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華
【摘 要】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它的知識不是一步一步實踐出來的,而是推理得來的,這也就形成了數(shù)學公式多的特點。那么解題就是每個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會做到的事情了,解題考察的是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定義、公式是否掌握到位,還考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解題能力 活躍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34
高考是學生們經(jīng)歷的一次大考,而我們?yōu)榱藢⑦@一次的考試發(fā)揮到極致準備了許多年,許多學生給予了厚望在高考上面,所以教師們?yōu)榱藢W生的未來,必須要想出實際的辦法來解決學生們的數(shù)學成績。那數(shù)學光說不練是不行的,平時要多加練習,那么一說到練習就避開不了解題,解題能力并非是教師傳授就夠了的,而是需要老師長期的教育和培養(yǎng),所以我今天就來分析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數(shù)學解題能力。
一、解題步驟很重要
解數(shù)學題目無非就有三個過程:1.審題;2.找到解題的策略;3.寫出解答過程。但是看似簡單的這三個步驟卻難倒了大部分高中學生,那么這些步驟難在哪里呢?學生碰到題目就抱怨:定理公式樣樣都記得住,就是不會套用進去;上課講的例題都會寫,下課遇到相同類型的完全傻眼;沒有遇見過的題型根本不會寫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全是因為學生一拿到數(shù)學題目就冷靜不下來,絲毫沒有想過怎樣來尋求辦法解決問題。數(shù)學公式多,定理更多,而定理通常還會衍生出其他的東西,例如立體幾何里面,定理就不下10條,還有從定理得出的推理。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教人去發(fā)現(xiàn)真理?!痹谡n堂上教師的職責不全是講解這道題目的解法,重要的是要講清楚為什么這道題的解法是這個,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是教師為學生想出的辦法。學生拿到試卷的第一反應就是看題型,一定要把不熟悉的題型轉(zhuǎn)化為他們見到過的,那么解題過程中還要注意的是我們用到的數(shù)學知識一定是書上的,所以還要要求學生必須對課本上的知識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得心應手。
二、教師與學生緊密配合,提高數(shù)學解題能力
(一)理順思路很重要
說到思路,那么就要講一講分析了,分析就不只是看看表面的東西,而是要深層的去探究題目本身想要問的,思路是什么,或許有的人覺得解題根本談不上需要什么思路,靠感覺就好了呀。那么這種人的想法就很低級了,因為靠感覺解題只適用于低年級簡單的題目,高中數(shù)學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步錯步步錯,這就導致了學生靠感覺卻不回答題。一般高中課堂中老師會給大量的題讓學生來寫,這不是為了折磨學生,而是把所有的題型給學生們見識一下,否則下次學生見到從沒遇到過的題目,就很慌張。高考數(shù)學的題型也就那幾樣,12個單選題、4個填空題、一個三角函數(shù)題、一個空間幾何、概率題、解析幾何、數(shù)列。這一套高考題中,全部的題型也是高中三年見識過的,單選題后面兩個比較難,可以稍微放一放,解答題最后一道一般學生大多只會第一小問,同時閱卷老師也是會通過步驟來給學生評分的。
理順思路之前需要做的也是練習我們對數(shù)學題的敏感度,例如四種命題的相互關系,若非P則非q的互逆命題就是若非q則非P。當學生看到原命題時就應該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這樣的話也就是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讓他有了更多的選擇來解題。數(shù)列可能也是學生們學習路上的一個障礙,因為它有時候需要的是學生的反向思維,倒著推回去,常見的數(shù)列解題的方式有:公式法、換元法、累加法、累乘法、裂項法等等,那么以上幾種方式也不是適用于每一道數(shù)列題,這時候就需要學生來觀察題型了,如果是“已知數(shù)列{an}滿足an+1=2an+3×2n,a1=2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边@種題目一看的話就是使用公式法來解題。
(二)轉(zhuǎn)換地位,互相教學
數(shù)學課堂一般都比較枯燥,但是就算是再枯燥學生也會為了高考而堅持下去的,那有些時候課堂也是需要一點新意的,不妨嘗試一下學生與老師角色互換,講新課時就讓教師上場,講解習題是就讓學生來,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讓學生掌握主導地位,自主學習;第二是學生一般會有教師想不到的解題方式,講出來能讓大家有更多的方式解答問題;第三當然就是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學生上去講習題時,下面的同學就會全神貫注的聽下去。教師進行的這種新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課標教材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數(shù)學題不同方面,不同背景,不同角度進行探究,揭露數(shù)學題的本質(zhì)。轉(zhuǎn)換地位不失是一個好方式,其實還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說出自己對學習解題的看法,這樣一來老師也能夠比較詳細地制定一個適合各階層學生的計劃了。老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講課中汲取到精華,進一步的來升華自己的課堂,達到一種互相學習的狀態(tài)。
三、熟能生巧
說到底學生的解題依舊是離不開練習的,學了那么多的知識后紙上談兵是不起任何效果的,所以說大量的練習是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生涯的。都說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其實是沒錯的,這不僅僅是在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在高考前的幾個月里面,老師會瘋狂的給學生們發(fā)試卷,同樣的題型你做個一百多遍后自然拿著筆就會有公式定理浮現(xiàn)出來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見識的題目多了以后,拿到試卷就自然知道出題老師的套路了。高中數(shù)學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點,有些時候?qū)W生會因為學習效果不顯著,可能會想到放棄數(shù)學,轉(zhuǎn)而去學習其他的科目,但是高考中你少了一門學科的成績,三年的努力也就是白費了。教師能夠做的也就是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從新形式下發(fā)掘出新的東西傳授給學生。
高中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公式多,理論多,但是同樣適用的范圍也比較大,它不像是其他學科,只靠著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只有在解題方面狠狠地下工夫之后,數(shù)學才能拿到一個高分成績。教師也要隨時注意學生的興趣導向,及時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從小學習就開始培養(yǎng)的習慣,所以家長也需要配合從小孩子抓起,一步一步踏實的走下來,那么想必一路上的收獲也是不小的。
參考文獻
[1]林培國.關于高中數(shù)學解題技巧的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
[2]李獻新.對新時期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探討[J].考試周刊,2008(14).
[3]房元霞,宋寶和.以生為本的教師行動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