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健
有關3D打印產品設計模式的發(fā)展
馬子健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以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出現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本文將探討在信息社會產品設計的模式應如何改變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并指出 3D 打印機將成為推動產品設計模式發(fā)生變革的終極因素。
3D打印 產品設計 長尾理論 設計民主化
最近,“3D 打印”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也逐漸被很多人熟悉,美國總統奧巴馬在 2012 年的美國國情咨文演講上提到:3D 打印是逐漸實現將工作機會帶回美國這一愿景的最佳切入點。
2012 年可稱為 3D 打印技術新紀元的開端。人們將拭目以待,3D 打印技術是否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上世紀八十年代 3DSystems 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工業(yè)級的3D 打印設備,從此 3D 打印機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隨后十余年,各個公司都在努力發(fā)展 3D 打印技術,但成型速度慢和使用成本高仍然是制約此項技術推廣應用的兩個重要因素。
(一)商品的屬性
產品設計的目的是要把產品變成商品,所以一個合格的產品設計師需要了解商品的屬性,才能設計合格的產品。
商品首先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它是農業(yè)經濟的重心之所在;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工業(yè)經濟的重心之所在,是人作為個體的工具價值的體現。而商品還具有第三重價值 - 意義價值。意義價值不同于工具價值,工具價值是指產品的同質化價值,而意義價值是異質化價值,是目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有差別的具體人類勞動。
(二)信息時代的產品設計需要賦予商品意義價值
什么是好的產品設計?筆者認為能夠在特定時代滿足受眾對商品需求的設計就是好的產品設計。然而在不同時代,人們的需求是不同的。
目前人類社會還處于信息文明初期,為了保持必要的生產力水平,專業(yè)生產工具高度集中和產業(yè)分工的工業(yè)文明特征仍會保持。但隨著技術繼續(xù)進步,工業(yè)時代以資本專用性為特征的生產方式將被信息時代以大規(guī)模協同分享為特征的生產方式逐步取代。專業(yè)生產工具將能夠被共享和分散使用。個體融入信息大同后將創(chuàng)造個性化和差異性的價值。所以我們時代所需要的產品設計也必須發(fā)生變革。工業(yè)時代由設計師壟斷的產品設計模式已然無法滿足人們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掌握了專業(yè)設計知識、擁有了桌面化生產工具的大眾將歷史性地站在產品設計的舞臺上。
(一)產品設計的傳統模式
當制造產品所需的重資產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時,大批量,少品種的生產方式就無法改變。傳統的產品設計模式受到這樣的生產方式所制約,與制造商利益綁定的專業(yè)設計師壟斷著產品設計。人們對商品的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受到壓制。雖然有獨立的設計師和設計公司也在進行差異化的產品設計,但是如果沒有制造商愿意生產出來成為商品,那這些設計永遠只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二)產品設計的過渡模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生產方式也在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出現了一種新的生產模式 - 大規(guī)模定制生產:這是一種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多樣化的生產方式。其產品設計模式的核心是盡可能地減少產品內部多樣化、增加產品的外部多樣化。可以看出,其本質依然是專業(yè)設計師主導的自上而下的產品設計,多樣性也僅僅表現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方面。
(三)產品設計的新模式
當3D打印機不再只是專業(yè)的產品設計師制作手板模型的工具,而變成了大眾都可以使用甚至擁有的桌面制造工具時,產品設計的模式將發(fā)生改變。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在設計行業(yè)中,一些對重資產依賴較輕或者可以低成本獲得重資產的設計領域已經產生了更適應信息時代的設計模式。
在眾包設計的模式中,數字化設計工具的出現使得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的產品設計方法與流程)這種重資產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低成本地分享和傳播,極大地降低了大眾發(fā)揮設計才能的成本。大眾在網絡社區(qū)中參與對已有的設計進行差異化的共同改進或者再創(chuàng)造,探求符合人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各種可能性。這時就需要 3D 打印機以任何數量規(guī)模制造網絡社區(qū)中多種類的產品設計成果。3D 打印機將成為促使以設計這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為代表的輕資產與以生產工具為代表的重資產實現真正的分離的終極因素。
縱觀人類科技發(fā)展的歷史,不難看出,科技本質上不是為了發(fā)展出一種代替人類的結果,而是為了尋求一種解放人類和釋放人類本性的方式。
在信息社會,互聯網的出現使得零售商可以在網絡上搭建電子商務平臺。那么如何讓制造商愿意制造多種類的商品呢?這個問題會隨著 3D打印機技術的發(fā)展迎刃而解:筆者曾指出 3D 打印機的終極形態(tài)是一種桌面制造工具,當生產工具這種工業(yè)時代的重資產也能被人們低成本使用時,不符合制造商的生產意愿的產品設計就能被個人小批量地生產成出來變?yōu)樯唐?,從而滿足了人們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
互聯網的意義在于我們能夠有更多選擇,購買具有差異化的商品而獲得實現自我的滿足;而3D打印機的意義在于使我們能夠制造自己的產品供其他人消費。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設計創(chuàng)造才能(才能長尾、供應長尾)將被盡情釋放,而且因為能提供給他人高層次需求而完成自我實現的滿足。人對高層次的需求在此時獲得圓滿。
[1][美]克里斯 安德森.創(chuàng)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2).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