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網絡文學的美學價值
王 雪
網絡文學自誕生之日起,便以令人驚訝的發(fā)展速度席卷整個網絡。關于網絡文學的發(fā)展學界的爭議很多,那么,是不是網絡文學就因其通俗性和藝術感弱的特點便不具備審美價值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網絡文學是立足于快餐文化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由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其審美價值也不容忽略。
網絡文學 美學 價值 欲望 情感
關于網路文學的定義眾說紛紜,中文原創(chuàng)網站“榕樹下”的主編將之定義為“一種新時代的大眾文學”。李潔非則認為網絡文學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具有文學性的文本,它的寫作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文學。這從根本上否定了網絡文學的“文學性”。在2000年的時候,網易公司就“網絡文學”的定義在網上作出調查,得出網民心目中的“網絡文學”的定義。該定義認為:網絡文學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按照網絡運營模式,在網上首發(fā)的與文字有關的原創(chuàng)文學。
網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相比,具有其獨特的特征。相比傳統(tǒng)文學,網絡文學排斥“中心”文化觀,為草根作者提供了民主的創(chuàng)作原地,它具有大眾性、高效性、交互性、虛擬性。劉同舫認為:網絡文化是一種媒介文化,它突破了地域性、民族性和階級性的限制,為每一個主體提供了自我闡釋、自我宣揚的平臺。從這一點來看,網絡文學更多的是指對傳統(tǒng)文學觀的一種顛覆。網絡文學相比傳統(tǒng)文學,更具有趣味性,它的寫作不具備文學性,因此,也掃除了文學賦予它的高雅晦澀。從藝術上來講,技巧不高的作品反而受到讀者的喜愛,得到非常多的支持與好評。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文學的美學價值也與傳統(tǒng)文學的美學價值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審美活動來自于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是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審美的快感來自于主體對客體的關照,并從中獲得愉悅的情感的過程。
(一)真實欲望的狂歡
網絡文學的最終創(chuàng)作目的是娛樂,使文章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是網絡作家努力的目標。網絡文學的寫作者一般是社會各階層的平凡人物,例如非常有名的玄幻小說《誅仙》的作者蕭鼎曾言:這本書不過是一個屌絲的幻夢。在平凡的人生舞臺上,人們淪為命運的奴隸。每個人都在“被迫”生活。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夢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丑小鴨很多,變成白天鵝的非常少,嫁給王子的更是沒有。每一個男生都渴望有朝一日成為英雄,然而當真的變成警察,才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所作的事情不過是勸大媽、大爺消消氣。在這令人沮喪的日子之中,那消磨的意志就此如同掩蓋在風沙中的塵埃,一個個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被殘忍的現(xiàn)實消磨成一具無法擁有靈魂的行尸走肉。
網絡文學來自人的夢想,它通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將人的真實欲望得到最簡單的書寫。對,可能人的欲望本來就是如此簡單,唯一難的是,你永遠都無法滿足他。然而文學為夢想之花的盛開提供了棲息地,那落落寡歡的每一天,郁郁不得志的時光,文學成為滋養(yǎng)平凡生活的唯一精神藥劑。這是網絡文學成長和發(fā)展的原因吧,它能夠讓人的欲望在小說中得到滿足。
(二)真實情感的宣泄
網絡文學為社會各個階層提供了宣泄情感的平臺,其表達的情感因脫離其文學和藝術的價值,而變得更加真實可感。《誅仙》講述了一個出身平凡、天賦一般的少年張小凡的成長故事,那被壓抑多年的渴望,那失戀后的痛苦,那親人逝世后的悲痛。這些發(fā)生在每一個平凡的人身上的糟糕事情,那隱藏在光彩奪目的同伴身后的平凡的身影,作品通過張小凡這樣一個人,將寫作的焦點聚集在那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的大多數(shù)人身上,將其情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來。
網絡文學中表達的情感都是真實的、質樸的,那對真實生活和真實情境的再現(xiàn),寄托著每一個人最初對人性對社會的理解。它從不矯揉造作,很少故作清高。它用最壞的惡意去揣度生命中的惡意。用最真實的情感去訴說那不加掩飾的本色情感。這可以從分析網文的典型情節(jié)和模式中得出。例如《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作者的筆觸聚焦在小人物之上,描述在欲望與生活重壓下的小人物的心靈異變。將其對人生的質疑、對生活的絕望,他們試圖無法言傳的寂寞與孤獨、空虛訴說。而這寂寞、孤獨和空虛,正是生活在此刻很多人都渴望表達的東西。脫去宣教和文學的價值,網絡文學沒有價值的標準,它只是那最真實的情感和最真實生活的表達。
(三)豐富文學的多元性
縱觀網絡文學的所有代表性作品,比較受讀者喜愛的網絡文學形式有以下幾種:穿越類、玄幻類、修仙類、犯罪類、恐怖類、盜墓類、科幻類,等等。這些文本主要涉及的知識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物理學等等知識。多元化的文學創(chuàng)作題材和形式,使網路文學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傳統(tǒng)文學的創(chuàng)作類型。
豐富多元的文學創(chuàng)作類型,符合大眾口味的創(chuàng)作理念,使網絡文學為文學的后現(xiàn)代發(fā)展階段開辟出新的方向。是文學的沒落與電影、音樂等其它更具趣味性的文化與娛樂載體提供了競爭的可能性。
網絡文學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通俗性和娛樂性、民主性等特征。它為信息化時代的文學發(fā)展提供方向,是對傳統(tǒng)文學理念的更新。網路文學的發(fā)展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有其重要的價值。對待這一題材的文學作品,一定要懷著尊重的心態(tài)去欣賞和挖掘其美學價值。
[1]賈鵬鋒.論網絡文學的價值[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姚常齡.網絡文學改編電視劇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
(作者單位:西安思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