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相豪
在《散文選刊·下半月》雜志社召開的2016年年會上,著名作家梁曉聲,在介紹寫散文經(jīng)驗體會時,講了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人們裹挾在金錢和物質(zhì)生活上,癡迷于從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上獲取信息,幾乎都成了低頭族,而忽視了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認為無須讀書了,相當多的人已經(jīng)很長時間不摸書了,這已成為一種帶普遍性的社會傾向。梁曉聲還講了以色列國民普遍酷愛讀書,教育孩子從小就熱愛讀書,一個人口并不多的國家,竟然出了十多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這個國家人才輩出,科技的高度發(fā)達,真是令人敬佩?。?/p>
我對此深有同感。前些年乘地鐵或坐火車,還能看到有人埋頭讀書。如今清一色在低頭擺弄手機,讀書的人幾乎不見了。前不久,我從小區(qū)報箱中取出《散文選刊·下半月》雜志社寄來的刊物和自己訂的報紙,上電梯時遇到兩位鄰居,他們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說:“現(xiàn)在還有人讀書看報嗎?”我笑著說:“我不僅現(xiàn)在看,今后還要看下去,手機電腦是代替不了紙書的,而且那些東西對眼睛傷得很厲害?!彼麄冎皇切πΣ豢月暳?。
我從上學時就深深愛上了讀書,成為學校圖書閱覽室的???,被老師稱為“小書迷”,對讀書有著濃厚的興趣,只要見到書總想翻翻看看,書像磁鐵般吸引著我。入伍參軍后,我對讀書的愛好不僅沒有減,反而越發(fā)濃厚了。盡管部隊生活很緊張,訓練戰(zhàn)備任務很重,我總是利用休息時間看書學習。也正是與書結緣,我還養(yǎng)成逛書店的習慣。幾十年戎馬生涯,走南闖北,但無論軍營駐扎在哪里,只要住下,不管軍務多忙,我總要抽空去書店,和書籍約會。每當翻著那些散發(fā)著油墨芳香的新書,讀著那長長短短的句子,眼前好像逶迤著郁郁蔥蔥的風景,握著窄窄的書背,仿佛摸著天堂的捷徑。每次去書店也總要購些自己喜愛的書。這樣日積月累,我的藏書越來越多,中間經(jīng)過多次搬家,實在帶不了也丟掉一些書,但一些中外名著,尤其是自己特別喜愛的書如同心肝寶貝,一直攜帶在身邊。
我覺得凡是文人都是有書癮的,不可一日無書。正如宋朝詩人黃山谷所說的:“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得面目可憎,向人亦言無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語言無味,黃老先生一語中的,入木三分,這也許是所有文人的共同感受吧!我自己有個習慣,只要是購到或獲得一本新書,必先睹為快,總想一口氣讀完。若是經(jīng)典之作,更會向親朋好友介紹,如數(shù)家珍。
無書則已,有書必然當讀。每當獨坐書房,一杯清茶,臨窗而坐,書海乘舟,總是喜不自禁,似有陣陣清風拂面,芳香繞屋??磿哿?,推窗遠眺,看看小區(qū)院內(nèi)綠色植物,讓眼睛適時休息,偶爾幾只麻雀、鴿子飛落窗邊,看到它們扇動著翅膀,忽閃著精靈清澈的眼睛張望房內(nèi),一瞬又飛向天空,心緒仿佛也在藍天白云之間無限飄散。
以前在工作中,少不了有被人吹捧之事,受夸贊總會飄飄然??墒窃诤棋臅V?,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做人應處處謙卑低調(diào)才是。遨游書海仿佛置身世外,吮吸著人類智慧的精華,遠離了喧囂,拋棄了煩惱,沒有糾結,沒有紛爭,只有愉悅和愜意。心靈復歸寧靜,靈魂一次次凈化,思想一次次升華,書房成為我心靈的驛站。
一本書就是濃縮了的生活。好書須慢慢品讀,就如將濃縮了的茶慢慢泡開,方才品味出清香味道,就像喝毛尖綠茶,初品生澀,久品則品出智慧的火花和雋永的韻味。靜下心去讀書,實在是一種美妙的享受。愛書讀書,為的是讓生命多一分生氣,多一分活力,多一分創(chuàng)造。有位哲人說過:“世上最艱巨的使命是什么?是思考?!彼伎紒碓从谧x書。閱讀一本好書如同和歷代高人交談,交流的內(nèi)容是作者最優(yōu)秀的思想。
名人多睿語,文壇多佳句,愛書讀書須耐得住清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字不寫一句空?!弊x書是一種經(jīng)歷,一種苦旅,“學海無涯苦作舟”,征途漫漫,孤獨伴我行,只有如此,才能明目省心,知理悟道。愛讀書人未必有高深的學問,卻有著獨特的品位,在愛書人眼中,書籍自有其生命,唯全身心投入,才能與其共思共語。與書中人物同歡笑,共灑淚,或拍案叫好,或感慨長嘆,或愴然淚下,咀嚼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味人生的悲歡離合。
夜闌人靜,面對孤燈,讀書成了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心變得寧靜了,洗去俗氣,擁來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