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沫?葉永和
今年4月18日,“紀念葉圣陶到甪直執(zhí)教100周年”活動在甪直鎮(zhèn)葉圣陶紀念館舉行,人民教育出版社與甪直鎮(zhèn)政府簽署了圣陶書院共建協(xié)議,甪直葉圣陶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親自題寫了牌匾。由甪直鎮(zhèn)人民政府主持,商金林先生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發(fā)的《葉圣陶甪直文集》首發(fā)出版,該書共40余萬字,匯集了葉圣陶先生在甪直生活、工作時創(chuàng)作的作品。我和弟弟永和決定用爺爺(葉圣陶)和爸爸(葉至善)說過的三句話,來轉達他們對于甪直的無限深情,也表達我們的心情。
第一句:爺爺說,當年的改革是大家一起干的,要紀念、該紀念所有出過力氣的人。
1987年,在爺爺還健在的時候,熱愛爺爺?shù)募亦l(xiāng)人民就已經開始籌備建立葉圣陶紀念館了。爺爺知道了這件事情心中非常不安,他特地讓爸爸寫一個簡略的說明,借此表明自己的想法。爸爸按照爺爺?shù)囊馑紝懙溃涸谶@里教學的幾年中,在吳賓若和沈柏寒兩位校長的領導下,父親和同事們一起進行了一些教育改革,如果說這樣的改革真的是作出了一點兒成績,也不能歸在我父親一個人身上。這個紀念館以我父親的姓名命名,他實在不敢當。他說,當年的改革是大家一起干的,要紀念、該紀念所有出過力氣的人。1988年爺爺過世,家鄉(xiāng)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依舊用葉圣陶的名字為紀念館命名。
爸爸代爺爺寫的這段話,到今天剛好過去30年了。30年前,在提到甪直的那段生活的時候,爺爺不能忘記和他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同事們。今天,我們希望在隆重紀念爺爺?shù)疆f直執(zhí)教一百周年的同時,也紀念那些和爺爺一起在甪直這片土地上出過力氣的人,為爺爺了卻他紀念那些難忘的歲月、那些難忘的同事們的愿望。
第二句:爸爸說,沒有那一段改革教育的實踐,后來他會朝哪個方向發(fā)展,可就說不定了。
1917年的初春,應吳賓若、王伯祥兩位先生之邀,爺爺?shù)疆f直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當教員。在這之前爺爺已經是一名小學教員了,也早已經開始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了。但是在甪直期間,他才有機會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們,一起進行了各種教育改革的實驗,才發(fā)覺新式學校雖然已經辦了十二三年了,可是許多根本問題,如教育目的和教學方法都沒有得到解決,值得花畢生的精力去探討。在來甪直的四年半的執(zhí)教和寫作經歷,堅定了他要走教育和文學道路的志向。爸爸曾經說:“如果沒有在甪直的那一段經歷,沒有那一段改革教育的實踐,后來他會朝哪個方向發(fā)展,可就說不定了?!卑职诌@樣評價甪直對于爺爺這一生的意義中肯又準確,絲毫也不過分。所以爺爺會說:“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創(chuàng)作生涯是從甪直開始的”,親切地把甪直稱為自己的“第二個故鄉(xiāng)”。正因為甪直奠定了爺爺一生要走的路,所以對于爺爺來說,今天確實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第三句:爸爸說,甪直給予我父親的非常之多,怎么說都不過分。
一百年前,爺爺乘著小船來到了這個偏僻的江南水鄉(xiāng)甪直。在這里,爺爺和有志改革的青年教師一起,要創(chuàng)造出一所他們理想中的學校。正是在這樣的實踐中,爺爺有了對基礎教育的認識,開始認真地考慮辦學校到底是為了什么,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處于什么地位。甪直開啟了爺爺?shù)慕逃贰?/p>
在這里,從小在城市長大,對農村一無所知的爺爺,開始逐漸地了解農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爺爺同情農民的悲慘境遇,寫了好些反映當時農村農民的生活的作品。如果沒有在甪直的這段經歷,他是寫不出這些作品來的。甪直開啟了爺爺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
還是在這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教師們在空場上舉行的救國演講,讓爺爺?shù)谝淮蔚玫搅巳罕娺\動的體驗。信件和報刊的往來加強了爺爺和外界的聯(lián)系,使他依然可以積極地投入時代的洪流。1921年文學研究會在北京成立,身在甪直教書的爺爺,依然是十二位發(fā)起人之一。
正是基于上面這三個方面,爸爸在一篇文章中說:“在甪直的四年半,對我父親的一生起到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比較起來,我父親給予甪直的真?zhèn)€微不足道,甪直給予我父親的卻非常之多,怎么說都不過分?!?/p>
一百年過去了,甪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是家鄉(xiāng)的人們依然把爺爺放在心上,宣傳他,紀念他,給了他更多的愛戴和榮譽,這就更證實了爸爸說的:“甪直給予我父親的非常之多,怎么說都不過分?!背Q缘馈帮嬎荚础?,甪直人民對爺爺?shù)倪@份深情厚誼,爺爺、爸爸都不敢忘懷,我們就更要銘記在心。明年爺爺就過世三十年了,在今天這樣的日子里,我們想告訴爺爺,我們想對他說:爺爺,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還惦記著您老人家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