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影
摘要:現(xiàn)代化建設的飛速發(fā)展,社會生活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因此,素質教育的大旗豎起來了,廣大教師及時地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地尋找有效途徑,不斷地向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手段挑戰(zhàn)。教師們充分意識到,只有走出一條有效的路子,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p>
關鍵詞: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自主探究;興趣;體驗成功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以往語文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分析講解,學生做好筆記。教師成了課堂的主宰,學生成了聽講記錄的機器。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了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讓靜聽的學生動起來,讓安靜的課堂活起來,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
在語文教學中,我讓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大意。對于文學常識,寫作背景,與文章有關的事件等,我放手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并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問題,分組討論。如遇到爭執(zhí)不下的問題時,我一般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去查閱資料,篩選信息,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把所學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來加深印象。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嘗到了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樂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
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多讓學生寫命題作文,作文內容走套路,并要求學生熟讀硬背,至使作文內容千篇一律。長期如此的訓練,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因此,為了走出“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無事可敘”的困境。我試著讓學生寫開放性作文,給學生營建一個和諧而輕松的寫作氛圍,敞開一片廣闊自由的寫作天地。我試著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拓寬視野,活躍思維,豐富語言,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周圍的事和物,并將觀察的結果有順序、有情感的敘述,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我還在班級中有計劃地開設閱讀與觀察交流會、故事會、見聞交流會、朗讀比賽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把看書或影視節(jié)目的所得講述出來,寫成日記。再有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素材,如:尋找春天的足跡,夏天的美麗,秋天的收獲,冬季的冰雪。結果,激發(fā)了學生的靈性,他們個個如魚得水,如鳥歸林。寫出了真情實感。
開放性作文,使學生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同時,使他們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適時肯定能使學生嘗到獨立思考的甘甜。教師的反饋語言既包含了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認可,也包含著學生對自己認知行為的期望值。它是溝通與聯(lián)結師生心靈的紐帶與橋梁,是啟動學生參與意識的閘門,一句感情真摯的贊美之詞,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捕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贊揚,以激勵性的語言、動作、多樣的激勵性標志,讓學生在評價中產(chǎn)生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比如,對于膽子較小的孩子,為了激勵他大膽發(fā)言,可這樣說:“你的回答很精彩,如果聲音再響亮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見,他們一定會為你喝彩,你能再大聲說一遍嗎?”對學生的作業(yè)評價可采取形象的標志,如紅五星、小紅花、小紅旗等,也可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如“你真棒,再加油!”“你又進步了,老師為你高興!”……一句句鼓勵的話語猶如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進學生的心田,使他們品嘗到努力后的快樂,成功的喜悅。面對學習,他們一定會更自信的抬起頭來。
事實證明,在激勵和贊美聲中,許多優(yōu)秀的孩子脫穎而出。他們積極進取、不甘落后,他們大膽質疑,主動探究,對學習語文充滿了激情。掌聲、笑聲充滿課堂。
以上是我在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一點嘗試與體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行們,請放開束縛學生的手,讓他們自由地成長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