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軍
在慈禧調兵和部署的同時,北京城里也熱鬧了,最熱鬧的不是別的,而是一個我們熟悉的事物——謠言。
謠傳那些被追殺的洋人鐵路工程師在城外全部被殺(事實是有部分人傷亡和失蹤),謠傳義和團已經做好了攻城準備,即將殺入北京城殺光洋人,謠傳端午節(jié)就是洋人的末日,因為所有的團員都將在這天參加一次滅洋總行動。
正是因為這些謠言,公使們經過緊急磋商后,決定采取一項行動——調兵。
東交民巷11國的公使館中,決定調兵的是8個國家:英、美、德、法、俄、日本、意、奧匈帝國。
而在這8國中,美國是美洲大陸唯一的新興強國,日本是亞洲大陸唯一的新興強國,其他6國是歐洲大陸所有的強國,也就是說,這8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可怕的聯合體——強國聯盟。
向一個國家的首都派兵畢竟需要名義,義和團在城外的放火和謠言正好給了八國名義,他們把這支即將進入北京的隊伍命名為使館衛(wèi)隊。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保安。
保安從天津租界出發(fā)了,然后公使們通知總理衙門:衛(wèi)隊必須進京。慈禧派出了總理衙門的官員再前往公使館,希望公使們能夠收回命令,然而,總理衙門官員的解釋、勸說甚至哀求,公使們是聽不進去的。
總理衙門和慈禧終于知道誰都無法阻止這支軍隊進城了。為了照顧面子,總理衙門只好搶在軍隊進入北京前“批準”了公使們的報告,然后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能不能像之前那樣,規(guī)定每個國家進京的軍隊不超過30人,而且一旦北京局勢穩(wěn)定立即撤回。
從事實上說,總理衙門的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的。既然是“保安”,就應該有“保安”的樣子,人數眾多就不是保安了。
不過朝廷這個可憐的最后愿望也破滅了。八國完全沒有把這個請求放在心上?!段餮不罔幨寄┯洝?、薩拉·康戈爾以及時任意大利駐北京公使薩瓦戈等人都對當時調兵情況做了記載,數字各有出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八國保安隊的總人數在450人左右,平均各國接近60人,沒有一個國家遵守人數不超過30人的規(guī)定。
他們是真正的軍隊,穿著軍裝,攜帶連發(fā)步槍,佩戴彈藥,抬著大炮,列隊開進北京城。全部到齊的時間是6月3日,這一天,正是慈禧剛剛完成北京城外的軍事部署,準備大規(guī)模清剿義和團之時。
形勢急轉直下了,八國軍隊的強行進京以及對朝廷最后請求的漠視震驚了慈禧,軍隊的人數超過了“保安”的限制,大炮的射程可以從東交民巷覆蓋整個皇宮,慈禧不得不更加嚴重地懷疑:洋兵進京,真的只是保衛(wèi)使館?
更嚴重的是,洋人軍隊是公開進京的,全北京的老百姓都知道,北京城外的老百姓也知道,這個舉動已經嚴重刺激了北京百姓,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如果繼續(xù)對義和團大規(guī)模剿殺,朝廷將會失去整個民心,義和團打出的旗號可是“扶清滅洋”!
朝廷原計劃中剿滅義和團的機會,失去了。(摘自《大清滅亡啟示錄2 》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