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凱+羅浩
身輕如燕快如閃電,它是技驚四座的蓋世英雄一一BAC Mono?!芭!薄ⅰ榜R”、“蛙”的武林地位尚且德高望重,華山上煮酒論劍分坐兩邊。主流高手三言不搭兩語就容易劍氣四溢,傳統(tǒng)的招式套路熟悉得能互搏上百回合,乏味得令雙方都疲于應戰(zhàn)。赤手空拳的BAC Mono身披碳纖維戰(zhàn)甲,沒有科技武裝、沒有華麗衣裳,青筋肌肉盡顯就像歐洲帝國時代的羅馬勇士,原始赤裸氣勢凌人。
不管Mono是有意無意的挑釁,武林宗師們名聲在此威望不能滅,動輒就V12加渦輪催化的狂暴血液貫通全身,600-700ps深厚內(nèi)力任意調(diào)動,怯?不存在的。劍舞來用掌劈,槍刺下攥拳擋,BAC Mono沒有花式功架,去除無關重要的枝葉,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比衍生了頭尾燈與轉向燈,方向盤上也有喇叭,賽道殺器僅此而已。
BAC是個啥?
BAC是Briggs Automotive Company的縮寫,是Briggs兄弟創(chuàng)立的英國汽車品牌。駕駛BAC Mono的感受就是兩個字——爽快。車子足夠輕(580kg),基本上就是普通房車的1/3,而最高功率輸出為309ps,推重比驚人,這簡直就是方程式賽車才有的數(shù)據(jù)。我們在賽道上加速,發(fā)動機運轉異常暢快,轉速蹭蹭往上躥,當轉速提醒燈號全部亮滿變紅說明7500rpm的轉速區(qū)域已滿,需要你撥動換擋撥片了。
直齒的6速密齒比變速箱來自不折不扣的賽車品牌Hewland,從靜止到100km/h用時不到3秒,絕對的超跑實力。在低速行進中,來自變速箱齒輪相互作用的嚙合聲清晰可聞,這感覺也只在純種賽車身上才有。另外,BAC Mono的油門、剎車和離合踏板都是“硬邦邦”的純賽車設定,需要駕駛者擁有很強壯的腿部力量才能控制好。賽車級別的序列式變速箱只在一擋起步時才需要使用離合器,待速度起來了,直接撥動撥片換二擋即可,離合器就不需要再踩了。不過換擋過程中的頓挫感非常強烈,全車四周時刻傳來原始機械運作的金屬聲響。駕駛這車,你要令自己變成超人才行,什么隔音舒適性,呵呵,再見了。
赤手空拳
這臺沒有空調(diào)、音響,無車頂無前擋玻璃的單座跑車,還真不是一般駕駛者能hold得住的,廠家建議你佩戴頭盔,甚至擁有賽車比賽執(zhí)照才好上車。當車子經(jīng)過珠海賽道彎道兩邊的路緣石,不平的路面讓車輪頻繁上下震動,從座椅傳遞到身體的震蕩明顯,硬朗的賽車懸掛幾乎沒有過濾這些震動,讓駕駛者十分不好受,還是乖乖把車子駛回平坦的瀝青路面比較舒服。BAC Mono身上搭載的這臺2.3升Cosworth自然吸氣4缸發(fā)動機屬偏高轉速設定,要榨取馬力你只管深踩油門,縱置的布局讓動力由曲軸傳遞直接進入變速箱,再從變速箱兩側分配到左右后半軸。也就是說,這樣的動力傳遞布局是所有汽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全部方程式賽車都采用如此布局,BAC Mono自然不例外。
如此布局的結果就是令駕駛員開得很爽,細微的油門控制,后驅(qū)動輪能達到最迅速的指令。同樣,保時捷911的RR(后置發(fā)動機后輪驅(qū)動)也達到如此高效的傳遞效果,但從車輛重心分布方面看,BAC Mono的MR(中置發(fā)動機后輪驅(qū)動)無疑讓車輛重心更居中,劇烈操控時駕駛者更能馴服車輛,操控性更得心應手。
幾乎就是臺方程式
快速攻彎下BAC Mono的側傾為零,基本上我扭動多少方向車子就按指示一往無前向彎道駛入,鋼管車架結構的車身堅固無比,車子就像一個牢固的一體金屬框架,任憑駕駛者激烈操駕,車子都如實執(zhí)行駕駛者的指令行進,好開程度直逼純正的方程式賽車。不過BAC Mono配的是可以上街的普通輪胎,這樣的配置在賽道上的抓地力當然沒方程式的光頭胎來得專業(yè),有溝槽的普通輪胎對濕滑路面的寬容度也高些,全天候準備說得就是這個意思。據(jù)車手介紹,BAC Mono在珠海的圈速很快,1分44秒說明了它的厲害,這個圈速接近F4,可想而知這臺準賽車的實力不一般。
試罷BAC Mono,我們靜下心來欣賞它,裸露的連桿結構錯綜復雜,那是Mono面目猙獰的獠牙。而在賽場上火力全開狀態(tài)下,賽道一般的“二打碌”角色根本毫無招架之力,它匍匐地面,隨時準備在彎道中齜牙進攻,威懾無比,單圈拋離對手,一擊絕殺。
這就是專為賽道日Trackday而設的神器——BAC Mono。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