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曾
1957年,大理農村普遍建立了農業(yè)合作社,家里的三匹騾子都人了社,由合作社集中放養(yǎng),統(tǒng)一調派使用。社員每天出工,由社長指派分工做活,土地改革后獲得了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積極歡暢地自主勞作,自己計劃安排生活的農民,一下子又失去了屬于自家的土地牲畜,耕種收獲都全部望靠集體謀劃安排。開初,社員們集體化的熱情高漲。但是,生產生活都失去了自主性的農民,過不多久,就感到適應不了集體生產勞動、集體生活,處處感到身不由己,無法把握家庭的發(fā)展。
我從小是很疼愛我家養(yǎng)的騾子的,每天一放學。我就拿起鐮刀,挎上竹簍開開廄門,將三匹騾子放牧到水草豐厚的洱海邊。一出村門,習以為常,老騾子往村門外路邊石坎前一站,我就騎到它背上,三匹騾子甩頭揚鬃,歡奔亂跳地穿過白花刺柵成的田間路跑向海邊。三匹騾子入了社,白天由放牧員趕著,牛馬騾子毛驢一大幫,擠擠促促從窄狹的巷道中走過。放牧到蒼山腳下的荒坡墳地中去。荒坡墳壩。水冷草枯,每天太陽落山時被趕回來,擁擠著關在大廄里。由于夜間沒有人給牲口喂水添草料?!榜R無夜草不肥”,牲口們逐漸變得體瘦毛長,失去膘肥體壯、活蹦亂跳的風采。每天放牧員嘟嘟吹響出放牧的牛角號,我都要跑到大門口,站在我家門前支著供叔伯們閑坐沖殼子的青石條上,看牲口們挨擠著從我眼前經過。我所關心的是我家的三匹騾子,尤其是天天馱著我去放牧,和大人趕狗街、龍街、沙坪街的老騾子??吹剿?,一天比一天消瘦,身上的灰塵草屑都懶得抖落,我很心疼。我多么希望老騾子抬頭看我一眼。知道我是疼愛它的。可是它總是低著頭,被其他的牲口推擠著從我面前走過。直至巷道拐了彎,看不到它們了,我才心有失落地回家。
那年5月我在大理二中讀完了初中。畢業(yè)典禮前,我們學校的少先隊總輔導員,我們十分喜歡的美術、音樂課的黃唯一老師約我陪昆明來的五位畫家,帶上學校行軍帳篷,到喜洲西南蒼山五臺峰下萬花溪邊寫生。那個年代,那個季節(jié),蒼山洱海,家鄉(xiāng)的風光如仙境般秀美。黛色的蒼山,山頂閃耀著皚皚白雪。萬花溪涌流著玉液瓊漿似的泉水,水中散布著大大小小潔凈得一塵不染的巖石。溪邊長滿了枝葉繁盛青翠欲滴深黑樹干的水冬瓜樹。田野中,小麥含苞,蠶豆開花,田陌路兩邊的白刺花篷密密匝匝開成了花龍。蜂飛蝶舞,陣陣吹拂的清風傳送著似淡似濃的花香。滿望的綠色視野,散布著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青瓦白墻炊煙裊裊的村莊星羅棋布。分散在田間勞作,頭飾絢麗身著紅衫白衣的白族少女,如嬌艷的花束,把喜洲田壩點綴得充滿生機。省城來的畫家們,置身于這般無邊無際的田園風光中,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高興得像小孩一樣天真,手舞足蹈,放聲歡歌。他們像采蜜的蝴蝶,如饑似渴地打開畫夾,揮筆潑彩,畫起了寫生。一邊畫一邊口中嘖嘖贊嘆大理的美景,“走遍天下。哪里見到過這樣的美景!”我在畫家們身邊,除了幫他們換水,端小凳子之外,就是忘記了一切的觀摩他們作畫。他們把畫擺成排?;ハ帱c評。一幀幀。一幅幅,美輪美奐,看了讓人感到從未有過的舒心暢神。對于這些畫家的聰明,才藝,我幼小的心靈,無比崇敬。在心中,我暗自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他們一樣的畫家。
陪畫家寫生回到學校,看到學校貼出了布告,公布了一批保送讀高中和大理師范學生的名單。我的名字列在保送高中的名單里??戳瞬几?,我又高興又著急。我勇敢地跑到楊憲曾校長辦公室,對校長報告說:“學校保送我,我真高興,但是我家里困難,供不起我讀高中了,我希望讀師范?!睏钚iL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走到我面前,撫摸了一下我的頭說:“你不要回家,學校幫你解決。”第二天打早,我又跑到布告欄前,看到了布告名單中,原來保送師范的楊應興和保送高中的我,名字位置作了調換。我的名字加入到保送師范的名單。楊應興的名字加入到保送高中的名單。讀師范,國家供伙食。免學費,我繼續(xù)讀書有保障了,心中充滿了對學校,對校長和老師們的感激之情。
回憶在大理二中讀初中的三年時光。除了學校濃郁的知識氣氛,那些很有學問的教師的教導和熏陶,同學之間的純潔友愛的樁樁件件事情、情境清晰地呈現(xiàn)在心中之外。深切地烙印在內心之中的,就是我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和毛主席的感激了。我覺得我是一個窮苦家庭出身的放馬砍柴長大的小孩,沒有國家、黨和毛主席的培養(yǎng),哪里能有初中畢業(yè)保送讀師范的機遇!
那是1954年,我在周城完小高小畢業(yè)。土地改革之后兩三年時間,農業(yè)生產蒸蒸日上,窮苦怕了的農民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精心耕作,生活一下子好過了許多。記得我家每年殺一頭年豬,家里的糯米粉頭年吃到第二年。就在農業(yè)生產高潮的鼓舞下,我父親和我大哥做起了發(fā)家致富的夢,想自家開個做粉絲的作坊。他倆商定不讓我繼續(xù)讀書了,要我回家來跟他們一起苦干,只要求我將來開起粉坊來,承擔寫寫算算的任務就可以了。暑假即將過去,同村的同學們準備到喜洲報名參加升初中考試,都說到時候來約我。而我。父母一點都不松口,咬定不同意再去升學。我傷心透了,躲在家里不出門,暗自流淚。
報名的日子到了,同學們來約我。我像是陪伴玩耍似的跟著他們到了喜洲。在喜洲二完小,大家報了名。報名時要交相片,學校請來攝影師當場為學生拍照。同學們都照了,而我沒有照相的錢,只站在旁邊看著,交不出照片不知道怎么辦。正在這時,不知道誰告訴了主持照相的楊進仁老師。楊老師是我們村人,在喜洲二完小教書。他主動走到我面前,牽著我的手,來到照相師傅面前。叫照相師為我照了平生第一張照片。照相錢是楊進仁老師為我出的。楊進仁老師雖是我同村人,但我不認識他,他與我家也非親非故。在我遇到困難時,他伸出援助之手,讓我度過了難關,我一生都未曾忘記過。我覺得不是小小一張照片的問題,它解決的是我人生途程中一個關鍵的節(jié)點。
那天,報了名,我們同村一伙同學回到村里,已是吃晚飯的時候。我跨進家門。全家人坐在長條飯桌邊正在吃飯。父親問我去哪里了,我說去喜洲報考,就坐下拿起碗筷吃飯,全家人沒有再說什么。兩天后,我參加了升初中考試,一星期后放榜,我考了全考區(qū)第四十五名。這樣,我就在通知報到入學的日子,背著一床小被子,一床席子跨入了大理二中。成為了一名中學生。
跨進大理二中學校大門。迎面是一排二層樓的西式洋房。穿過教學大樓,面前是十分寬敞的大花園,花園正中是大禮堂,右手邊是科學館。左手邊是圖書館。再往里走,是一排二層樓學生宿舍,兩頭是老師們的住家。行李背在身上,還沒找到自己的宿舍,耳畔卻傳來從學生宿舍發(fā)出的二胡獨奏的樂音。再往后面就是寬闊明亮的學生食堂了。我們入學以后,在食堂背后。通過師生共同開挖,修筑了一個游泳池,天熱時。師生快樂地暢游其中。校舍東畔,全是體育運動場,中間是當時號稱滇西中等學校中最標準的足球場。一條四百公尺的跑道環(huán)繞著足球場。足球場邊籃球場、排球場和壘球場。跳高、跳遠、擲鐵餅、擲標槍的場地,錯落有序地設置在空隙地方。每天課后和晚飯后,整個體育場內龍騰虎躍,各項體育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我最喜歡踢足球。幾乎每天晚飯后都在足球場上跑得大汗淋漓。然后跳進游泳池里游上幾圈。周身舒坦了。才進教室上晚自習。
初中三年,我都享受學校評給的二等助學金。助學金不夠交伙食費,有時還得跑回家吃飯。三年級時,曾在喜洲市上街楊云英家自己煮飯吃。有時忙不過來煮。還得跑回家吃晚飯。吃了晚飯帶一盒飯到學校。第二天中午放了學到學校北邊的一個沙埂上。撿干刺柴燒火熱飯吃。鐵飯盒被燒得黑黝黝的,每回吃完飯,立馬到水溝邊用細細的流砂把飯盒擦洗干凈。不然就沒辦法裝進書包??吹轿冶煌I?,喜洲、珂里莊的楊湘等同學回家吃飯時,多次從家里給我?guī)С达垺⒑砂?、油香這些好吃的東西來吃。那時同學之間的友愛情意,至今溫暖著我的心。
初中一年級,我被老師提名指派為班上的學習委員。許多同學的年紀都比我大,為什么一入學就被指派為班干部。我想,大概是學校了解我在小學時。九歲出席大理縣首屆勞動模范大會,受過縣政府獎勵,一直擔任學生會主席的經歷的緣故吧。第二學年,大理二中成立中國少年先鋒隊,我成了大理二中首批少先隊員,并被任命為大隊學習部長。大隊總輔導員黃唯一老師,昆明人,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性情開朗活潑,教我們美術和唱歌。他的歌喉渾厚響亮,每天課間操做完。他在廣播里唱一首歌。吹一陣口哨。與全校師生分享快樂。到三年級時。原來任少先隊大隊長的沙玉泉到昆明讀書了,我接替他任了少先隊大隊長。在黃唯一老師鼓勵下,我創(chuàng)辦了少先隊報,用教室里淘汰出來的兩塊木黑板做版面,動員少先隊員投稿,我自己也在上面發(fā)表文章。隊報一開始由我和幾個同學用彩色粉筆刊寫,后來學校撥給少先隊一點活動經費。就改用廣告顏料刊寫了。每期還配上我們學畫的刊頭和插圖。這樣做,學校領導表揚我們。同學們也歡迎,辦報的幾個小編輯也得到了學習和鍛煉,干得很主動積極。就在那個時候,我給云南農民報投了稿,報道了我們村的人開發(fā)荒甸壩的事,被云南農民報特聘為通訊員。
說起總輔導員黃唯一老師,他待我如小兄弟。他喜歡到沙村洱海邊游泳,每次游泳都帶著手風琴和畫夾。他常常約我同去,我也很樂意陪他去游泳、寫生。每次出去。他總在喜洲四方街小攤子上買些松子、西瓜子和喜洲破酥粑粑帶上,叫我與他分享。我負責幫他背手風琴,招呼吃的東西。他游泳,我在岸上看著,他畫畫時,我站在旁邊興趣盎然看他畫。他是我們少先隊員們最親愛的輔導員了,最主要的是他和我們打成一片,給我們講昆明的各種有趣的事情,和我們一起玩。他組織舉辦過全校的化妝晚會。在化妝晚會上他扮演狼外婆,把狼外婆的人物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他組織排練新創(chuàng)的白劇《杜朝選》。少先隊活動,他給我們吹笛子,演唱印度電影《流浪者》的主題歌拉茲之歌。三年級時,由同學段國勝和少先隊大隊部介紹,我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年后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
大理二中的老師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楊重慶主任是一位三十多歲的老師。大理城人,每次開文藝晚會,他都要參加表演出神入化的雙劍舞、太極拳,讓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平生第一次見識舞劍人的英雄氣概,沖天豪情。歷史老師忽毓成,足球踢得好,是學校足球隊的中鋒主力球員。他每堂課只用二十分鐘講完課文,布置好作業(yè),剩下二十多分鐘時間他就給我們講古希臘英雄神話故事和安徒生童話,每堂課他都引領我們幼嫩的心靈,飛躍到萬里之外的歐洲。去與西方民族的遠古英雄祖先碰面。我們最喜歡上他的歷史課了。地理老師景文運,一表人才,隨手在黑板上畫地圖、城市、交通、山脈、河流,畫得精確無誤。我們最喜歡他在晴朗的夜晚,帶我們到大操場上,指認天上的星宿,看流星。他還把他收集的隕石讓我們看。拿指南針讓我們辨認方向。那時,我們就已經認識銀河、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牛郎星、織女星、啟明星、眨眼睛的是恒星,不眨眼睛的是行星。北斗星可以指認方向,他還告訴我們。憑長在地上的樹木,也可以辨認方向,葉枝繁盛的一方,常常是向陽的南方。語文老師段紹科,他同時擔任著高一年級和我們班的語文教學任務。聽說他寫了一部《杜文秀傳》,人民日報記者專程來大理二中采訪他。在我們心里,他是大作家,對他充滿著崇敬。剛入初中的第一堂作文課,他給我們命出一道《記一件難忘的事》的作文題,要求我們做到一點,寫出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寫了1953年被大哥從中甸買回的一匹小青騾重重摔下地的事情。段老師說我不僅寫清楚了事情、時間、地點、場景,還描寫了父親、大哥和我的心情,甚至還體察到小青騾的表現(xiàn),把小青騾人格化,寫活了,是一篇很優(yōu)秀的記敘文。他把我這篇小作文拿到高中一年級課堂上讀給大同學們聽,并作了詳細的點評。后來我有好幾篇作文,段老師都給高中學生讀過。在段老師這樣的激勵下,我對寫作,產生了濃厚興趣。
那幾年大理二中的學校生活豐富多彩,每遇節(jié)慶學校都組織各種活動。記得有一年新春報告會上,楊憲曾校長聲情并茂地作演講,他從國際講到國內講到家鄉(xiāng)喜洲。他說:“我們黨和國家給青年人開創(chuàng)了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你們青年人前途遠大。任重道遠,國家希望你們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棟梁之才?,F(xiàn)在,你們要靜下心來,像海綿一樣吮吸知識、增長才干,放眼世界、胸懷天下,以建設強盛的國家為己任。我們的家鄉(xiāng)喜洲是美麗的,但同學們將來要走到廣闊的天地里去,經風雨、見世面,在不同崗位上,竭盡對黨對國家的忠誠,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輝煌業(yè)績,報效黨和國家,讓自己的青春像鉆石一樣閃閃發(fā)光。到那時,你們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和美好,作為你們的母校,我們也會為你們感到自豪和驕傲?!本o接著,他引用毛主席對留蘇學生講話中的一段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苯又终Z重心長地說:“你們要珍惜年輕的生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這一席話深深感動著學生們的心靈,相信沒有哪個同學會忘記楊校長的這次講話。每當星期六,學校常常舉辦文藝演出、游藝活動、演講比賽。記得有一次師生大會,校長傳達完毛主席支援亞非拉人民反對美帝侵略指示之后,高中的老大哥同學們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就作激情的演講,爭先恐后朗誦即興創(chuàng)作的詩歌。全校師生一起高呼支援亞非拉人民反帝斗爭的口號,口號聲經久不息響徹云霄。那種激情燃燒的情景,叫人難忘,永久鼓舞全校師生支持正義、反對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心和決心。
有一次春游,參觀白族大村子周城和蝴蝶泉。在蝴蝶泉邊,一位當?shù)乩舷壬v發(fā)生在蝴蝶泉的杜朝選斬蟒蛇的傳說故事。在周城看老藝人們表演吹吹腔戲,聽大本曲演唱,參觀藍靛制作和白族扎染工藝流程。通過這次遠足,零距離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藝術,使我初步認識到我們白族民間文藝的豐厚蘊藏。老師告訴我們,白族勞動人民祖祖輩輩創(chuàng)造保留下來的這些文化遺產是有很高價值的。
有一次,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到鄧川中學開展聯(lián)誼活動。我們背著簡單的行李,打早從喜洲出發(fā),一路在校旗引領下,沿著大理古道步行三十華里路程,經過仁里邑、周城、上關、沙坪等村莊,看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上關關隘的險要??吹浇捕V吹娘L景。到鄧川。受到鄧川中學師生的夾道歡迎。晚上,兩校師生舉行了聯(lián)歡,在操場開篝火晚會,跳集體舞。我們跳的這種集體舞實際就是白族的龍舞。就是數(shù)百人排成單行長龍,每個人都把雙手搭在前一個人的肩上,一齊按著嗩吶和打擊樂的節(jié)拍,踏步擺肩,圍繞著篝火緩緩向前。舞步不變,長時間進行,圈子越繞越緊,人人跳得盡興忘情,周身出汗,場景十分熱烈。通過這些活動,有力地加深了兩校師生的友誼。第二天,參觀了盛大的漁譚會。漁譚會是規(guī)模僅次于大理三月街的民間商貿盛會。來自西藏、四川和周邊縣份的商家云集,交易額巨大,是古代滇西地區(qū)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集市,歷史與三月街一樣悠久。對于我們少年兒童。最有吸引力的除了耍猴、雜耍之外,就是賽馬了。賽馬就在漁譚坡西邊的公路上進行,一場接一場各族旗手角逐的比賽輪番進行。參賽騎手中,身著藏袍、腰掛藏刀、腳蹬長筒皮靴的藏族騎手顯得特別英俊彪悍。他們高超的騎術,其他騎手望塵莫及。就是那一次,我第一回開眼界,看到騎手們在馬背上左右翻身,將身子懸掛在飛馳的馬身一側,伸出手拔插于地上的一排排五色小旗。更有甚者,騎手一下躍起,挺身穩(wěn)穩(wěn)地立于馬背,展開雙臂歡呼,而馬仍然在風馳電掣般地飛騰??粗@樣驚心動魄的比賽,人人都為騎手捏一把汗。
因為學校領導關心重視。少先隊總輔導員黃老師組織少先隊活動很有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大理二中少先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得到大理縣共青團委的表彰。到嚴家祠堂野營,到海心亭郊游,對野營郊游中開展模仿軍事行動的“偷營”、登山比賽和采集礦石和植物昆蟲標本等活動,少先隊員們十分感興趣,都熱情參與,既得到了鍛煉,又增進了對課本上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又為學??茖W館豐富了標本資料?;顒釉鰪娏松傧汝爢T們團結友愛的精神。縣團委和縣教育局充分肯定大理二中少先隊活動的經驗和成績,號召全縣中小學向大理二中學習。并在大理二中開辦了大理一中和二中少先隊暑期夏令營。100多名優(yōu)秀少先隊員、優(yōu)秀少先隊干部和輔導員,在大理二中開展了模擬軍事訓練、繪畫寫生、參觀訪問農村、兩校少先隊員交朋友等多項活動。營部還帶領全營人員乘坐大帆船橫渡洱海到海東挖色游覽,訪梨園和燒制陶器的作坊。夏令營野外畫寫生,沒有顏料,我們用蠶豆葉染綠色,用油菜花染黃色,用桃花木瓜花染紅色,畫出的風景畫還真有點像英國水彩畫一樣鮮亮透明。夏令營結束,回到學校,畫了畫的隊員都把自己的畫拿出來,一共有40多幅。我們經過精心編排,貼到少先隊報兩塊大黑板上,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夏令營寫生畫展》。這些畫雖然顯得幼稚單純,但仍然表現(xiàn)了我們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學校領導和老師同學都給我們的畫展投以贊許的目光。總輔導員黃唯一老師,對我們的畫展更是十分滿意。他把我們小作者召集起來,用松子糖果招待我們,與我們座談。他說的話至今我還銘記在心。他說:“要成為作家、詩人、畫家,從小興趣愛好是入門的鑰匙?!笨梢哉f,黃唯一老師是我學習繪畫的引路人。
初中三年級第一學期,為支援荒甸農場運力的不足,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到荒甸壩背洋芋。因為荒甸種植的洋芋太多了,運不出來。我們背著行李,攀登了五臺峰,沿著萬花溪畔新開出的馬幫路,經過頭哨、二哨,進入了荒甸壩?;牡閴问巧n山云弄峰和五臺峰頂巔西坡的一個高山草甸,面積上萬畝,全是千百年腐殖質堆積而成的荒原。四周山峰的融雪匯成清冽的溪水,曲曲彎彎穿流其間。草甸上,一年四季花開不斷,野生動物野馬、野驢、野牛、猴子、麂子、獐子、狼、熊、野豬成群結隊,自由出沒?;牡閴问a木香、貝母、天麻、草烏、蟲草等等數(shù)不清的珍貴野生藥材。荒甸壩氣候四季分明。氣溫比大理壩子略低四五度,冬季比較寒冷,夏季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走在荒甸厚厚的黑土地上,就像走在有彈性的墊子上。到了荒甸農場總部寬敞無比的場院里,覺得這里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未經開發(fā)的世外桃源。師生們被分配到各生產單位食住。我們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往野地里跑,去看雪,看森林,看野花,看流水。最讓我們驚奇的是,就在人們居住的瓦房前后,被墾植起來的田問路上,雙腳總會踏到各種野生動物遺下的糞便。一堆堆、一灘灘,有的已經干硬,有的還很新鮮。主人招待我們吃包谷面摻大米的臘肉燜飯,綿軟松散,香氣撲鼻,特別好吃。吃完飯,大家忙著下田收洋芋,種滿洋芋的荒甸壩,一望無際。田里的洋芋葉莖都已經干枯,早已過了收獲的時節(jié)。荒甸壩田土真是太肥沃了,我們不費大勁一拔,蓬松的田土就松開一大片,數(shù)十個肥碩的大洋芋就滾落在面前。奇怪的是粉紅色的洋芋皮不沾半點泥土,個個都是干干凈凈。就像有人事先堆好在那里似的。沒費多少時間,我們每個人要背的洋芋就收夠了,裝滿了各人帶來的麻布口袋。那次背洋芋,全校600多師生。不僅初識了神秘的荒甸,背回了30000多斤洋芋,寬敞的喜洲供銷社大院堆成了洋芋山,大大減輕了荒甸農場洋芋運不出山的壓力。
在大理二中讀初中的那幾年,學校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胸懷天下、樹立遠大理想。有一次,一位蘇聯(lián)著名地震專家來喜洲考察,學校專門請他來學校,給全校師生作報告。由我們學校一位老教師做翻譯。這一次報告會,楊校長叫我代表少先隊,坐到主席臺楊校長旁邊。主席臺其他領導喝茶水,而我面前,楊校長叫人擺了一碟水果糖。作完報告,主席臺上的人同蘇聯(lián)專家拍了照片留念。就是那一次,我們這些農村孩子,生平第一次見到外國專家,第一次見識了翻譯是怎么一回事。楊校長和我送蘇聯(lián)專家離開學校時,蘇聯(lián)專家還特意邀請楊校長與我在他的汽車前拍了三人合影。
還有一回,喜洲人董學林回到喜洲探訪,他是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館的參贊,學校也請他來學校作報告,請他介紹蘇聯(lián)的情況,講他在蘇聯(lián)工作生活的感受。他講得十分具體生動。他的報告,讓我們知道了蘇聯(lián)人民與中國人民有深厚友情。尤其是他對蘇聯(lián)人民崇敬的俄國愛國主義詩人普希金的介紹,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因為普希金的抒情詩也是我十分喜愛讀的。每當想起普希金,他那滿頭金色卷發(fā)和卷曲的胡須,瘦削下頜的睿智面容,就活在我心里。
我在大理二中讀初中那幾年,正是農村合作化高潮時期,農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喜洲古鎮(zhèn)更是空前繁榮。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醫(yī)院在董家大院,大理州財會學校在大慈寺。喜洲街頭增加了許多外來人口,人流物流十分強勁。商業(yè)貿易繁榮。大街小巷從早到晚人頭攢動。市聲鼎沸。這座南詔時的陪都,一千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減退它的繁榮與昌盛。
六十醫(yī)院的軍人俱樂部平時都對外開放,軍民同樂。我們最喜歡跑到六十醫(yī)院軍人俱樂部玩秋千,打康樂球。每當星期天,六十醫(yī)院大門前的廣場上舉行篝火晚會。跳龍舞的晚上,我們這些調皮的孩子,就在跳龍舞的場子當中亂鉆亂跑,亂吼亂叫,忘乎所以地胡鬧。六十醫(yī)院、財?;@球隊、排球隊,經常同大理二中舉行友誼比賽。
有一次。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籃球隊到大理二中進行表演賽,吸引了周圍群眾上萬人從四鄉(xiāng)八寨前來參觀,讓喜洲地區(qū)的普通民眾得以一睹國家籃球精英的風采。
1959年三月街,學校組織學生趕三月街,觀看全州中學生文藝匯演。我們徒步從喜洲來到大理,進入人歡馬叫的三月街街場。讓人感到像淹沒進了商貿集市的海洋。各種喧囂匯成陣陣海濤的嘯聲,讓人產生被漂浮起來的感覺。三月街來自川廣蘇杭、西藏和省里各地的商賈結棚為市,構成了方格形的街巷,人流洶涌,各色皮膚的人摩肩接踵,琳瑯滿目的貨物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商品交易,在街場不同方位,有打跳的、唱調子的、耍雜技的、耍猴的、耍蛇的、演板凳戲的。三月街文藝匯演,幾天幾夜,大理滇劇團、下關京劇院、彌渡花燈、周城吹吹腔業(yè)余劇團輪番表演。就在會演開幕式上,從昆明邀請來的著名演員黃虹,演唱了螃蟹調、昆明小調。在三月街,平日沒聽說、沒見過的吸引我們的事物太多了。我們只有到處鉆,到處看。最讓我們看不夠的是那些擺攤賣藥的黑皮膚、白牙齒的外國人??此麄冊趺醋錾?,怎么和中國人討價還價。讓我們驚奇的是他們居然會說流利的漢語,做起生意來毫不困難。還有挑水賣、賣香煙洋火的小販的叫賣,賣丁丁糖的敲擊聲,都叫我們十分的好奇。
初中三年。我除了各門功課學得好之外,還廣泛地接觸了社會,參與了各種活動,得到鍛煉,見識了許多人和事,增長了能力,開闊了胸襟,讓我的體質和心靈都得到了健康成長。最重要的是初中三年,讓我初步確立了對文學藝術的熱愛,一輩子受益匪淺。我一生在工作之余暇,堅持寫作、畫畫,從事民族文化探索研究,取得一些成果,除了后來的深造、黨和國家給青年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之外,初中三年學校德智體美全面的教育、老師的感染熏陶。就已經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母校大理二中,對于那些知識淵博、為人正派,對人對事開朗純善的老師,我是終生不忘,永遠心懷崇敬和感恩。畢業(yè)時,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發(fā)自肺腑的話:“我崇敬有學問品德高尚的人!”
借此回憶初中三年學生生活的機會,我還想說說1989年大理二中(喜洲五臺中學)建校50周年慶典,母校請我為學校拍攝一部建校50周年電視專題片。母校找到我?guī)兔?,我義不容辭??墒墙拥窖?,時間離校慶只有三個月,事先毫無思想準備。不知如何著手。接到通知,我立即趕往學校。學校專門為拍攝校慶專題片召開了領導、全體教師參加的座談會,請大家發(fā)表意見。學校領導只談了要表現(xiàn)學校新面貌的要求,我要求查閱學校歷史檔案。可是只看到幾份建校初期的教職員名單、校董會成員名錄,其它就只有各年度畢業(yè)學生名錄,別無其它資料。如果只拍些新校舍、課堂教學的鏡頭。怎么也構不成一個電視專題片。拿這些鏡頭給觀眾看,不如看照片。經過個把月時間的苦苦思索,我想到兩點重要內容:一是突出五臺中學創(chuàng)建于國難當頭的1939年,嚴董楊尹趙等姓民族資本家和愛國志士為培養(yǎng)抗日救國人才,造就家鄉(xiāng)子弟奔赴抗日救國前線的大義之舉,表彰他們愛國愛鄉(xiāng)的高尚情懷,這應是大理二中建校50周年慶典份量最厚重的主題;二是要采集一大批曾經為國家興盛、民族存亡而奮斗和正在為建設富強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努力工作的大理二中(含五臺中學)的校友為母校增光添彩的事跡。這也是大理二中50周年校慶電視專題片的重要內容。鑒于這種考慮,我作了多方努力,誠請畢業(yè)于大理二中的學子,時任大理州州長的鐘振川、州政協(xié)副主席李光榮等領導回訪母校,拍攝了珍貴的領導看望師生、視察學校的鏡頭。用了十多天時間專程到昆明拍攝曾任五臺中學領導、教師和畢業(yè)于大理二中的各領域卓有成就的精英人物數(shù)十人。補充了上述兩方面視頻資料以后。電視專題片有了骨干內容,有話可說了。州委宣傳部電視工作室?guī)椭糨?,大理二中建?0周年電視專題片編成了。我給電視專題片命名《五臺峰下的文化搖籃——大理二中建校50周年電視專題片》。電視專題片在大理二中成立50周年活動中成了重頭戲,給校慶活動增添了光彩,深受師生、喜洲地區(qū)廣大群眾的喜愛。專題片在大理電視臺和云南電視臺播出后。畢業(yè)于大理二中的校友、大理地區(qū)在外地工作的人士、喜洲籍的華僑以及民族資本家的后裔,紛紛寫信、打電話,贊揚專題片很好地表達了大理二中(五臺中學)建校的重大意義和嶄新的現(xiàn)實風貌,歌頌了大理二中培養(yǎng)的一代代人才為國家所作出的貢獻。參加50周年校慶時,我將我公開出版的四本文學著作和一本山水畫集贈送給學校圖書館。我始終覺得,能為母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光榮與自豪。
編輯手記:
在大理二中讀初中的那幾年是作者難以忘懷的歲月,就是這幾年,一個喜洲的農家子弟得到了成長和進步。寫作、繪畫的基礎都是在此時打下的,而對母校的記憶,對老師和學習生活的記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帶著年代色彩的大理二中學習生活圖。不同于現(xiàn)在總是強調素質教育,那時的學習和生活似乎是多姿多彩并和生活同步的,雖然清苦但也樂趣無窮。既有學校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演講、朗誦、寫生、聯(lián)歡等。還有去荒壩背洋芋,去三月街。漁譚會,橫渡洱海到海東挖色等,這些都是讓作者記憶猶新和懷念的。不過,那時的老師和同學的真切情誼,也是作者在回憶里的濃墨重彩,是他深刻而溫暖的記憶。讀完全文?,F(xiàn)在的我們從字里行間觸摸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大理喜洲的部分生活,也觸摸到了那個年代大理二中學子的學習生活,顯得那么真實而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