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霞
【摘 要】語文是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課。說到底,語文是學生用來說、講、讀、寫、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乃至整個教育過程中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師生互動;教學設計;具體措施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師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材料、善辯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外,閱讀教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課堂閱讀教學要充分形成師生互動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xié)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
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也很難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意識的接受,更何況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會一如既往,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就永遠是臣服于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記事本”。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xiàn)真正的學習民主。
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題目是“讀書的好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zhí)岢鰜恚蕉嘣胶?。”通過對學生的建議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大家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這樣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快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建議被教師采納,這種自主的權力和被激發(fā)的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話題是學生最歡迎的,通過教學、教法的改進,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講究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因此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古人說過:“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就猶如“魚入大海,虎進深山”,就可以進入“海闊任魚躍”的境界??茖W的閱讀方法,就是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最適合其閱讀的方法。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所以閱讀的方法每個人都是有所選擇:可以精讀,可以是選讀,可以是錄讀,可以是批讀,也可以是思讀,還可以是廣讀。讓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方式中去收獲自己需要的精華和感悟作品的精髓,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去領會作品的寫作技巧。
三、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和學生作為成人和成長中的一代,要在溝通中進行心靈的碰撞,從中找到發(fā)現(xiàn)世界、發(fā)現(xiàn)自我乃至相互發(fā)現(xiàn)的契機。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的共同體,他們通過平等對話、真誠溝通,可以實現(xiàn)各自的自我超越,因此,教師的責任是引導、指導、幫助學生進入作者的世界中去。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有意識地和作者對話??梢哉f,如何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其實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整理、體驗。首先是教師高高在上的教學態(tài)度隨著時代的變遷必須得加以摒棄,教師高高在上,還能怎樣營造和諧,怎樣鑄就平等?其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隨時注意提升自身文學素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淵博自然氣質優(yōu)雅,對學生就有了一定的親和力與凝聚力。最后,教師還應當及時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時時注入新的教學理念,這些在促進和諧課堂形成的過程中具有功不可沒的作用。
例如在學生閱讀《皇帝的新裝》這篇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時,教師首先設計幾個情境再現(xiàn)的問題提綱:皇帝每天都在做什么,騙子怎樣打動了皇帝的心思,大臣們如何與騙子們一起欺瞞皇帝,在怎樣的情境之下謊言被戳穿?要求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綱把這則童話故事演變成一個童話劇。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學校的圖書室是學生閱讀的一個重要場所,其環(huán)境的布置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學校圖書室的墻壁上懸掛著一些有關閱讀的名人名言;黑板報的讀書園地定期向學生介紹好書;每周的周一我必定把學生們的摘抄本、閱讀筆記收上來一次,認真地批閱,把優(yōu)秀的摘抄本、閱讀筆記在學生中傳閱,在班級中展示;我們班還有“閱讀之星專欄”,表揚看書積極的學生,粘貼他們的照片……就這樣,教室內也形成了濃郁的文化氛圍。教師始終是學生和作者之間的橋梁。
四、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相連的。寫作能力提高了,會大大促進我們的閱讀能力。王蒙在《致習作者》一文中指出:“從生活中能發(fā)現(xiàn)文學,才有寫作的源泉,才有寫作的真實貨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發(fā)現(xiàn)的,常常不多。在閱讀中去拓展練習,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這卻是常有的。學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常常是在閱讀過程中逐步提高的。學生在閱讀作品的時候,常常會聯(lián)系實際,對號入座,這樣就會不斷產(chǎn)生聯(lián)想,于是就把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聯(lián)系起來,把自己的閱讀能力體現(xiàn)在寫作能力上。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閱讀理解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求人生意義,展示對生存世界的理解。我們要充分認識并利用閱讀過程中蘊含的這種“自我”構成功能,促進自己與文章作者之間的感情交流,從而滿足精神的需要。
五、享受閱讀,給學生的心靈帶來詩意的韻味
當前的語文閱讀課堂普遍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析過于精細,而文章是需要讀者從整體上去讀、去品的。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不應該被老師異化成為博取功名利祿的一個工具,而應當是自己享受閱讀的過程,進而把這種享受的情緒傳染給學生,讓他們能夠詩意地棲息在語文閱讀的美好世界中。
總之,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而去學習寫作技能及加深對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金芬.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比較法之談[J].教育革新,2007,(08)
[2]黃永元.對新課標下語文閱讀教學的體會[J].教育革新,2008,(12)
[3]琴琴.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12)
[4]王仕春.淺談在初中語文閱讀鑒賞教學——新課改下的閱讀教學[J].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Z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