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
摘 要:近年來,在刑事偵查中公安機關越來越頻繁使用的強制隔離戒毒,是一種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應當以不得已、慎重使用為原則。為保障犯罪嫌疑人權益,在刑期折抵上應當遵循“折抵關聯(lián)性規(guī)則”,并亟需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完善。
關鍵詞:強制隔離戒毒 行政強制 刑期折抵
近些年來,隨著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強制隔離戒毒作為一種挽救吸毒人員、阻止毒品蔓延的有效手段,越來越頻繁地被運用到公安機關辦案當中。同時,作為一種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如何有效監(jiān)督防范強制隔離戒毒的濫用,更成為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后,往往根據(jù)其還有吸毒行為,對其先行處以行政拘留與強制隔離戒毒,在隔離期間再擇機對行為人涉嫌犯罪的行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那么,行為人先前被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是否應當折抵刑期,不僅學術界存在不同的觀點,而且司法實踐中的做法也不統(tǒng)一,亟需加以重視解決。
一、問題的提出
2016年4月11日,公安機關根據(jù)線索在上海市嘉松中路5369號吉盛偉邦家具城門口,抓獲正在進行毒品交易的戴某某,當場查獲9.38克甲基苯丙胺(冰毒)及毒資,并于當日對戴某某涉嫌販賣毒品立案偵查。戴某某到案后對自己在此處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另交代自己是吸毒人員,還曾被強制戒毒過。據(jù)此,公安機關以戴某某有吸毒行為,當日先行對其處行政拘留15日并處強制隔離戒毒2年。4月28日,公安機關以涉嫌販賣毒品罪將戴某某刑事拘留,并將其從戒毒所押解至看守所羈押。
在本案的偵查過程中,公安機關先對戴某某先強制隔離戒毒再刑拘是否合適?另外,對戴某某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是否應當折抵刑期?這是本案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從強制隔離戒毒的法律屬性著手。
二、法理解讀
強制隔離戒毒能否折抵刑期,關鍵要把握強制隔離戒毒的法律屬性。
(一)強制隔離戒毒的法律屬性
過去,針對吸毒成癮人員的行政管理分別有公安機關的強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機關的勞教戒毒。根據(jù)1995年生效的國務院《強制戒毒辦法》,強制戒毒屬于治療性處置辦法,不具有依法處罰性。但《強制戒毒辦法》已于2011年廢止。2008年6月1日實行的《禁毒法》及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通過的《戒毒條例》均規(guī)定,我國新的戒毒措施體系由自愿戒毒、社區(qū)戒毒、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qū)康復構成,將公安強制戒毒和司法勞教戒毒兩種模式合并,提出了“強制隔離戒毒”的概念,首次明確“強制隔離戒毒”屬于在一定期限內剝奪吸毒成癮者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措施,可以復議復核。除了配備醫(yī)護等專業(yè)康復人員外,戒毒場所的監(jiān)管、探視、勞動、作息等制度與監(jiān)獄近似,故法律明確規(guī)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吸毒人員在公安機關隔離戒毒場所執(zhí)行強制隔離戒毒3至6個月后,視情況再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戒毒場所繼續(xù)執(zhí)行強制隔離戒毒。由于在公安機關隔離戒毒場所執(zhí)行強制隔離時措施嚴厲,故法律又規(guī)定在該處戒毒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毫無疑問的是,盡管強制隔離戒毒并不是我國刑事訴訟法所明文規(guī)定強制措施之一,但與刑罰、拘留及已經廢除的勞動教養(yǎng)一樣,都是以剝奪人身自由為主要內容的,而且在被監(jiān)管措施的嚴厲程度上,與拘留、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和被執(zhí)行刑罰期間的羈押狀態(tài)相類似。綜上,強制隔離戒毒理所當然地具有剝奪被強制戒毒的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權利的行政處罰屬性。
(二)不得已、慎重使用之原則
正如前文所述,強制隔離戒毒具有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屬性,因此,刑事偵查活動中除非萬不得已,該措施不應當草率使用。實踐中,公安機關在辦理運輸、販賣毒品等刑事案件中經常使用強制隔離戒毒措施,隔離的時間往往比刑事拘留期限還要長。其中,將吸毒成癮且在羈押、執(zhí)行刑罰過程中,由于毒癮劇烈發(fā)作而不能在普通看守所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強行送入戒毒所強戒,合乎情理,也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之后,為了定案證據(jù)不夠充分而規(guī)避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辦案期限,或者為了將資源投入其他更加緊迫的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中去,甚至僅僅為了績效考核等原因,不立即將犯罪嫌疑人實施刑事拘留,而以莫須有“吸毒成癮”的借口對其采取強制隔離戒毒,不僅與戒毒法精神背道而馳,而且也嚴重違反了刑事訴訟程序法。更有部分案件,公安機關在犯罪嫌疑人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未停止實質性偵查活動,如去戒毒所就犯罪事實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又如去詢問案件的被害人、證人、開展司法鑒定等,導致犯罪嫌疑人因強制隔離戒毒而被強制剝奪人身自由期間,其所涉案件就已處于實質性的刑事訴訟過程中。上述諸種錯誤的做法,不僅使案件刑事偵查活動延續(xù)數(shù)年之久,更導致犯罪嫌疑人實際羈押期限變相加重,嚴重侵害了他們的權益,也損害了司法公信力。
當然,偵查活動變化萬千。筆者并不排除抓獲犯罪嫌疑人并對其采取刑事拘留后,由于犯罪嫌疑人毒癮發(fā)作狀況劇烈,看守所無法羈押只能移送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的極端的情況。此時,公安機關完全可以采取變通的做法,及時變更強制措施,根據(jù)強制戒毒的法律法規(guī)將犯罪嫌疑人先行送至強制戒毒,待其狀態(tài)適合普通看守所羈押后,再執(zhí)行刑事拘留,并繼續(xù)開展案件偵查工作。
(三)折抵刑期之爭論
當前,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司法實務界,對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始終爭議很大。對折抵刑期持否定觀點的人認為,強制隔離戒毒的性質僅僅屬強制性行政措施,不符合刑法關于刑期折抵所要求的“先行羈押”的屬性條件。[1]筆者認為上述觀點不能成為強制戒毒期間不適用折抵刑期的理由。首先,理論上,犯罪嫌疑人在先行羈押期間已失去人身自由,與判決后服刑所受到的人身懲罰基本相同,所以刑法明確規(guī)定先行羈押期間應當折抵刑期。同樣,強制隔離戒毒也剝奪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如果其期間不能折抵刑期,那么就無法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公正,刑事法律內在的保障人權及犯罪嫌疑權益的功能蕩然無存。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曾明確將行政拘留、勞動教養(yǎng)期間可以折抵刑期,審判實踐也是這么執(zhí)行的。即便刑法未將行政拘留、勞動教養(yǎng)期間列入可折抵刑期的適用范圍。司法實踐并沒有因為行政拘留、勞動教養(yǎng)的行政屬性,而將其排斥在適用折抵刑期范圍之外。[2]因此,強制隔離戒毒應當折抵刑期在法律適用并無障礙。再次,有利于規(guī)范公安機關執(zhí)法行為。能否折抵刑期意見的長期不一致,導致公安機關隨意適用強制隔離戒毒措施無責化,作為監(jiān)督機關的檢察機關也難以開展監(jiān)督工作。endprint
何種情形下強制隔離戒毒期間可以折抵刑期,也存在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刑期折抵要符合“同一行為”條件,即“被處以剝奪或者人身自由的行為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自由刑的行為系同一行為,先前被執(zhí)行行政處罰的時間才可以折抵刑期?!盵3]第二種觀點認為,刑期折抵不應局限于“同一行為說”,而需遵循“折抵關聯(lián)性規(guī)則”,即“因羈押的行為事實與需要折抵本刑的犯罪事實之間存在關聯(lián)性,不能僅以嫌疑人前后所受到的兩種處罰是否系針對同一行為為尺度,而更應判斷兩種處罰之間是否存在因果聯(lián)系,公安機關在行政處罰期間有無實施刑事偵查活動,以及被強制限制人身自由狀態(tài)在時間上是否具有連續(xù)性作為綜合判斷標準。”[4]按照第二種觀點,如果公安機關僅因犯罪嫌疑人吸毒成癮決定對其實施強制隔離戒毒,后又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發(fā)現(xiàn)其涉嫌刑事犯罪而立案開展偵查活動,此種情形下,折抵刑期應當從公安機關立案開始偵查活動之日起予以折抵刑期。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即強制隔離戒毒期間刑期折抵應當遵循關聯(lián)性原則。理由如下:首先,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先行羈押的行為與被判處刑罰的犯罪行為系非同一行為的情況較為常見。如被告人因涉嫌搶劫被先行羈押,后經審理搶劫罪不成立,但發(fā)現(xiàn)被告人犯有盜竊罪而被判刑罰。法院判決時,被告人先行羈押期間應當適用折抵刑期,在審判實踐中也已遵循。其次,引發(fā)行政拘留、勞動教養(yǎng)的原因比較復雜,“同一行為”折抵說有效避免了犯罪行為重復評價的問題。但強制戒毒的原因較單一,即強制戒毒對象吸毒成癮,后續(xù)的犯罪行為不存在重復評價問題。再次,如果以犯罪嫌疑人被強制戒毒的行為與被判處刑罰的犯罪行為系非同一行為為由(這是肯定的),否定強制戒毒期間適用折抵刑期顯然有失公平、公正,由于前文已經詳細闡述,筆者在此不再贅述。
三、處理意見
回到本文案例中,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先刑事立案后強制隔離戒毒的,被強制限制人身自由的狀態(tài)在時間上具有連續(xù)性,且在戴某某強制戒毒期間,公安機關繼續(xù)本案偵查活動,故其強制隔離戒毒期間仍可折抵刑期,羈押時間應從4月11日計算。近年來,公安機關所辦理的毒品案件中,均存在濫用先強制隔離戒毒后刑事拘留的共性問題,對此,檢察機關應向公安機關制發(fā)問題通報,建議在刑事偵查期間慎重使用強制隔離戒毒措施。
另外,筆者建議由于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較長,刑事立案后再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強制戒毒必然影響公安機關法定辦案期限,今后立法機關可以參照刑事訴訟法有關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的規(guī)定,通過立法的形式將強制戒毒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單列,以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注釋:
[1]參見鄧德文:《強制戒毒時間不能折抵刑期》,載《檢察實踐》2002年第6期。
[2]參見劉靖:《強制戒毒期間折抵刑期初探》,載《犯罪研究》2007年第6期。
[3]秦曉:《淺析特定情形下犯罪嫌疑人刑期折抵問題》,http://xbxsf.nwupl.cn/article/yatj/201302/10498.html,訪問日期:2017年5月14日。
[4]江瑾:《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間不能折抵刑期——廣東潮州中院裁定李偉昭搶劫案》,載《人民法院報》2014年12月25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