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沈陽 110021)
青少年蹦床基本技術動作練習方法及實踐研究①
黃健
(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沈陽 110021)
蹦床項目通常具有多個動作,而且還有很多的難度。對于某個運動員來說,即使在其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也很難掌握全部的高難度動作,只能夠結合自身的身體特點,然后結合相應的規(guī)則,進行選擇性的練習。雖然,不同時期的運動員,會努力追求不同潮流的動作。但是再難的動作,也是從基本動作開始衍生出來,所以,做好基本動作的訓練就顯得極為重要。
蹦床 基本技術動作 練習方法
當前的蹦床運動最早誕生于歐洲,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十分成熟。然而在我國,引入的時間則相對較短,而且相關的動作技術和訓練理論也相對落后。蹦床這種競技項目,需要通過專項化的訓練,才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技術。對于運動員而言,基礎性的技術訓練極為重要。而且從當前的國際大賽的競技情況來看,運動員的成績之所以上不去,和他們的基本功沒有練好有著重要的關系。這也充分說明,練好基本技術,在比賽中顯得極為重要。
所謂基本技術,就是相關動作完成的方法,它能夠體現(xiàn)出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對蹦床運動員而言,這種基本技術極為重要。因為,這種項目的競技本質(zhì)就是運動的體能、心理素質(zhì)和技術動作等。而且前面的兩個要素,往往也是需要通過技術動作來展現(xiàn)。正確的技術動作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出運動的整體素質(zhì),并能更好地發(fā)揮心理能力,有助于運動員在競技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成績。通?;炯夹g主要是運動項目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動作所構成,是這個項目運動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動作。只有這些基礎性的動作得到很好的掌握,才能夠發(fā)揮出更高的技能。該運動項目的主要基礎技能技術包括:第一,橫軸翻轉類的單周空翻,這又可以細分成身前、屈體前和直體前和團身后等空翻動作。第二,以縱軸為核心,各種單周的轉體動作。第三,前、后1/4周,或者它的3倍的腹和背彈技術。第四,蹦床下的網(wǎng)性要充分了解,然后據(jù)此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讓相關的動作進行漂亮的展現(xiàn)等。
2.1 垂直跳技術的練習方法
蹦床運動員想要完成一些高難度動作,必須要通過蹦床的反彈力獲得更高的高度,這樣就能夠讓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得以展現(xiàn),同時也能夠展現(xiàn)出更高的美感。而在訓練過程中,首先可以從叉腰跳開始。通常每天可以進行5~6組的訓練,每組數(shù)量達到100個。而且要求身體進行直立,視線方向:前下網(wǎng)的邊沿,膝蓋變直,雙手叉腰,然后使用腳腕的力量進行沉網(wǎng)和彈網(wǎng)的訓練,而且要求每次落點要控制在網(wǎng)的中心點,而且持續(xù)訓練的時間要達到1個月。當隊員達到相應的目標之后,就可以再增加相應的難度,后續(xù)可以進行立臂跳訓練。同樣每天按照5~6組進行訓練,每組控制在80個。該動作需要將肩部拉開,手臂向上直立,并夾緊雙耳,讓整個人轉換成一個直線,視線同上,腳部的訓練同上,每次也需要落在相應的中心點上。這個訓練通常需要2個月時間左右。當完成目標之后,就可以進行帶臂跳的訓練,此時每天可以進行7~8組的訓練,每組數(shù)量可以控制在50個左右,這個動作的要點是雙手和肩部同寬,然后從前方,迅速往上部帶動手臂,并在空中完成雙耳的夾緊,而在落網(wǎng)時,需要體側下落,當腳掌觸網(wǎng)的一瞬間,此時膝蓋部位要稍微的彎曲,而當壓網(wǎng)到了深處,此時開始從前方帶動手臂,起網(wǎng)時,手臂就應該達到最高點。同樣落網(wǎng)的位置需要控制在中心點,這個動作的訓練,需要持續(xù)3個月,而且必須要讓落點控制在中心點處。
2.2 一周類空翻技術練習方法
在學習這個動作之前,運動員必須要充分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第一,起跳時,兩臂要伸直,而且要夾緊雙耳,和最高點相距2/3處時,就可以使用下肢,通過快速的兜、體動作,完成翻騰。第二,在進行屈體空翻時,需要將身體抱緊,不能有空隙,讓頭、胸和膝等位置形成一條直線,而且翻轉速度要塊,到了最高點時,需要將身體展開,然后開始進行轉體,此時,雙手要夾緊體側。在下落時,同樣頭、胸、膝等位置也要構成一條直線,然后觸發(fā)蹦床。
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學習前后團一周轉體180°,而且這兩個動作可以選用專業(yè)的海綿坑,這樣可以降低事故產(chǎn)生,同時運動員的心情也會得到放松。在練習時,可以使用直棍幫助跳動,每天訓練一次,每次8~10組,每組5~6個。在2周之后,可以訓練這兩個動作的連貫,然后結合運動員的掌握水平,逐漸增加訓練次數(shù),直到完成6次的前后連接。接著讓隊員訓練后、前屈體一周,然后旋轉180°的動作,按照上面的思路進行相應的訓練,逐步增加訓練數(shù)量,直到6次動作的完成。最后,進行前、后直一周轉體180°的訓練,在這兩個動作的訓練方法上,思路基本和上面是一致的。當這些動作都被充分掌握之后,就可以經(jīng)常變換相應的方式來進行訓練,比如前、后屈體的連接等。
2.3 兩周類空翻技術練習方法
該動作屬于全國乃至世界比賽最為常見的一個基本動作,兩周類空翻動作和一周類動作的技術要領是基本一致的,在起跳時,都需要讓兩臂向上伸直,并夾緊雙耳,在上跳到2/3處,開始用下肢進行兜、提動作,使得身體可以進行翻騰。而且在空中,團、屈體都需要緊密的抱緊身體,讓頭、胸、膝等部位構成一條直線。到了最高處時,身體再打開,而且要控制在時鐘九點處方向,接著在進行轉體,而且手部必須要夾緊體側。當下落時,上面的幾個部位就需要它構成一條直線,并呈現(xiàn)直棍態(tài),直接接觸蹦床。
第一,要結合運動員生理特點來進行訓練。少兒運動員通常正處于生長的關鍵期,內(nèi)臟、骨骼還不夠完善,而且體能也較差,在訓練中不可以強度過大,但是可以適當?shù)奶嵘恍┯柧毩俊A硗?他們屬于基礎階段,因此更多注重基礎技術的訓練,讓他們能夠熟練應用,并構成良好的條件反射效應。第二,要緊密結合動作特點來進行訓練。蹦床項目的諸多基本技術都有著自身的特點,作為教練員需要對這些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突出這些動作細節(jié)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基本動作。第三,在訓練中,要注重科學性、循序漸進性。切忌拔苗助長,要讓基本技術得到良好的訓練,否則隨著今后的訓練,以及其他高難度動作的訓練,就會帶來很多的阻礙,甚至嚴重影響相關的訓練效果。所以,每一組基本動作的訓練,都需要從嚴、從細的進行,讓運動員在訓練之初,就能夠構成良好的條件反射。第四,在訓練過程中,還需要培養(yǎng)運動員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只有讓運動員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夠更好地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
總而言之,蹦床項目的基礎技術的訓練極為重要,它不僅是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基礎,更是這個項目的核心模塊。所以,針對此項目的訓練,一定要將基礎技術重視起來,從相關的內(nèi)容、概念、動作要領等諸多領域進行深入分析,然后給予相應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訓練效果,并提升運動員的整體成績。
[1]徐璐.淺析少年競技體操蹦床項目規(guī)定動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63.
[2]楊偉寧.蹦床起跳技術的探討[J].韶關學院學報,2008,29(9):121-123.
[3]孫亞均.基于少年競技體操蹦床項目規(guī)定動作分析與動作意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0):36.
G80-32
A
2095-2813(2017)06(c)-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78
黃健(1980,3—),男,漢,遼寧沈陽人,本科,初級(二級教練),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