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再現(xiàn)】
清代文學(xué)家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有過如下一段議論:
天下有一人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張潮雖然列舉了眾多“物”以“人”為知己的故事,其實,都是“人”以“物”為知己的傳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長的成長經(jīng)歷中,一定也有過這種“一與之訂,輕易不移”的人生知己,請以“我以________為知己”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
要求:1.先將題目填充完整。
2.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人名、校名。
竹樓臨溪,古柳蔭蔽。自幼時起,那棵古柳就一直站在那里,未曾離棄。有多少年少的心事曾被它在黃昏日落聽了去,有多少動人的歡欣曾被它銘記在枝丫里,我記不清了,卻只記得它是伴我走過年少的知己。
古柳于我,是子期,是禰衡。兒時,我也曾躲進黝黑的樹洞,也曾爬上過那密實的枝丫。少年時,我也曾傍樹臨溪輕誦淺吟,也曾聽雨觀云在樹底安憩。我對它講童話,它便報以一地的翠葉如碧,恍若夢境。我對它念古詩,它便讓陽光透過古老的枝丫,仿如畫。吾之知,唯古柳矣,解我心意,知我憂喜。
秋風(fēng)蕭索的傍晚,那是我記憶里古柳的最后身影。我雙目盈著淚坐在它身邊,難以理解人的生死無常,更無法接受奶奶的猝然離世。抱著古柳粗壯的枝丫,仿佛是奶奶哄我入睡時的臂彎。撫著古柳粗糙的樹皮,仿佛是奶奶摸我時的手背。我就這樣倚著它,含淚望著天邊的余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而游子卻斷腸天涯。我無聲地流著思念的淚水,在古柳的懷抱里安睡,一如當年兒時依偎在奶奶懷里一樣。余暉還斜斜地照著,秋風(fēng)還靜靜地刮著,我還安穩(wěn)地睡著。
一覺醒來,古柳的葉子在秋風(fēng)中上下翻飛狂舞,我身上,那溪上滿是金色如輝的枯葉。我剎那間被這雄奇而靜謐的大自然奇景打動了。樹葉的枯榮是常事,人的生死也是必然。世事茫茫,光陰難量。落盡繁華的動魄難以訴說,豁然開朗的開闊清明無以言表。老樹無言,卻用它的方式教誨著我。在一草一木的枯榮之間,在一生一世的轉(zhuǎn)換輪回之間,多少離合在上演。人的生死,不過如滄海中的一顆石礫消亡罷了。
古柳在搖它的葉子,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古柳是子期深懂我心。人生知己再難覓,古柳知我心。
作者選材新穎,立意深刻,詮釋了知己的內(nèi)涵。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歲歲枯榮,這是自然的法則。感嘆于作者小小年紀,卻擁有面對命運坦然承受的從容氣度。昔日的輕誦淺吟,聽雨觀云只有古柳解“我”心意,知我憂喜;今日奶奶離去后的無助、淚水、思念,唯有古柳能懂“我”,安撫“我”,教誨“我”。人生得古柳這一知己足矣。(陳啟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