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春
摘要:英語作為國際化語言在教育教學中深受重視。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學生從幼兒園便開始接觸英語,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英語也是最為重要的基礎科目之一,然而在每一個階段中,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和難度有所不同,因此在高中起初階段,學生學習英語可能會感到吃力,為此文章針對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改善當前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高中 起初階段 英語教學 銜接問題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英語的學習極為重要。在高中英語教材中,高一階段的英語內(nèi)容與初中英語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其中最為直接的關系便是都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基礎為教學目標。高中英語和初中英語雖然存在很多共同點,但是通過對比初高中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讓學生能夠在初高中轉(zhuǎn)折點階段良好的掌握英語知識。但是在實際的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仍舊會受到銜接問題的影響,為此文章對其進行了分析,并研究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將初高中英語良好的銜接,進而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
一、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
高一新生剛剛從初中升入高中,由于習慣了初中的教學模式和環(huán)境,短時間無法適應高中的學習強度和環(huán)境,進而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側(cè)重英語聽、說、讀、寫和練習,教學目標就是讓記住英語單詞,學會用英語交流[1]。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做為教學重點,也就是學生需要掌握分析英語的能力,并深入理解英語的含義,學會英語在實際中的應用能力。課堂教學中,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獨立思考,適當?shù)膶W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利用英語語言表達課文思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教學模式的改變,給學生學習英語增加了難度,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初高中英語教材難易程度差距大
高中英語教材中,要求學生學習的單詞和短語非常多,并且閱讀文章的比例非常大,幾乎每個單元中都至少有四篇閱讀,語法沒有進行集中學習,而是在課文之間穿插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理解課文,還需要對課文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同時還增設了很多英語寫作等內(nèi)容,這對剛剛升入高一的學生來講,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挑戰(zhàn)[2]。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英語基礎水平有一定差異性,很多學生無法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久而久之對高中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甚至一些學生產(chǎn)生厭學現(xiàn)象,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十分不利。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誠如上文所述,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側(cè)重于聽、說、讀、寫與練習方面的教學,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并且在課堂中便能夠?qū)τ⒄Z知識進行復習和練習。而在高中階段,英語教材與初中階段沒有進行良好的銜接,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英語知識多為閱讀理解,故而導致學生當前的英語水平無法滿足閱讀需求,學生無法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因此需要學生自主在課下進行預習和復習,但是受到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并沒有養(yǎng)成自主預習、復習的好習慣,從而導致學生在高中起初階段的英語成績不理想[3]。
二、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解決對策
(一)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改和新課程的深入,教育教學模式和理念發(fā)生了很大轉(zhuǎn)變,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發(fā)揮出主體作用,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扎實的掌握教學內(nèi)容,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4]。但是當前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得到轉(zhuǎn)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夠創(chuàng)新,故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為更好的將初高中英語教學進行銜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適應高中的學習模式,從而良好的掌握高中英語知識。例如,在教學《Unit 1 Friendship》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享,講述與朋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來表達,同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英文版關于Friendship的電影,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多做課外閱讀、多做筆記,每天都要進行課程的預習和復習,這樣才能在課堂學習中快速掌握知識[5]。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將不理解的語句或者詞匯記錄下來,可以在課余時間向同學或者老師尋求幫助,有助于學生積累英語素材,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到吃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向?qū)W生滲透西方的文化,從而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升,例如,在教學《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西方的餐飲文化,讓學生了解中國與國外在餐飲文化上有何區(qū)別,在學生掌握了國外的文化背景之后,在進行此類文章的閱讀時,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三、結(jié)語
總之,在高中起初階段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開展英語課堂教學,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初高中英語銜接問題則能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左豐琴.高中起始階段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35).
[2]黃曉容.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05).
[3]周紅梅.高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科的銜接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
[4]張莉.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調(diào)查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苗袓蕓.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現(xiàn)狀研究[D].魯東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