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萱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2013年,導演劉江的一部反映當代都市男女愛情與婚姻問題的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在各大衛(wèi)視熱播,高圓圓飾演的楊桃與黃海波飾演的果然成為觀眾眼中經典的銀幕情侶形象,也性格飽滿、生動有趣地詮釋了當下“大齡剩男剩女”的集體婚戀心態(tài)。2015年,導演劉江拍攝了這部熱播電視劇的衍生大電影,選擇展開新的故事脈絡,從多個角度深入而全面地展現(xiàn)都市男女的婚姻問題。電影版《咱們結婚吧》是國產電影中新都市情感電影的典型代表,主要走溫暖動人的溫情路線,以多線平行的方式架構多個小故事,以具有代表性的人設和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現(xiàn)代都市人的情感世界。雖然該片沒能做出創(chuàng)作上的突破,桎梏于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和薄弱的敘事結構,票房成績平平,但是該片仍然是研究國產新都市情感電影的良好范本,梳理藝術創(chuàng)作特征,總結票房掣肘的經驗教訓,極具現(xiàn)實意義。
“婚姻問題”是當代中國社會最為炙手可熱的社會問題,大齡“剩男”“剩女”似乎成為社會構成中的“最不和諧的音符”,為影視劇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大量的靈感和素材,人們尖銳地、由表及里地剖析現(xiàn)代都市男女對于婚姻的心理特征,企圖以個體的特殊情感經驗表述當今社會婚姻問題的文化征候。
新都市情感電影是針對新世紀都市情感電影的概括,在新世紀中國商業(yè)電影的大環(huán)境作用下,都市情感電影也演變出與20世紀截然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這一類型電影多數(shù)以多線平行敘事的方式同時架構多個故事,期待從不同的角度去反映當下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觀眾對于劇中人物的情感體驗和婚姻觀點的共鳴,正是此類電影作為商業(yè)電影的核心消費部分。
不管是電視劇《咱們結婚吧》還是同名電影作品,導演劉江都將敘事重點緊緊鎖定在都市男女對于婚姻的認知上,從愛情到婚姻,再從婚姻到愛情,多個角度的認知都在導演劉江的談論范圍之內。尤其在電影《咱們結婚吧》當中,采用了四個故事同時推進的方式構成電影的敘事結構,四個故事分別取材于生活中四種特殊的情感關系或者婚姻關系,企圖用四個故事以點代面地反映時下中國社會青年男女的集體婚姻觀。導演劉江企圖在四個故事的平鋪之下,盡最大可能地覆蓋到觀眾對于婚姻的觀點,進而做到受眾群體的大面積覆蓋。
同時,市場中的國產新都市情感電影都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喜劇類型和傳統(tǒng)戲劇三幕劇的方式,創(chuàng)作目的明確地將故事推向完美結局。新都市情感電影也無一例外地倡導著婚姻的美好,演奏著關于大眾婚姻觀的“主旋律”,形成關于婚姻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電影主人公無論是從未經歷過婚姻,還是經歷了二次婚姻,婚姻都是他們愛情和生活的終極目標,婚姻至上也成為新都市情感電影的核心價值觀。
電影《咱們結婚吧》當中的四段故事分別代表四種婚姻觀。高圓圓飾演的葉雯雯是婚紗店經理,在前男友拋棄了她而選擇事業(yè)和金錢后,她變得不相信愛情和婚姻,卻始終沒能發(fā)覺真愛就在身邊;郭碧婷飾演的小提琴手文藝,被男友“放鴿子”,獨自前往意大利參加小提琴考試,邂逅了導游李想,萌生了愛情,意識到自己沒能逃過“七年之癢”,于是在婚姻面前止住了腳步;“女強人”田海心和“家庭煮夫”曹大鵬為了生孩子問題竟一氣之下離了婚,事業(yè)與家庭孰輕孰重是擺在兩個人面前的問題;機場安檢員顧小蕾一心想在自己30歲生日之前結婚,男朋友卻偏偏是一個“恐婚”的花心男,顧小蕾最終只留給男友凌霄一道單選題——結婚或分手,答案只能有一個。然而,四段故事的結尾是相同的,就是四對男女都紛紛誠實地面對了彼此的感情,紛紛投身于婚姻的懷抱,獲得了幸福。
《咱們結婚吧》代表的新都市情感電影,其中的人物角色都有人生的兩種選擇:結婚或不結婚,但最終紛紛選擇了結婚的結局,卻將觀眾引向只能結婚的人生單選題中。由此可以看出,新都市情感電影一方面是迎合主流意識形態(tài)做出的商業(yè)化創(chuàng)作選擇,另一方面則是新都市情感電影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企圖利用電影的視聽藝術引導觀眾思想意識的轉變。
新都市情感電影的內核是女性電影,其創(chuàng)作視角完全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fā),規(guī)劃全片,設計全片,這也是當前國內電影市場主要以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的現(xiàn)狀使然,相關的商業(yè)愛情片無一例外地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fā)。因此,幾乎全部新都市情感電影都是為了迎合女性而創(chuàng)作,如影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題傾向等,都是為了滿足女性的情感心理和精神慰藉。
導演劉江從電視劇版《咱們結婚吧》就開始了以楊桃這個女性形象為主體的創(chuàng)作,“恐婚”大齡男青年果然自始至終都是“綠葉形象”,楊桃在面對上一段失敗的感情后,再也不敢打開心扉,面對親朋好友鍥而不舍的相親安排,也只能硬著頭皮見面。楊桃與果然從戀愛到結婚的全過程,也正是楊桃自我認知完成的過程。因此,我們再來看電影版《咱們結婚吧》的四段故事設計、人物主體關系、主題表達傾向,也都是明確的以女性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方式。
影片首先從顧小蕾和凌霄二人在床上的畫面開始,凌霄挑逗地撫摸著顧小蕾纖細的腿,空氣中彌漫著愛欲的味道,顧小蕾卻開口說“咱們結婚吧”,將整個氣氛扭轉嚴肅。影片直截了當?shù)乇砻髁四行院团栽谛耘c婚姻態(tài)度上的不同立場,男性追求性愛的當下,不愿意負責任,而女性遇到喜歡的男性則會有結婚的欲望,也由此展現(xiàn)了凌霄的“花花公子”的形象。如果說顧小蕾認為婚姻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救贖時,小提琴手文藝則面對即將結婚的男朋友卻提不起興致,在充滿異域風情的意大利邂逅了風趣幽默、溫柔體貼的導游李想,最終決定與婚姻告別,重新投入愛情。
在女強人田海心眼里,家庭是事業(yè)的牽絆,為了事業(yè)她可以不管不顧,甚至去墮胎,她審視著自己的丈夫曹大鵬,總認為是對方不夠關心自己。在葉雯雯的眼中,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是“優(yōu)勝劣汰”的奉行者,實際上卻是自己仍然沒能從被前男友拋棄的心情低谷中走出來,尤其在前男友再次出現(xiàn)了,又發(fā)覺自己對婚紗設計師老陳有格外親切的好感。影片中的女性無一例外地審核著男性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反而男性并不具備話語權,只是成就女性婚姻的另一個必需的角色而已。
電影《咱們結婚吧》有著大部分新都市情感電影的野心,用多個故事展現(xiàn)不同的婚姻狀態(tài),盡可能多地覆蓋受眾群體,讓更多的人都能夠獲得情感共鳴。這種敘事模式早在20世紀的都市情感電影中就已經開始嘗試,導演張楊在1997年執(zhí)導的《愛情麻辣燙》中,就利用五個小故事共同架構起影片敘事內容的方法,通過五個故事從不同角度去詮釋影片的主題,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結構方式在當年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也為日后的國產都市情感電影提供了一種具有商業(yè)思維模式的、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作思路。
高圓圓在電視劇版《咱們結婚吧》中作為主要角色——剩女楊桃,在電影版中成了同樣工作在婚紗店的葉雯雯,她同樣是慘遭前男友的拋棄,對感情變得小心翼翼,對婚姻既向往又恐懼。葉雯雯與婚紗設計師陳震軒的愛情故事是影片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具溫情的部分。陳震軒認識葉雯雯兩年來,所有的婚紗設計都是以葉雯雯為標準量身訂制的。他帶著年幼的兒子,遙望著葉雯雯的背影,成為最刻骨銘心的守候。因此,這是一段經歷過愛情的背叛和愛人的逝去后,重新拾起相愛的勇氣,并組建家庭的美好故事。
機場安檢員顧小蕾馬上就30歲了,自己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紛紛結婚、生兒育女,他們連同時間一道敦促著顧小蕾趕快結婚,她面對的不僅是社會的壓力,同時還有自己對于婚姻生活的無比堅定和向往。她不斷地向“恐婚”的多情男友施壓:她和自由只能選擇一樣。于是,顧小蕾給凌霄48小時的考慮時間,時間一到,如果還是沒有接到凌霄的電話,他們就分手??墒沁@樣的約定依然沒能得到凌霄的肯定回答,顧小蕾決定離開這座城市,重新開始新生活。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凌霄才恍然大悟,最終決定與顧小蕾結婚。顧小蕾代表的是對愛情和婚姻無比堅定和向往的一類女性,婚姻是自己與年齡和社會抗衡的唯一出路。
田海心和曹大鵬之間的婚姻故事是對婚姻關系的梳理,女強人田海心認為曹大鵬做什么都是應該的,都應當圍繞著自己轉,自己不僅是酒店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中心;而曹大鵬雖是個名副其實的居家小男人,但是對自己的烤鴨事業(yè)也是兢兢業(yè)業(yè),甚至在家里也是三句話離不開烤鴨。隨著二人意氣用事的離婚,兩個人都分別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做出了反思,田海心倔強的性格遺傳自母親,嘴上沒有服軟,卻默默地回絕了五星級大酒店的挖角,選擇生下孩子,回歸家庭;曹大鵬則反思了自己對田海心的“好”,認為自己只是一味地給予田海心自己以為的“好”,反而忽略了對方真正的內心需求。
小提琴手文藝表現(xiàn)的是愛情中的“七年之癢”。被相戀七年、即將結婚的男友“放鴿子”,獨自一人前往意大利“旅行”,卻與同樣是學習音樂的導游李想擦出愛情的火花,再次體會到心動的感覺?;貒蟮奈乃嚢l(fā)現(xiàn)自己依然思念著李想,聽到熟悉的旋律就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在結婚當天,文藝終于發(fā)覺自己不能欺騙自己和男友的感情,發(fā)覺自己沒能躲過“七年之癢”,取消了婚約。反而在陰差陽錯下,與李想在顧小蕾的婚禮上重逢。文藝在唾手可得的婚姻面前選擇了放手,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了婚姻并非女性的全部,充滿激情的、相互理解的、充滿愛的婚姻才是她們真正需要的。
影片并沒有將四段故事徹底獨立,而是在影片結尾處顧小蕾的婚禮上,將四對男女聯(lián)系在一起,略顯生硬地湊成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成功的營造了甜蜜、幸福的情緒氛圍。
新都市情感電影是當前國產商業(yè)電影的主要組成,多數(shù)電影人都希望通過中小成本的制片成本控制,達到以小搏大的效果,投機式地創(chuàng)作這種模式化的類型電影。電影《咱們結婚吧》相對于其他同類型電影而言,雖然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依然略顯單薄,呈現(xiàn)出扁平化特征,但還是做到了敘事情節(jié)合理、敘事結構緊湊等同類電影創(chuàng)作容易觸及的創(chuàng)作硬傷,能夠讓觀眾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合理的觀影感受。無論是曾經遭受愛人拋棄的婚紗店店長葉雯雯、“誓死”要在30歲之前結婚的機場安檢員顧小蕾、始終信奉事業(yè)至上的五星級酒店經理田海心,抑或是重新體會了愛情的美好、沒能抵抗過愛情七年之癢的小提琴手文藝,都有可圈可點和讓人感同身受的地方。影片通過四段故事,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婚姻是值得期待的、美好的,經營了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電影《咱們結婚吧》與社會文化的深刻關聯(lián),對社會大齡男女婚姻、愛情心理的深刻描寫,都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值得欣賞和研究的商業(yè)電影作品,其體現(xiàn)的國產新都市情感電影的藝術特征和創(chuàng)作經驗,也為日后的相關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可借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