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方方在《琴斷口》中以琴斷暗示愛情友情的斷裂。作者以旁觀者來審視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將美好的愛情建構后再解構。導致感情破裂的原因諸多,在“他人即地獄”的世俗注目下,愛情加速消亡。
關鍵詞:琴斷口;愛情;張力
作者簡介:劉婕(1992.4-),女,漢族,河北邯鄲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0-0-01
《琴斷口》這部作品描寫發(fā)生在武漢城市里的故事,作者以零度情感建構了友情、愛情后將它們解構。對于人生中無法躲避的艱難,人事的復雜善變,方方在樸實的描寫中為讀者展示出人們對命運改變的掙扎與無奈。
一、愛情的建構與解構
楊小北騎著摩托駛上了白水河的大橋,可當他駛到橋中時橋斷了,他掉進了河里,經過幾分鐘暈厥后的楊小北醒了并爬上了岸,他原本是約米加珍的前男友蔣漢來橋上攤牌的,發(fā)生事故后,楊小北只得去了醫(yī)院。后來楊小北得知蔣漢死在了河里。馬元凱經過大橋時看到了楊小北掉落的車子,心里為蔣漢不平,沒有去查看。蔣漢的死讓三個人很愧疚,楊小北的邀約,馬元凱的無施援,米加珍的愧疚感最深重,男朋友蔣漢往日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卻愛上了楊小北,加之她也看到了楊小北邀約的短信。這一切讓她無時無刻不處在悔恨和愧疚中,她再也無法正視自己與楊小北的愛情。蔣漢的死,馬元凱因殘疾而和女友的分手,蔣漢母親的自殺,身邊朋友鄰居的不理解都讓楊小北和米加珍一直處于壓力和自責中。終于,忍無可忍的楊小北選擇了分手,獨自南下。
方方對現代人的愛情是失望的,她筆下的愛情多以悲劇收場。楊小北決意離開的原因不只是同事鄰居的誤解,更是因為米加珍的態(tài)度,小北知道蔣漢的死已經成為兩個人的愛情上永遠抹不去的傷疤,這也讓兩人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厚。
縱讀方方其他作品,我們也可以看到她對愛情的建構與解構?!侗寂艿幕鸸狻防铮⒅ゲ粌H漂亮,同時擁有對金錢強烈的渴望。衣著暴露的唱歌工作掙錢很快,也因此膨脹了她的欲望。公婆的刁難,丈夫的無能,辛苦掙來的錢被丈夫拿去賭,忍受著毒打和沒日沒夜的奚落。英芝想要逃,終于在被發(fā)現偷情的夜里,英芝逃離了丈夫家。三個月后英芝回來了,娘家的房子被貴清燒的只剩一半。英芝找貴清理論,卻不小心點燃了貴清身上的汽油。于是,一片漆黑的村子,一個火球在奔跑著,凄慘的嚎叫著,它要抓住前面的英芝。英芝的悲劇原因復雜,作家的安排讓我們看到了方方對于愛情的看法。不管是有著傳統(tǒng)思想的農村女性還是有著自我意識的城市女性,她們在愛情中總是承受著悲劇的命運。再美好的愛情也只是表象,女性對于婚姻的幻想總是有破滅的一天。方方另一部描寫都市男女愛情生活的作品《萬箭穿心》則有意上演女性地位在上又遭男性逆襲的戲碼。李寶莉擁有眾多求者,卻最終選擇了平凡的馬學武。然而一個完整的家庭在馬學武出軌后破碎了。從弗洛伊德到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菲勒斯一直處于主位,包括文學作品在內的許多藝術形式都以男性話語來界定女性。在男權文化中,女性被判定為“殘缺”,是男性的附庸和補充。方方有意要筆下的女性跳出命運的窠臼,李寶莉在發(fā)現丈夫出軌后沒有忍氣吞聲,英芝也不甘心忍受暴力。
二、“他人即地獄”導致愛情生隙
琴斷口,是俞伯牙琴斷的地方,也是米加珍,楊小北和馬元凱三人情斷的地方。一個偶然的橋斷事件,割斷了米加珍和馬元凱的友情,也割斷了米加珍和楊小北的愛情。薩特在《禁閉》中寫道“他人即地獄”,如果沒有馬元凱的諷刺、鄰居的誤解、同事的議論,米加珍和楊小北也許還會在一起。卡夫卡《審判》里的“我”突然被控訴有罪,每周接受審訊,但是他根本不知自己罪在何處,周圍人卻因為他被提審而判定他有罪,并且包括他的親人同事全都隱晦著、回避著。他在被迫的情況下被定罪為一個犯人,被周圍的人疏離。楊小北就是“我”,因為蔣漢是米加珍男朋友,楊小北不去救蔣漢可以理解。所以在楊小北出現的時候,同事,鄰居都閉口不言,楊小北一走,大家又開始討論。楊小北百口莫辯,甚至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楊小北的鄰居,同事,包括馬元凱、米加珍在內的人際圈構成了審判楊小北的地獄,真正可憐可悲的是楊小北最愛的人也是“周圍人”中的一員,米加珍不僅自責,并且以愛情綁架楊小北,二人的愛情在米加珍不顧身孕料理蔣母后事流產后也徹底破裂。正如方方在她的《琴斷口創(chuàng)作談:一個人和許多人》中說的:“每一個人都得面對與他相關的許多人。這些人中有些或許只是他生活的看客,但是他們卻是改變他命運的另一只手?!?/p>
三、結語
方方作為中國當代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多著重描寫普通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小事蘊含大哲理;善于刻畫鮮明的女性形象,表現男女之間愛情的艱難;冷靜審視人性弱點,以作品中人物悲劇命運來引發(fā)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在方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普通人命運的格外關注。
參考文獻:
[1]賀紹俊《質疑愛情的合法性—讀方方近期的幾篇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05期.
[2]汪鳳仙《<琴斷口>的深層結構與意義世界》[J].小說評論,2014年06期.
[3]宋小梅《生命中無法躲避的“斷口”—評方方小說<琴斷口>》[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3月15.
[4]龍厚雄《情感:傳統(tǒng) 現代 人性—方方的<琴斷口>文本細讀》[J].現代文萃,201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