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吃過新疆的烤馕嗎?你知道過橋米線的來歷嗎?陽春面、熱干面、山西刀削面都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口味呢?今天,這些地方美食都在美食王國里開大會,快來和小編姐姐開啟美食之旅吧!對了,要準備好小手絹,時刻準備擦口水喲!
大家好,我是烤馕(nánɡ)。我的家鄉(xiāng)在遙遠的新疆。我在美食界的地位可不低,來新疆的游客都很喜歡我的味道,因為我是用特制的醬料制作而成的,添加羊油的是油馕,用羊肉丁做餡兒的是肉馕,還有芝麻和葡萄汁口味的叫作芝麻馕……
小朋友,我可不是一碗普通的面條,我有個動聽的名字:陽春面。我不僅制作方法簡單,而且十分美味,還很有營養(yǎng)呢,上海、蘇州、無錫、揚州等地的居民非常喜歡我,推舉我成為了江南地區(qū)著名的傳統(tǒng)面食小吃呢???,我是不是很厲害?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我嗎?想必西安的小朋友對我不陌生,我就是古稱“羊羹”的西北美味——羊肉泡饃。因為吃了我暖胃,而且耐饑,所以深受西北地區(qū)人民的喜愛。
我是山西刀削面,我的外表和普通面看似一樣,其實我的制作方法特別講究,每一根面條都是廚師叔叔用刀在和好的面團上削出來,并且我形似柳葉,口感極佳。我和很多醬料都是好朋友,西紅柿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等,好多呢。
我是燒麥,長得有點像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我們燒麥家族的歷史相當悠久。相傳,明末清初起源于山西大同,據(jù)說明朝的代王,在建立代王府之后,廚房里就開始制作燒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剛出籠時非常好看,如同梨花開瓣,透過面皮就可以看到肉餡,皮薄肉嫩,味道十分鮮美,因此,我被譽為大同一大名吃。
我是老北京獨特的傳統(tǒng)小吃——豆汁兒,根據(jù)文字記載我都快300歲了。我們的原料是綠豆,把淀(diàn)粉濾出制作粉條等食品后,將剩余的殘渣進行發(fā)酵(jiào)而制成的??赡苡行┬∨笥押炔粦T我,覺得我的味道怪怪的,但細細品味一下,還是很香的,而且我具有養(yǎng)胃、解毒、清火的功效呢。
我可不是普通的蛋炒飯,我有個響亮的名字——揚州炒飯。千萬別小看我,我們家族成員眾多,有“金裹銀”“什錦蛋炒飯”“青菜炒飯”等。雞蛋、海參、火腿、青豆、蝦仁、豬里脊肉、香菇、筍、蔥花等都是我們的配料。聽完我的介紹,小朋友是不是饞得咽口水了?
我叫過橋米線,老家在美麗的云南。傳說,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在島上讀書,他的娘子常常給他送愛吃的米線。偶然一次送雞湯時,娘子發(fā)現(xiàn)雞湯上覆蓋著的那層雞油可以讓湯保持溫度。于是她先用肥雞、筒子骨等熬好湯,上覆厚厚的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上島后用滾油燙熟,之后加入米線,鮮香爽滑。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效仿。因為上島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xián)妻,后世就把我們叫作“過橋米線”。
蟹黃湯包可是江南地區(qū)著名的小吃。我的優(yōu)點是皮薄、鮮香,湯到口中,不咸不淡,味道適中,湯水入肚,口中仍殘留著一絲余香,會讓你回味無窮。我可是中國六大名包之一。 肯定有小朋友要問我,為啥你會這么香?哈哈,我的餡料里都是精華,五花肉、蟹肉……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已經在咽口水了!
我是煎餅,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我長得不是特別漂亮,有人說我像牛皮。其實,我的膚色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不僅僅是用白面制作的,而是用面粉和玉米粉調成糊狀的雜面攤烙而成。因為是粗糧制作,所以我十分耐餓,而且很有營養(yǎng),小朋友們快來嘗嘗我吧!
我是熱干面,老家在湖北省武漢市。我很受吃貨們的歡迎,因此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我。我和河南燴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擔擔面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面”。我不同于其他面條的地方是根根面條又細又筋道,色澤鮮亮,滋味鮮美。
我是鎮(zhèn)江“伙面”, 還有個通俗好記的名字:鍋蓋面。其實我的做法很簡單:將面粉揉好后搟成薄片,再用刀細切,這幾個步驟和普通手搟面差不多,但在下鍋時就能看出我的與眾不同了,因為面要和小鍋蓋一起下鍋煮,之后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里,就可以食用了。別看我制作簡單,我的地位可不低——我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朋友,你是不是聞到一陣臭氣了?可別嫌棄我,我可是中國傳統(tǒng)特色小吃之一——臭豆腐。我們家族的子民遍布全國各地,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雖然有差異,但我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聞著臭,吃著香。雖然我的名字俗氣,外形也不美麗,但我心靈美,因為我還是很有營養(yǎng)的。
大家好,我叫胡辣湯,我的老家在河南西華縣逍遙鎮(zhèn)。我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用骨頭湯做底料熬制,再加入胡椒和辣椒,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十分適合搭配其他早點食用。現(xiàn)在,不僅河南人喜歡我,周邊省份的好多人都喜歡我,我的魅力真是無窮大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