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永,孫?;?/p>
(北京市通州區(qū)新華醫(yī)院普外科,北京 101100)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
陳志永,孫?;?/p>
(北京市通州區(qū)新華醫(yī)院普外科,北京 101100)
目的探析膽結石接受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膽結石患者88例,根據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方式將患者分為聯合組和傳統組,其中聯合組利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傳統組利用開腹手術取石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聯合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傳統組為79.55%;聯合組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住院用時均優(yōu)于傳統組;聯合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復發(fā)率為6.82%,傳統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91%、復發(fā)率為22.73%。結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可以減小手術創(chuàng)傷,減少手術出血,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發(fā)生可能,值得廣泛應用。
膽結石;腹腔鏡;膽道鏡;手術治療
膽結石是出現在膽道系統的一類疾病,具體包括膽管結石以及膽囊結石,如果膽結石急性發(fā)作,患者可能有寒戰(zhàn)、發(fā)熱以及腹痛等臨床表現[1]。保守方法以及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兩種主要方法,其中前者具體是給予消炎利膽片、溶石藥物等口服,而后者手術治療具體可以通過開腹將膽囊結石切除,進行膽管結石探查,通過腹腔鏡微創(chuàng)取膽囊,也可以通過體外沖洗碎石方法或者借助膽道鏡、腹腔鏡聯合取石[2]。本研究探討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間我院收治的88例膽結石患者參與本次研究。根據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方式分為聯合組和傳統組,其中聯合組患者44例中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為28歲-70歲,年齡平均為(38.2±6.3)歲。膽結石類型:膽總管結石5例,膽囊并膽管結石24例,膽囊結石15例;傳統組44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為29歲-69歲,年齡平均為(38.5±6.1)歲。膽結石類型:膽總管結石6例,膽囊并膽管結石22例,膽囊結石16例。2組基本資料中的性別、年齡各項內容相比較,存在良好一致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對比研究。
1.2 方法 傳統組:通過常規(guī)開腹方法將膽囊切除,將膽總管切開,結石取出,實施T型管引流,4個星期之后實施T管通暢性檢查,如果結果顯示管道通暢將T型管拔除。手術結束后當天可以給予止血藥靜滴,選擇抗生素進行感染預防,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疼痛,應該給予適量止痛藥。聯合組:手術開始前常規(guī)禁食禁飲,首先對膽結石的所處位置以及具體數量進行確定,手術時患者保持頭高腳低的臥位,實施全身麻醉處理,完成二氧化碳氣腹的建立,將氣腹壓力維持在14 mmHg左右,置鏡孔選在臍右側5 mm-10 mm Trocar,分別制一Trocar于劍突下、腋前線、右側縮骨中線。如果患者僅為單純膽囊結石,利用腹腔鏡經膽囊底部穿刺,吸凈膽囊中的膽汁,作一切口于膽囊底部,長度在5 mm-10 mm之間,探入膽道鏡將膽囊中的結石取出來,徹底清除膽囊內結石后縫合膽囊切口,接著對腹腔利用生理鹽水和抗生素進行沖洗,將不同切口的Trocar拔除,常規(guī)留置腹腔引流,完成皮膚縫合。如果患者為膽道結石,首先辨別膽總管,將膽總管前臂通過電刀縱行方向剪開0.5 cm-1 cm,吸凈溢出的膽汁,將膽道經置入,通過取石網取凈膽管內結石,將膽管通過可吸收線縫合,將T型管常規(guī)放置后實施腹腔常規(guī)引流。4個星期之后實施T管通暢性檢查,如果結果顯示管道通暢將T型管拔除。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住院用時。比較兩組切口感染、膽道出血、膽管損傷、切口愈合不良、膽漏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術后半年內膽結石復發(fā)情況,復發(fā)標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存在新發(fā)結石。
1.4 療效標準 治愈:結石完全清除,臨床癥狀完全緩解,沒有并發(fā)癥出現;好轉:結石完全清除,臨床癥狀基本改善,沒有出現并發(fā)癥;無效:結石清除不徹底,臨床仍有明顯癥狀表現,出現并發(fā)癥??傆行?治愈率+好轉率。
1.5 統計方法 通過SPSS 19.0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 聯合組治療后手術總有效率為93.18%,傳統組治療后手術總有效率為79.55%,結果對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手術情況 聯合組和傳統組治療后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住院用時結果均與傳統組有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 聯合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復發(fā)率為6.82%,傳統組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為15.91%、復發(fā)率為22.73%,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復發(fā)率差異均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與膽道鏡聯合治療膽結石可以幫助膽內結石一次性解除,不但可以使括約肌完整性得以保留,還不會出現嚴重術后并發(fā)癥,實現徹底且安全的取石,微創(chuàng)優(yōu)勢充分體現[3,4]。為了保證手術效果,手術操作者除了需要對腹腔鏡技術熟練掌握,還要掌握膽道鏡應用技術[5]。另外在選擇手術入路時,如果患者膽囊管直徑超過半厘米,同時結石處于膽總管匯合膽囊管的點之下,可以經膽囊管將膽道鏡置入[6]。同時術中應用膽道鏡時,應該保持Trocar頭部與膽總管最大程度接近,從而便于膽道鏡操作部進入膽總管更為容易[7]。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一般術后會進行T型管留置引流,為了避免術后出現膽漏,可以對T管注水,觀察縫合部位有沒有出現滲漏情況,以便及時處理[8]。
表1 兩組膽結石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對照[n(%)]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后各項情況比較(Mean±SD)
表3 兩組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情況比較[n(%)]
本研究聯合組膽結石患者接受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傳統組膽結石患者接受常規(guī)開腹手術治療,結果對照顯示,聯合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較傳統組手術總有效率79.55%顯著更高;聯合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傳統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短于傳統組,術后住院用時短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較傳統組并發(fā)癥(15.91%)明顯更低,聯合組復發(fā)率為6.82%,較傳統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2.73%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以上所述,膽結石患者接受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可以獲得較開腹手術更好的手術效果。在掌握好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的前提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既避免了開腹,又保持了括約肌的完整性,具有微創(chuàng)、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勢。T管引流又為術后治療殘余結石提供了微創(chuàng)治療通道,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提升手術安全性,值得推廣。
[1]席鵬武,黃初東,楊榮華,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息肉合并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43(3):293-294,297.
[2]馬鐵治.腹腔鏡下聯合膽道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 5717-5718.
[3]徐恕,張劍權,符國珍,等.經皮肝穿刺膽管造瘺電子膽道鏡取石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近遠期療效[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6,31(3): 212-214.
[4]林正清,林彬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道鏡聯合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 244-246.
[5]吳黎明,程彩濤,王江華,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再手術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35例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29(7):516-519.
[6]郭春光,蒙錦瑩,遲玉磊,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51例體會[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3(9):1190-1191.
[7]陳武強,何友釗,李建平,等.腹腔鏡規(guī)則性左半肝切除聯合膽道鏡取石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8): 1034-1037.
[8]丁俊,張家耀,張勇,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6,10(6): 4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