RCS的特性計算分析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雷達散射截面積定義為雷達入射波照射目標物體時,目標物體對入射波呈現(xiàn)散射的有效面積。當照射距離遠大于物體的實際尺寸時,入射波近似為平面波,功率密度為:
因此RCS為σ的目標能夠截獲的功率為:
如果目標將這些功率各向同性地散射出去,則在距離為R的遠處,其散射功率密度為:
散射功率密度也可用散射場來表示:
由式(2)和式(3)可解出:
由于觀測距離R在遠場區(qū),且入射波是平面波,所以式(5)可以嚴格地寫為:
這就是雷達散射截面積的最基本理論定義式。
研究海面艦船RCS時,僅通過海水起伏的統(tǒng)計量模型,利用均方根、相關長度等參數(shù)不足以反映粗糙海面對目標艦船RCS的影響,因此需要對粗糙海面進行建模,海面模擬的方法主要包括統(tǒng)計模型和分形模型兩種方法。
利用蒙特卡洛的統(tǒng)計方法,對粗糙海面進行建模。蒙特卡洛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將白噪聲進行傅里葉變換到頻域,然后在頻域利用海譜函數(shù)對其進行濾波,最后對濾波后的頻域函數(shù)再進行逆傅里葉變換,即可得到海面的高度起伏函數(shù)[3,8]。蒙特卡洛統(tǒng)計方法也稱為線性濾波過程。
設一維情況下的隨機粗糙面的自相關函數(shù)ρ(τ)服從高斯分布,公式如下:
式中,為隨機粗糙面函數(shù);h為海面的高度起伏函數(shù);代表自相關長度。根據(jù)自相關函數(shù)與功率譜的傅氏變換關系,可得自相關函數(shù)的功率譜:
式中,
且復變量rm服從正態(tài)分布;g1m,g2m代表兩組相互獨立的符合高斯分布的隨機數(shù),為歸一化因子并且使的取值決定了海面的高度隨機起伏的輪廓線,這里只取粗糙面函數(shù)的實部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式(2),選取Pierson-Moskowit譜來模擬粗糙面,也可以選取高斯譜來模擬,前者是表面風場帶來的海浪平面,對RCS的計算分析具有現(xiàn)實意義。表面譜參數(shù)方程如下:
計算分析物體目標的RCS有兩種方法:精確解法和近似解法。
精確解法只針對簡單的情況而言,即當散射體的幾何形狀與某一可分離的坐標系相吻合時才是可行的。
然而在實際的電磁學中,實際應用中很難滿足精確解法的條件,因此人們以麥克斯韋方程組為基礎,提出了多種近似的方法進行求解,這些近似方法在復雜的幾何體上存在局限性,需要進行修改來解決復雜場合中的RCS問題。計算RCS的近似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物理光學、幾何光學、幾何繞射理論、物理繞射理論、矩量法以及時域有限差分法等理論,應用時域有限差分法進行了求解艦船RCS。
時域有限差分法是一種研究電磁問題的時域數(shù)值方法,它在解決復雜外形、非均勻介質、時域、寬帶散射和輻射系統(tǒng)的電磁問題時具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其核心思想是直接在時間和空間域將Maxwell方程進行離散的一種時域方法,是計算電磁學界中比較流行的算法,目前國外已有多種基于FDTD算法的電磁場計算的軟件:FEKO,XFDTD等,具有廣泛的應用性[5,6,8]。FDTD算法不但具有節(jié)約運算和存儲空間、適合并行計算等優(yōu)點,而且計算程序具有通用性,簡單直觀。
利用時域有限差分法進行計算分析艦船RCS特性時,必須對艦船進行建模。建模步驟:
(1)部件拆分
首先對復雜的艦船散射體按照其幾何結構進行劃分,分解成單個部件然后進行處理,單個部件的拆分方式不同,目標的描述文件也會有差異。
(2)幾何參數(shù)文件建立
然后根據(jù)平移的坐標系,對各個部件的幾何外形尺寸進行參數(shù)錄入,這樣對目標各個部件參數(shù)數(shù)據(jù)的讀取會很方便,最后對建立的幾何體進行平移到正確位置,利用布爾運算進行整體艦船組合。
(3)FDTD剖分
根據(jù)上一步驟中各個部件的適當點坐標,對整個艦船進行FDTD剖分。剖分網(wǎng)格的大小與照射電磁波的波長的關系為:δ≤λ12,λ=c f,f為照射波頻率,c為自由空間波速,λ為照射波波長。由此可見波長越短,剖分網(wǎng)格越小,艦船表面被剖分的網(wǎng)格數(shù)就越多,計算仿真的時間也會越長。
最后,對海面上某大型艦船,在粗糙海面的影響下,雷達波分別以不同頻率、不同極化方式、不同入射角度對其RCS分布特性進行計算分析。
仿真參數(shù):入射波以線極化方式照射,幅值為1,入射方向水平角Theta=30°,俯仰角Phi=60°,圖1至圖6中的(a)圖是在粗糙海面背景下計算分析的艦船RCS,圖1至圖6中的(b)圖是只有艦船存在的情況下,計算分析的艦船RCS。
圖1 頻率為100MHz時不同水平方位的RCS仿真圖
圖1是頻率為100MHz的垂直極化入射波計算的 RCS,從圖 1(b)可以看出,水平方位為 45°時,RCS相對其他兩個方位更大,而圖1(a)則是在海面背景影響下仿真得到的RCS,可以看出海水的散射對艦船RCS的影響是嚴重的,在-30°~-60°艦船RCS大幅度增加。
圖2 頻率為300MHz時不同水平方位的RCS仿真圖
圖2是頻率為300MHz的垂直極化入射波計算的RCS,圖2(b)與圖1(b)對比可以看出,隨著入射波頻率的增大,艦船RCS變化頻繁劇烈,圖2(a)與圖2(b)相比,同樣可以得到,海水對艦船RCS產(chǎn)生嚴重影響。
圖3是頻率為100MHz和300MHz的垂直極化入射波,100MHz的入射波產(chǎn)生的艦船RCS相對平緩。
圖3 不同入射頻率的RCS仿真圖
圖4 不同水平方位的RCS仿真圖
圖4是頻率為100MHz的水平極化入射波照射得到的艦船RCS。
圖5 不同極化方式下的RCS仿真圖
圖5是頻率為100MHz入射波分別以水平極化方式和垂直極化方式照射艦船計算的RCS,從圖中可以看出艦船的RCS大體走向相同,存在略微的差異。
圖6 不同入射角時的RCS仿真圖
圖6是在不同入射角時得到的RCS仿真圖,當入射角度變化時,海面對艦船的RCS影響很大。
以海上某大型艦船為例,研究了在粗糙海面的背景下某大型艦船的RCS特性,實際海洋的環(huán)境對艦船RCS影響很大。分析了粗糙海面的統(tǒng)計模型方法,選取了Pierson-Moskowit譜來模擬海面,討論了在不同極化方式,不同入射角,不同頻率時的艦船RCS,分別仿真了在有海面背景下的艦船RCS與無海面背景下的艦船RCS,得到了對比圖,水平極化與垂直極化對目標RCS幾乎影響不大。研究結果對海面?zhèn)蓽y雷達提供了理論參考,具有實際意義。
[1]Kim K,Kim J H,Kim Y H,et al.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dynamic radar cross section of naval ship considering ocean wave-induced motion[J].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M,2012,27(2):11-26.
[2]李文興,朱太平,趙中洋.基于海情和蒸發(fā)波導的艦船目標RCS研究[J].微處理機,2014(4):35-38.
[3]李文興,盧長新,宮建斌.粗糙海面艦船目標RCS研究[J].雷達科學與技術,2015(5):496-500.
[4]陶小俊.粗糙海面目標電磁散射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07.
[5]宋鴻飛,翁娜,張凱,等.雙微環(huán)波導互耦合系統(tǒng)的耦合模理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5):44-47.
[6]吳春光,何四華,潘玉純.活動板類角反射器的RCS計算[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8(3):116-119.
[7]姜斌琦,李文興.雷達波頻率、極化方式和入射角度對艦船RCS的影響[J].民營科技,2015(3):30-30.
[8]方重華,宋東安,王志雄.利用hypermesh和feko軟件來仿真艦艇RCS[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5(5):61-64.
[9]楊偉.三維復雜粗糙海面電磁散射建模研究與特性分析[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10]溫東陽,察豪,孟路穩(wěn).隨機粗糙海面的建模與仿真[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5(1):145-147.
[11]An B,Seo S.A Study on the setting procedure of standard value and design target value for the RCS reduced design for naval ships[J].The Journal of Korean Institute of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15,26(6):581-588.
Analysis of Ship RCS Affected by Different Factors
CHEN Shihua,ZHOU Jun,WU Zheng
(Unit 92941 of PLA,Huludao 125000)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adar technology,the vitality of ships under serious threa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ship,increase the concealment of the ship and to improve its prot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Ship RCS(Radar-Cross Section)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property of echo intensity in the detection of radar system;it is extremely easy to be affected by the rough sea surface,the test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ship RCS will fluctuate randomly.The property of the fluctuating rough sea surface,the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with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different polarization are all studied and they can affect the ship RCS as well.Statistical model of sea surface is elaborated,F(xiàn)DTD is used in simulating ship RCS.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radar system used above the rough sea surface.
ship RCS;sea surface;polarization;incident angle;FDTD.
TN95
A
1672-9870(2017)05-0059-05
2017-09-12
陳世華(1973-),碩士,工程師,E-mail:5926695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