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玲
【摘要】 目的:總結分析護理干預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回顧分析護理完成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結果:在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 功能性便秘; 生活質量; 影響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0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0-0095-03
功能性便秘作為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極大,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日常飲食習慣的改變,功能性便秘患者發(fā)病率有所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長時間受到便秘的困擾,造成日常生活質量低下,因而關于功能性便秘治療和護理的研究逐漸增多[1]。本文根據(jù)筆者整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資料,就護理干預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科室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作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女36例,男24例,年齡23~70歲,平均(45.5±4.7)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5±0.4)年;對照組女22例,男16例,年齡22~68歲,平均(45.7±4.5)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6±0.5)年。所有患者結合臨床癥狀、羅馬Ⅲ診斷標準、胃腸X線檢查、結腸鏡等確診。觀察組和對照組基礎資料及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內科常規(guī)護理,遵醫(yī)囑給藥治療,指導患者飲食及運動。
1.2.2 觀察組 開展“以患者為中心”責任制整體護理,每位患者有固定的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根據(jù)病情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并對護理措施實施后的效果進行評價,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2 h內,責任護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評估患者便秘的因素。指導患者順利進行胃腸X線檢查、結腸鏡等檢查,為患者治療和護理提供重要參考。(2)心理護理:功能性便秘患者由于便秘影響,難以避免出現(xiàn)抑郁、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會繼續(xù)影響患者的排便規(guī)律,加重患者的便秘。責任護士詳細收集患者資料,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負面情緒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患者給予勸說、安慰,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認知,消除不良情緒,進行自我調節(jié)。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鼓勵家庭成員支持患者的治療,以樂觀的態(tài)度感染患者,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2]。(3)情感支持:責任護士每天和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理解患者,護士長每天探視患者,讓患者感受到醫(yī)院對其關心愛護,實現(xiàn)護理人員的情感支持;充分調動患者家屬,指導家屬對患者開展情感支持,家屬多陪伴患者,經常和患者進行愉快的聊天、談心等,借助情感支持進一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愛,相應地消除不良情緒[3]。(4)個性化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如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檢查、治療現(xiàn)狀等,從而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通過治療現(xiàn)狀進一步讓患者明確功能性便秘治療效果較好,消除患者不必要的負面情緒,根據(jù)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在患者入院后將上述健康內容編制成小冊子,并將其發(fā)放到患者手中,針對患者的不理解及時進行講解。在患者出院時,根據(jù)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年齡、基礎疾病等相關信息,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材料,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延續(xù)護理。①幫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習慣。指導患者選擇一個適合自身排便的時間,理想的排便時間是進食后(早餐后)效果最好,進食刺激大腸蠕動引起排便反射,每天固定在此時排便,并堅持下去。②在常規(guī)飲食指導基礎上,需要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個人喜好等,然后根據(jù)飲食要求為其制定個體化的飲食干預方案[4]。合理安排膳食,多攝取可促進排便的食物和飲料。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糧等高纖維食物;餐前提供開水、檸檬汁等熱飲,促進腸蠕動,刺激排便反射;多飲水,病情允許時每日液體攝入量不少于2000 ml;適當食用油脂類的食物。③鼓勵患者適當活動,按個人需要擬定規(guī)律的活動計劃并協(xié)助進行運動,如散步、做操、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臥床患者可進行活動,指導患者增強腹肌和盆底部的運動,以增強腸蠕動和肌張力,促進排便。④針對老年人指導其進行提肛運動,增加肛提肌的收縮力;指導患者用手沿結腸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環(huán)形按摩,可促使降結腸的內容物向下移動,并可增加腹內壓,促進排便[5]。⑤向患者耐心講解常用藥物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臨床排便力量好,自發(fā)排便,排便頭暈、氣短癥狀、排便不盡、糞便性狀干結及肛門直腸堵塞感等表現(xiàn)全部消失,且能持續(xù)保持2周以上;有效:患者上述臨床癥狀中絕大多數(shù)得到了明顯改善,只有部分癥狀沒有有效改善;無效:患者上述癥狀均無改善或者是患者的臨床癥狀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生活質量?;颊叩纳钯|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進行評價,具體的有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6]。endprint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整理的關鍵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45例(75.0%),有效14例(23.3%),無效1例(1.7%),治療總有效率為98.3%(59/60);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1例(55.3%),有效8例(21.0%),無效9例(23.6%),總有效率為76.3%(29/38),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
在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性便秘作為功能性腸病中的一種,患者本身沒有器質性的病變,臨床表現(xiàn)較為統(tǒng)一,表現(xiàn)為患者的排便次數(shù)減少、排便困難,同時在排便過程中有不盡感,部分患者在排便過程中甚至有頭暈、氣短的表現(xiàn),同時糞便性狀表現(xiàn)為干結堅硬。病程較長,患者長時間受到便秘影響,出現(xiàn)睡眠質量差、負面情緒等,對于老年人群,如果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很容易因為便秘引起猝死,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低下,因而應強化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改善患者生活質量[7-8]。
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是結腸運動功能障礙、肛門直腸運動功能障礙、精神心理異常、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會誘發(fā)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因而在對癥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強化護理工作[9-11]。
本研究中對觀察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了綜合性護理干預,從心理護理、情感支持、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制定個體化康復計劃等方面進行了干預。在心理護理方面,有學者研究后認為精神心理因素有可能會通過大腦皮層-邊緣系統(tǒng)-藍斑核-迷走神經背核-自主神經系統(tǒng)-腸神經系統(tǒng)交感迷走神經等過程造成功能失常,進而引起胃腸功能障礙,出現(xiàn)便秘,對此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得患者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降低精神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情感支持護理能夠從情感方面給予患者鼓勵支持,消除患者的思想壓力;健康教育能讓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幫助患者逐步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建立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飲食指導在保證患者營養(yǎng)物質供應的同時改善患者的糞便性狀,進而促進順利排便;個體化的康復計劃則能夠結合患者情況,通過康復訓練促進結腸運動及直腸運動,促進便秘的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功能性便秘患者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可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鄧海峰.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0):105-106.
[2]陶華潔,郝艷冰,喬秋閣.優(yōu)質護理對腹腔鏡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34):150-153.
[3]龍海碧,王瓊蓮,趙慧,等.舒適護理干預對于改善癌痛患者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6):111-114.
[4]田艷梅.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分析[EB/OL].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6):124-125.
[5]賈運喬,侯桂英,王靜,等.ICU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J].河北醫(yī)藥,2016,12(12):1907-1909.
[6]柳春華.護理干預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18):41.
[7]向佳.認知行為干預聯(lián)合生物反饋治療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02-103.
[8]蘇麗萍,周艷麗,陸靖,等.認知行為干預對職業(yè)女性功能性便秘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9):1344-1345.
[9]趙素敏.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3,3(14):233-235.
[10]葉熙修,朱穎,田美景.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5,24(29):86-88.
[11]劉靜.高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改善生活滿意度和護理質量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3(25):173-174.
(收稿日期:2017-0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