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 目的:研討神經(jīng)內科腦卒中患者護理康復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腦卒中患者,將患者進行隨機分組研究,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經(jīng)分組對比研究,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的護理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上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和實踐。
關鍵詞 神經(jīng)內科 腦卒中 康復護理 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20
Clinical Study 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Cerebral Apoplexy
in Neurology Nursing
CHEN Jie
(Mianyang Anzhou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anyang, Sichuan 6226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nursing rehabilitation for stroke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grouping comparative study,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nursing car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cerebral apoplex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腦卒中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29例患者,觀察組29例患者,男14例,年齡在58~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2€?.7)歲,女15例,年齡在57~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1.6€?.8)歲,腦梗死20例,腦出血9例;對照組29例患者,男16例,年齡在56~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1.2€?.6)歲,女13例,年齡在57~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1.2€?.6)歲,腦梗死18例,腦出血1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差異(P>.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經(jīng)確診患者為腦卒中,納入實驗;②患者沒有其他心肝腎肺方面的嚴重疾病或者免疫性疾??;③患者無精神障礙或者無精神病史;④患者同意參與調查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者未經(jīng)確診患者為腦卒中,排除實驗;②患者存在心、肝、腎、肺方面的嚴重疾病或者免疫性疾??;③患者有精神障礙或者精神病史;④患者對實驗不知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操作:(1)護患溝通。護理人員應加強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向患者介紹腦卒中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告知患者必須要細心、耐心照顧,按照既定治療方案落實治療。(2)加強病房護理。良好的病房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間可以放心。及時對病房問題進行處理,按照規(guī)定時間更換床單、被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3)體征變化監(jiān)控?;颊呷朐褐?,護士必須對其生命體征變化進行監(jiān)控,幫助患者翻身,防止壓瘡形成。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其操作如下:(1)功能訓練。早期康復訓練,加強床上訓練、臥位訓練、康復教育以及身體按摩等?;颊呷朐汉蠼o予早期康復訓練:實施頸部旋轉和彎曲、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屈曲、肩關節(jié)屈曲和肩帶前伸;患者側臥床邊訓練,患者向上曲頸,護理人員將一只手放在肩部斜向上用力,另一只手推其骨盆。(2)交流障礙者加強交流語言訓練。腦卒中患者年齡較大,一些患者存在著語言障礙,護理時護士應該積極加強語言方面訓練,加強與患者之間進行交流,語言訓練階段為了患者提供練習機會,通過挑戰(zhàn)模式逐步加大語言訓練的難度,并實施反復練習。(3)心理護理。腦卒中患者存在著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狀況突出等問題,要求護士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進行積極交流,積極改善患者的不良狀態(tài),耐心撫慰患者,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可以為患者播放輕音樂、保持住院時期環(huán)境安靜。(4)適時選擇針刺療法。對腦卒中患者應該適時選擇針刺療法,刺激患者的腦神經(jīng),通過外接刺激讓患者改善運動功能。從神經(jīng)刺激和神經(jīng)針灸治療刺激讓患者更快康復。(5)引導患者康復訓練。護士作為與患者接觸最多的醫(yī)院工作者,其在患者的康復訓練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護理過程中護士要加強對患者進行引導護理,引導患者自行進行鍛煉。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承擔了教育角色和協(xié)助患者做康復訓練角色。護士在護理時教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按摩,積極改善患者的肌肉和關節(jié)功能,極大限度改善患者血液循環(huán),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價:(1)顯效?;颊呓邮茏o理之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失調評分大幅度降低,恢復效果明顯;(2)有效?;颊呓邮茏o理之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失調評分有所降低,恢復效果一般;(3)無效?;颊咦o理治療之后,神經(jīng)功能失調康復效果差,出現(xiàn)殘疾或者其他不良癥狀。護理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分組例數(shù)€?00%。
護理不良反應:不良反主要有:肩痛、肩關節(jié)痙攣、肩關節(jié)脫位、繼發(fā)性功能障礙等幾個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2.1 療效評價
經(jīng)本院分組研究,觀察組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10%,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68.97%,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所示。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xiàn)肩痛1例,肩關節(jié)痙攣1例,肩關節(jié)脫位1例,繼發(fā)性功能障礙0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34%;對照組出現(xiàn)肩痛2例,肩關節(jié)痙攣3例,肩關節(jié)脫位2例,繼發(fā)性功能障礙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03%,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3 討論
腦卒中目前已經(jīng)被認定為常規(guī)的神經(jīng)內科疾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來自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年齡方面的因素最多。據(jù)了解,腦卒中致病因素很多,被國際醫(yī)學組織認定為腦卒中高危因素主要有:(1)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2)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以及熬夜;(3)其他。年齡過高、肥胖、心臟病以及家族遺傳史。腦卒中疾病具有致殘率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繼發(fā)性疾病高等特點,臨床治療上必要加強護理,通過強化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病況。
腦卒中患者伴有神經(jīng)性功能障礙,且腦卒中患者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還會發(fā)生一些并發(fā)癥,因此在治療的時候要根據(jù)其具體情況制定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腦卒中患者護理的重要內容。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同時采用一些干預性措施可以有效幫助腦卒中患者康復,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運動障礙發(fā)生率。誠然,這種護理模式可以有效解決藥物治療缺陷,通過康復護理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促使患者可以正視疾病治療。
近年來,我國醫(yī)療水平顯著提高,對于腦卒中患者治療研究已經(jīng)有了突破性進展,較之以往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均有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是,對于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必須要及時,否則腦卒中患者可能出現(xiàn)殘疾或者生命危機。腦卒中患者較之患者正常階段,其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腦卒中患者長期住院勢必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臨床治療不僅要考慮到常規(guī)治療,還要加大對患者的心理輔導,改善患者機體功能的同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可有效提升腦卒中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
從本院的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10%,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68.97%,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統(tǒng)計方面,觀察組出現(xiàn)肩痛1例,肩關節(jié)痙攣1例,肩關節(jié)脫位1例,繼發(fā)性功能障礙0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34%;對照組出現(xiàn)肩痛2例,肩關節(jié)痙攣3例,肩關節(jié)脫位2例,繼發(fā)性功能障礙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03%,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由此可見觀察組護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
綜上所述,通過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日常運動情況,在腦卒中患者護理應用也將變得日益頻繁。通過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楊麗梅,吳紅恩.神經(jīng)內科護理中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的臨床體會[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S2):291.
[2] 王燕.神經(jīng)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17):134-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