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新穎
最近,一條“80年代萬元戶,現(xiàn)在值多少錢”的微信在朋友圈里瘋轉。對比那個年代幾十元一個月的工資,幾毛錢一斤的豬肉價格,存款有一萬元是土豪一樣的存在。
時至今日,1萬元還是1萬元,但是購買力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讓人累覺不愛。不過也別小瞧,1萬元在今天仍能做很多事。
最近《海峽導報》的一篇報道火了!報道稱,廈門一女子1973年存入銀行1200元,歷經44年,得到1484.04元利息,如今取出,共計2684.04元。這個數(shù)字看呆了網友:“44年前,1200元可是巨款??!如今2684.04元只夠吃頓不錯的飯”;“1973年,城市普通職工月均工資20元左右,1200元相當于他們5年的工資”;“啥也不說了,通脹猛于虎啊”……
不用說1973年的1200元,即使80年代1萬元的購買力與現(xiàn)在的1萬元相比,也是“今非昔比”的。80年代初,中國曾經流行過一個詞匯叫做“萬元戶”,那時如果誰手上有1萬元錢,絕對稱得上是土豪般的存在了。
那么,80年代的1萬元是什么概念?
按人均收入算:80年代1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36萬元。1981年全國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是500元,1萬元大約相當于當時職工13年的工資。2017年,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3萬元。按照最低3萬元算,且不考慮貨幣貶值,1981年的1萬元應該大體相當于現(xiàn)在的36萬元左右的水準。
按房價算:80年代1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200多萬元。有準確房價數(shù)據記載的是1981年,當年浙江溫州瑞安商品房熱賣,68.85元每平方米。拿1萬元去溫州買房子,可以買145平米?,F(xiàn)在再拿1萬元買溫州的房子,一平米都買不來。按照溫州目前1.5萬元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價粗略來算,80年代的1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218萬元。
按照物價算:1萬元在當時也稱得上是一筆巨款。上世紀80年代,豬肉的價格大約為1元一斤,現(xiàn)在豬肉價格接近19元一斤。按照豬肉價格來算,80年代的1萬元等于現(xiàn)在的19萬元。80年代高中生一學期學雜費加伙食費,每學期不超過50元,而如今縣級普通高中生一年學雜費、伙食費每學期將近5000元。這樣來算,80年代的1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100萬元……雖然80年代初,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期,需要各種票才能購買日用品,但是1萬元在那個時代的含義已經不容小覷了,要知道80年代初,深圳“萬元戶”的總數(shù)也是屈指可數(shù)。
知乎上的一個有趣的提問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80年代做一個萬元戶是怎樣一種體驗?一個網友的回答畫龍點睛:買彩電、出國旅游、開奧迪,周圍人無一不投來羨慕眼光?,F(xiàn)在不想說了,沒買房,破產了。
時至今日,1萬元還是1萬元,但此1萬元早已非彼1萬元,購買力讓人累覺不愛。那么,現(xiàn)在的1萬元能干些什么呢?還是來看看我們的報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