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鈺
【中圖分類號】 G6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7-0-01
隨著課程的改革、教材的新編,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梢?,估算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估算不僅僅是一種數學知識,也是一種數學思想和方法,更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筆者在一次教研活動中,執(zhí)教了《千以內加法的估算》一課。結合本次活動,談談我對估算教學的一些思考。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積累
師:下面的數接近哪個整百數或幾百幾十?和同桌相互說一說。492、609、768、243
師:我們找準了接近的數,計算起來就更準確了。
(二)感受估算的實際意義和表達
1.感受估算的方便與便捷。
(1)出示: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到劇場看演出,一年級有195人,二年級有198人。劇場共有400個座位,夠坐嗎?為什么?
(3)呈現資源:
①計算出精確結果再比較的。195+198=393(人)393﹤400夠坐
②沒有計算就判斷的,說想法。
把195看成200,198也看成200,200+200=400,因為兩個數都看大了,結果就大,其實真的結果比400小,所以夠坐的。
(4)師:剛才他說的這個方法可以用一個數學算式表示。
195 + 198 ≈ 400↓
(200) (200) 400↓估大
教師邊寫邊說:我們把加數看作整百數來計算,因為把數看打了,實際情況比400小,所以我們有向下的箭頭表示,并在旁邊寫好估大。
(5)小結:把加數看作一個整百數計算起來比較方便,我們把這種計算方法叫做:估算(揭示課題)這樣計算起來比較方便,像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不需要精確計算就能判斷夠不夠了。
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fā),通過判斷夠不夠,讓學生明白有的時候不需要計算精確結果,通過估算就能解決問題。初步感受估算的意義,有估算的意識。
2.學會估算的方法和格式。
(1))過渡:剛才我們是把兩個加數估成整百數進行估算的,也可以把一個數都估成整百數,你們試試看。引導:我可以把第一個加數估成整百數,也可以把第二個加數估成整百數。
(2)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有的時候不需要算出精確結果,用估算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估算。
通過問題情景,介紹估算的思考過程,學生學著記錄估算過程,為后面學生獨立思考作準備。
(三)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
1.自主探索兩位數加法的估算方法
(1)提問:剛才三位數的加法都會估了,那兩位數的加法會嗎?58+39,大約是多少?你會估嗎?
(3)呈現學生嘗試估算的過程:
①估一個數 ②估兩個數
58+39≈98↓ 58+39≈99↓ 58 + 39≈100↓
(40) 98↓估大 (60) 99↓估大 (60) (40)100↓估大
(4)提問:
第一層次:怎么估的?
明確:可以估一個數也可以估兩個數,都是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第二層次:是估大還是估???
明確:把加數估大,得數就變大,實際情況就小。
對于兩位數的估算,通常把數估成整十數,這里按照學生的思維習慣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在辨析比較中提煉估算的一般方法。
2.自主探索兩位數加法的估算方法
(1)過渡:剛才我們都是把其中的數估大了,有沒有估小的情況呢?
(2)練習一:379+102,你是怎么估的,是估大了還是估小了?
呈現學生資源:379 + 102≈480 379 + 102≈500
(380) (100)480 (400) (100)500↓估大
提問:這兩種估法有何區(qū)別?
生:都是把102估成100,一個把379估成380,一個估成400。
(3)明確:400與379相差很大,估出來的結果就與實際結果相差很大,因此把379估成380更接近實際結果。
在組織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如果估一個數,要考慮估成接近的數;如果估兩個數,一個估大一個估小,這樣結果更接近,初步感受“平衡估”。
(4)練習二:145+238,想一想,怎樣估方便又接近實際情況?
(5)學生同桌討論:238估成240,估大了,考慮接近,145就不能再估大成150了,而應該估小成140。
(6)小結:估算的時候,還要根據數據的特點進行靈活估算。同時,也看要根據題目要求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明確,估算不僅僅只有估大,也會有估小。當出現一個數估大,一個數估小的時候,結果是最接近實際情況,這也就是平衡估。
(四)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方法進行估算
(1)你能很快判斷下面計算結果對不對嗎?為什么?
①503+218=621 ②376+465=941
學生獨立思考后再交流。明確估算時,要根據數據的特點靈活選擇估大還是估小,然后再判斷。
(2)下面兩題分別選擇估大還是估小,來解決問題?
①航模興趣小組男生有309人,女生有408人。航?;顒邮矣?00個座位,夠坐嗎?
②學校開運動會,一到三年級有193人,四到六年級有219人,要為每個學生準備一瓶礦泉水,請你估算一下要準備多少瓶礦泉水?
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最后明確:第①題為了夠坐,必須同時估?。坏冖陬}為了讓每個學生夠喝,必須同時估大。
根據具體實際的情況,靈活運用估算的方法,教學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3)總結:在生活中,有些問題可以用估算來解決。根據不同的情境與數的特點,還要靈活采用估算的方法。在估的時候,可以估一個數,也可以估兩個數??梢怨莱烧當怠⒄贁祷驇装賻资臄?。
【教學后記】
(一)適時引入,喚醒估算意識。
學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觸估算,早在一年級就已經有所認識。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喚醒學生的估算意識。從單個數的近似數到問題情境,一步步的引入,學生的估算意識也慢慢蘇醒。
(二)感受情境,選擇估算方法。
學會估算,是為了能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有時不需要精確結果,只要知道大約多少就可以了;也有時要根據問題情境,選擇“估大”“估小”或“平衡估”,來解決問題。本課中,圍繞“座位”和“發(fā)水”的問題,幫助學生鞏固并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培養(yǎng)估算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