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佳
食品安全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重要事業(yè),要想保證食品安全必須要以可靠的檢測手段為基礎。就目前一種常用的檢測技術,即高效液相色譜技術(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對其在食品檢測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做如下分析。
HPLC法特征分析
該方法同時具備氣相色譜與層析柱兩種方法的特點,集準確、高效、靈活等優(yōu)勢為一身,十分適用于食品檢測工作,基本上所有待檢測物質都能使用此法檢測。該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高壓,采用液體流動相,在液體流過色譜柱后,會受到很大阻力,為能快速通過,需增大載液壓力;高速,載液流動和分析的速度都很快,比傳統(tǒng)方法要快很多,一般普通樣品檢測僅需15-30min,最長不會超過1h;高效,具有極高的分離效能;靈敏,進樣量可達μL量級;適用,70%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均能利用此法分析,尤其是分子體積大、沸點較高的物質,在分離分析方面具備顯著優(yōu)勢。
食品檢測應用
營養(yǎng)成分檢測。
(1)糖類
作為最基礎的營養(yǎng)成本,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因糖類化合物可溶,且還原性強,所以通常很難準確檢測。而HPLC法的應用為食品中糖類化合物的檢測提供了準確、快速的方法,它不僅能檢測出糖類物質,還能測定其質量與含量。
(2)維生素
維生素作為人體必需物質,如果缺少維生素,將出現(xiàn)一系列生理障礙。傳統(tǒng)的維生素檢測法都遵循先提取再檢測的程序,這樣的過程會使成分發(fā)生一定變化,對檢測最終結果造成影響。而HPLC法由于具有高效性,所以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測,避免了檢測物質變化對結果的不利影響,而且還能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
有害物質檢測。
(1)N-亞硝胺
熏臘類和腌制類食品為保持長久不變質或節(jié)省開支往往會加入亞硝酸鹽。人體在食用一定量亞硝酸鹽后,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危害身體健康。硝酸鹽還原后會生成N-亞硝胺,N-亞硝胺具有很大的毒性,誘發(fā)癌癥。過去在檢測N-亞硝胺時大多采用氣相色譜法,而該方法由于只能對揮發(fā)性物質進行檢測,所以在檢測N-亞硝胺時僅僅可以檢測出已經揮發(fā)的N-亞硝胺,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HPLC法由于采用液體流動相,所以在一定壓力條件下可以檢測出未揮發(fā)N-亞硝胺,準確度大幅提升,并且檢測無需花費太長的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2)多環(huán)芳烴
二苯并與苯丙芘均為致癌物,在油炸食品與燒烤食品中常見。過去在檢測此類物質時,通常采用層析法,雖然準確度合格,但往往要花費近10h的時間。而利用HPLC法,可在10min后得出檢測結果,極大的節(jié)省了檢測的時間。該方法將硝酸銀作為固定相,銀離子可以和多環(huán)芳烴發(fā)生反應,生成絡合物,此時通過流動相的淋洗即可對物質含量進行測定。
(3)黃曲霉素
黃曲霉多產生于花生和玉米當中,其生長后會產生黃曲霉素,是一種毒性大、危害嚴重的霉菌毒素,食用后會誘發(fā)肝癌,是重點的有毒物質檢測對象之一。利用HPLC法對黃曲霉素進行檢測時,主要采用SiI6-X-11色譜柱,同時將氯仿-異辛烷作為流動相,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結構形式不同的黃曲霉素均可通過淋洗脫出,整個檢測過程耗時不超過7min。
綜上所述,HPLC法作為一種新型檢測方法,具有高效、準確、靈敏等突出優(yōu)勢,它的出現(xiàn)和應用克服了傳統(tǒng)檢測方法耗時長、準確度波動大和適用性差等問題,可高效、便捷、準確的檢測食品當中的營養(yǎng)及有毒物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