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霞
摘要:學校教育的目的是造就高素質人才,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在化學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只有在日常教學中注重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夠稱得上素質教育。本文主要闡述了在中職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些許做法,以期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中職化學;素質教育;做法
作為一門實驗學科,應該重視實驗,實驗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知識。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化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化學實驗這一有效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景,既能達到對疑難問題的解決,也符合現在探究性學習的要求,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教學體會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是實驗課,全體學生都可以參與進去,這樣對實驗的操作、觀察的整個過程實際上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如果是演示實驗,可以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對所學知識的相互探討,驗證原理,發(fā)現實驗中的新問題,然后對物質的反應和操作進行分析,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科學素養(yǎng)、求實的探索精神。
然而,現階段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化學主要目的是為了高考,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家長或是學生本人對此都十分重視。這樣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就出現了的矛盾,前者是以考試為目的,對于教師來說是不能忽視的。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既能應對高考,又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化學素質呢?在這樣雙重任務的要求下,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中學生的化學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一些體會,現做一些整理與同仁共享。
一、以教材為基礎,實施素質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在實驗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一些實驗設計和解答實驗習題”“培養(yǎng)實驗能力和探究精神,要求學生獨立的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并能對實驗方案進行優(yōu)化選擇和評價,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材中知識結構符合中學生特點,學生學得懂、學得會。注重能力培養(yǎng)也是教材的基本思想,因此必須以教材為基礎,實施素質教育。
二、以化學實驗為手段,實施素質教育
1. 實施素質教育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1)什么是觀察?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思維活動的知覺活動。
(2)觀察的作用是什么?通過觀察社會、觀察自然、觀察實驗等來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科學思維活動的加工,來完成各項任務或繼承前人的科學成果。觀察是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手段。觀察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3)怎樣才能提高觀察能力呢?
——觀察的一般要求:
第一,明確實驗目的,養(yǎng)成觀察習慣,形成觀察的靈敏性;集中精力,全面和多角度地進行觀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
第二,制定浩觀察提綱。觀察提綱力求簡便,只需列出觀察內容、起止時間、觀察重點等。
第三,按計劃實行觀察,做好記錄,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觀察結果,做出結論。
2. 實施素質教育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獨立、自主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第一是要學生學會“知識的分解”,即從面到點。可以把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從學科的整個結構出發(fā),分解成一個個的要素,即知識點,再分析這些知識點都針對哪些問題,理解教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路理清了,這個知識點也就掌握住了。
第二是要學生學會“知識的整合”,即從點到面。微觀的知識點如同零碎的材料,要把它們搭建起來,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廈。學會把根據小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組織成大的問題,用系統(tǒng)的方法,層層構建,完成對知識點的整合,最終完成宏觀上對整個學科知識的掌握。
第三是要有毅力。學習既艱苦,又有樂趣。說它艱苦,就是要學習者持之以恒地堅持,才能取得學業(yè)的進步。學習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這時,不能畏葸退縮,更不能半途而廢,須知“科學有險阻,苦戰(zhàn)能過關”。說它有樂趣,就是靠著拼搏得到的果實,會給你收獲的甘甜。
第四要制定周密的計劃。
此外,還要注意學習技巧。就是要自覺遵循學習的規(guī)律,對學習的知識做到經常復習,而不要看一遍后就萬事大吉,或者隔好長時間才去復習。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對學習的內容看完一遍后,隔三五天就再看一遍,然后七八天再一遍,然后復習間隔時間逐漸延長。遵循遺忘規(guī)律,與“遺忘”坐艱苦的斗爭,通過不斷的反復的學習、復習,就能在大腦中形成牢固的記憶。
3. 實施素質教育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結果,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因此,我們必須從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入手,以實驗教學為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通過設計實驗來完成綜合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
實驗設計需要深刻理解化學基本理論的實驗基礎?;瘜W學科中,任何理論(或假設)的提出、發(fā)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實驗事實作根據,如:原子結構理論中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根據是電離能的測定;原電池原理的實驗根據是銅——鋅原電池實驗;某些有機物之間反應機理的確定是在實驗中利用了示蹤原子等。許多類似的實例道出了以下規(guī)律:實驗事實→理論的建立(或假設的提出)→再實驗→理論的發(fā)展和完善。這是人類在自然科學中發(fā)現真理、認識真理的過程。
素質教育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做好這項工作,希望全體教育工作者集思廣益,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