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新
日前在無錫舉行的第二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是一次志愿(慈善義工)項目展示交流的大集結(jié),更是一次愛心火花的大碰撞。善,是人性的本色,人性的光輝,也是南京慈善義工精神的永恒主題。愛心歷程,貴在持之以恒、孜孜善行。崇德向善,善不論大小,一心向善均為善。
常人一向認為,捐錢捐物、見義勇為才為善,其實善的名義高貴,但善行善舉沒有設置標準,只要心中有他人皆為善。而這樣的種子或深或淺地根植在每個人心里。每到傍晚時分,高淳區(qū)椏溪鎮(zhèn)鎮(zhèn)南村五房頭自然村至后莊頭自然村,近千米的水泥路旁五盞太陽能路燈自然亮起,并照亮村民回家的路,每到此時村民們都夸一個人——這都是村里愛心人士吳順潮出資4000元為大伙安裝的。在近千米的水泥路上,后莊頭自然村是一個20多戶村民的村莊,村里有許多村民在相近不遠的定埠集鎮(zhèn)上班,每到傍晚大家下班回來都要經(jīng)過這里,加上每到傍晚時分村民都要到這里散步,作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有機大米生產(chǎn)的吳順潮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自掏4000元購置了5盞太陽能路燈,在村組長的協(xié)助下,自己親自將五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在近千米的水泥路邊。每盞路燈間隔距離100米左右,路燈從傍晚亮起可延續(xù)到明天天亮,路燈的安裝給村民傍晚出行提供了便利。
由此可見,無論善舉或大或小,只要行善,都會收到最真誠的回應;行善者,從來不孤單。2017年南京銀行慈善“圓夢行動”助學款發(fā)放活動中,113位貧寒學子現(xiàn)場領(lǐng)到了每人5000元的慈善助學金。該項目自2005年起實施,已累計籌措募集資金1360多萬元,幫助2600多名貧困大學新生順利走進校園。葉涵同學來自玄武區(qū)的一戶低保家庭,今年高考以總分394分,全省文科第107名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其母親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父親罹患慢性胃病,兩人都無法長期穩(wěn)定地工作,只能靠斷斷續(xù)續(xù)地打零工來養(yǎng)家,大學學費給本就貧困的家庭帶來了深重的負擔。她在現(xiàn)場代表眾多學子們道出了心聲,感謝南京慈善總會、南京銀行“圓夢行動”幫助她圓了大學夢,以后一定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有一群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愿與人相視,有著風鈴一般的嗓音卻始終沉默寡言,有著健康的聽力卻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就是心智障礙人士,需要得到更多的愛與陪伴,來支持他們走出孤獨的象牙塔。博愛殘疾人中心發(fā)起的“關(guān)愛心智障礙人士公益行動”,慈善義工們陪伴著小“星星”度過了一段色彩紛呈的溫馨時光。南京灼華廣告公司慈善義工團隊來到了博愛殘疾人中心開展助孤活動,幾位年輕人充滿陽光、充滿愛心。他們在總經(jīng)理孫洪波的帶領(lǐng)下,在企業(yè)做大做強的同時,盡社會公民責任,踐行慈善法賦予的義務,關(guān)心社會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當他們看到剛進來的孩子孤僻躲在角落里,便走到前臺和他們交流;看到孩子一見陌生人就害怕,到落落大方地服務前來看望他們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看到不能自理吃飯的孩子能端碗吃飯,看到他們?yōu)橹苓叺睦先耍h(huán)衛(wèi)工人送飯……博愛中心2003年成立,到現(xiàn)在十幾年了。曾經(jīng),這些智力障礙的人經(jīng)常就露宿街頭。他們中有的是獨生子女。他們與實際年齡反差大,完全像個兒童,多半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有的甚至還自己打自己。曾經(jīng)有不少人歧視他們。他們的兄弟姐妹,特別是父母,都非常痛苦。中心成立后,先后有二十三所高校,十幾個企業(yè)的愛心團隊來慰問,智障人天天被愛包圍著。一起包餃子,一起唱歌。他們有很多的外號:叫“小蝸?!薄疤焓埂?。有困難找娘家,政府社會家長形成了合力。博愛中心的服務有的是一批經(jīng)過長期訓練的學生來做,有的讓慈善義工做。學生們感到了價值,被社會認可、肯定,感到自己所付出的汗水心血是值得的。中心也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全國各地都有慕名報名的。愛心天使們利用自己的號召力發(fā)出了愛的呼吁:“關(guān)注自閉癥,關(guān)愛心智障礙人士群體?!惫餐脨鄣牧α?,點亮“星星”的世界。“舍”與“得”在漢語中是相生相聯(lián)的詞匯,他們舍了,他們也得了,接下來歲月里被幫助的人會牢記這樣的幫助,會記得去幫助別人,這也就是行善者受到的最高禮遇和得到的最好的饋贈。
捐錢捐物自然也是行善,這是行動上的進一步表現(xiàn)。一時興起是善,長年累月的堅持也是善,是大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yè)家在企業(yè)做大做強的同時,向慈善總會捐贈善款并成立企業(yè)和個人冠名基金,行善暖風吹遍古城金陵。同時,市慈善總會每年都會發(fā)起“愛心車票”項目,通過市慈善總會網(wǎng)站及微信服務號開展在線募捐救助,為每位貧困大學生募集一張前往大學的車票,既為愛心市民參與慈善助學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渠道,也進一步豐富了救助方式和救助內(nèi)容,受到廣泛好評。
善就在身邊。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需要幫助,可以伸出你的手握住那雙求助的手,用溫柔的聲音告訴他們,有你,善良在,希望在。今年的端午節(jié)前夕,南京交警一大隊朱軍大隊長、桂大隊長、韓勇教導員帶領(lǐng)黨員民警代表提著粽子、鴨蛋等節(jié)日禮品輕車熟路到達南京市博愛老年公寓,向公寓內(nèi)的50余名高齡老人致以節(jié)日的祝福,并與敬老院工作人員交流了大隊今年以來秉持“雷鋒式警隊”建設目標,扎實開展大走訪、“送春風”系列活動,深化管區(qū)困難群眾幫扶的工作成效。青年黨員民警王明源為老人表演了精心編排的節(jié)目,全體參加活動民警與老人們一起歌唱,共同做手指操,現(xiàn)場處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在歌聲中,朱軍大隊長為老人送上剝開的粽子,祝福老人們節(jié)日快樂,健康、長壽。
由此,可以看出,善也是會相互“傳染”的,只需要敲醒心門,善的種子就會破土而出。喚醒的意義,在于誰都可以做慈善。春意融融的好時節(jié),市慈善總會聯(lián)合南京銀行紫金中心支行慈善義工團隊,以及南京莫愁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愛心車隊,共同舉行了“石塘竹?!贝壬浦闲谢顒樱瑸榇喝绽锏娘L景再次平添一份暖意。慈善義工團隊們一早就集合起來,帶著愛心與熱情前往康樂福托老院迎接孤寡老人們,將他們扶上車隊前往石塘竹海景區(qū)。到達目的地后,每一位義工攙扶著一名老人,一邊向老人介紹兩側(cè)山清水秀的明媚風景,一邊與老人聊聊家常,活躍心情。來到九曲回廊前,慈善總會舉行了助老行活動的開幕儀式。紫金中心支行負責人唐欣睿、康樂福托老院陳院長以及莫愁愛心車隊隊長等都一一向老人致以親切的問候。唐欣睿行長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敬老院的老人們在一起,總不禁想起曾經(jīng)含辛茹苦撫育兒女的父母們?nèi)缃穸家寻装l(fā)蒼蒼。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慈善義工團隊更應義不容辭地將這份美德發(fā)揚光大。希望此次與老人的親切陪伴,能夠為老人送去歡樂與幸福。來自紫金中心支行多才多藝的8名青年義工,為老人表演了歌唱、詩朗誦、民族舞、魔術(shù)等精彩紛呈的小節(jié)目。一位小朋友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古詩《長歌行》朗誦,天真活潑的神態(tài)讓表演達到高潮。老人們也被年輕人的節(jié)目所感染,看到興起,還主動向大家一展歌喉,一曲《東方紅》,將每一位老人的笑容都唱的明亮起來。義工們陪伴老人欣賞風景,前往農(nóng)家樂品嘗地道的農(nóng)家美食。臨近活動結(jié)束時,大家都依依不舍,紛紛與老人們合影留念。參加慈善助老,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的活動,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南京博愛之都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增進了老人們之間相互溝通和了解,既為孤寡老年朋友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也弘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慈善公益活動是一項扶危濟困、奉獻愛心的好事,莫愁公司愛心車隊自2007年成立以來,十年如一日積極組織和參與愛心助老、助殘、幫困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莫愁公司愛心車隊一如既往真誠的愛心。通過愛心車隊平凡的善舉和機動靈活的愛心方式,帶動和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愛心活動中來。南京市鼓樓區(qū)挹江門街道模范西路社區(qū)把一部分家庭力所不能及的養(yǎng)老功能逐漸向社會轉(zhuǎn)移,整合社區(qū)人力資源、企業(yè)資源、把聚居在社區(qū)樂于助人的居民組成義工,鄰幫鄰,戶助戶,與有需求的獨居老人結(jié)對。當獨居老人有需求時給予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規(guī)避風險,使義工成為獨居老人居家養(yǎng)老的“金手杖”,排解了獨居老人的養(yǎng)老之憂。由此看來,慈善并不遙遠,做善事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有愛心、慈善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南京這座博愛之都的大愛,讓我們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南京這座崇德向善的文明古城,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輕松自如地行善,只需要敞開心扉,讓善良的種子沐浴陽光,開滿枝頭。慈善不僅在慈善日,貴在持之以恒、孜孜善行。根據(jù)慈善法,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就像3月5日學雷鋒一樣,這是全民慈善的節(jié)點。這是一種激活,也是一種提醒。造聲勢是需要的,但真功夫還在腳踏實地的潛移默化,在長流水不斷線的持之以恒,在多做少說的孜孜善行。慈善與你我息息相關(guān),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而為。慈善是一件天長日久的事,不是哪一天哪一時一做就了的。需要幫助的人、需要資助的事,隨處可見;見義勇為,見困難就上,能幫一把是一把,能幫一人是一人?!按壬迫铡边@天要做,平時也應去做。從這個意義上講,365天天都是“慈善日”。
我們要把慈善法變成慈善行。慈善不僅在《慈善法》,貴在有法必依、知行合一?!洞壬品ā返念C布實施,將對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起到法律規(guī)范和保護作用。法律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它強制規(guī)范的是那些騙捐、詐捐、賴捐、不守規(guī)矩的行為,那些以慈善的名義而壞了慈善名聲的行為。慈善本來就是件只講奉獻不計回報的事,所以法律不但不會強迫你做,反而會對違反“自愿”的行為說“不”。這是一部將“人人可為的善事做好”的引導法,是一部依法行善的保護法。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不要以為有了《慈善法》,慈善就能自然而然。法定不能代替人們的自覺行動。只有將法定條文內(nèi)化為人們的行動自覺,《慈善法》才會發(fā)揮應有的效能。
我們說,慈善是一面鏡子,映照一地人的素質(zhì),顯示一地的文明程度。慈善路是條無止境的旅途,凡人善舉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有了一城慈善的人,才有一座慈善之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