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摘 要:“名著導讀”的教學須以激發(fā)興趣、傳授方法為目的。達成這一目標須做到三點:一是根據(jù)名著特點,精選內(nèi)容;二是借助一部名著,巧妙傳授讀書方法;三是遴選精彩語段,引導學生感受名著的魅力。
關鍵詞:名著導讀;閱讀方法;《駱駝祥子》
教育部2016年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簡稱“統(tǒng)編教材”)的“名著導讀”,更加注重讀書方法的引導。就七年級教材而言,兩冊各安排了兩部名著,每部名著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一種讀書的方法。七年級上冊安排的是:《〈朝花夕拾〉:消除與經(jīng)典的隔膜》;《〈西游記〉:精讀和跳讀》。七年級下冊安排的是:《〈駱駝祥子〉:圈點批注》;《〈海底兩萬里〉——快速閱讀》。如此安排意在解決如何讀好一本書或一類書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讀書方法,增加閱讀的興趣。
下面筆者就以自己上的一節(jié)“《駱駝祥子》導讀”示范課為例,談談如何上好名著導讀課。
《駱駝祥子》的導讀,要求學生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一節(jié)課,一部名著,一種讀書方法,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怎么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從這一部名著中讀出什么?一節(jié)課的時間又能讀出什么?經(jīng)過反復思考,筆者結(jié)合課標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將教學目標定為:激發(fā)興趣,學會方法。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筆者嘗試從精選教學內(nèi)容、傳授閱讀方法以及遴選精彩語段三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一、精選教學內(nèi)容
一部名著少則十幾萬字,多則幾十萬字,而一節(jié)課只有四十分鐘,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nèi)要上好“名著導讀”課,談何容易?經(jīng)過再三斟酌,筆者根據(jù)《駱駝祥子》這部長篇小說的文本特點,把精選教學內(nèi)容作為上好這一節(jié)課的前提。
《駱駝祥子》主要寫了主人公祥子的悲慘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不僅帶給祥子巨大的痛苦,連一場風雨也帶給祥子巨大的災難。正如老舍自己所說:“人與人,事與事,雖以車聯(lián)系著,可是我還感覺這不易寫出車夫的全部生活來。于是,我不由得再思考:刮風,車夫怎樣?下雨天,車夫怎樣?假若我能把這些細瑣的遭遇寫出來,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為一個最真確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連一陣風,一場雨,也給他的神經(jīng)以無情的苦刑?!笨梢?,“苦”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特色,依據(jù)這個特點,筆者從《駱駝祥子》這部書中精選出“買車”“丟車”“賣車”這三個關鍵情節(jié)以及第十八章《在烈日和暴雨下》作為導學的內(nèi)容。因為這幾部分內(nèi)容分別表現(xiàn)出:祥子買車之勞苦、失車之痛苦、環(huán)境之悲苦。最后由“祥子之苦”上升到舊中國“老百姓之苦”,教學內(nèi)容集中,主題鮮明,有重點抓手,有線索牽引,能夠達到預想的效果。
二、傳授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睍迫鐭熀?,我們做不到手把手教學生讀每一本書,但是我們可以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在書海中遨游,這樣讀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傳授讀書方法就是“名著導讀”課之關鍵。讀書方法有很多,那么,我們要教給學生什么方法?怎樣教?又該如何去“導”?
(一)制定“一課一得”的教學目標
課堂是有限的,閱讀卻是無限的。一節(jié)課教一種讀書方法,做到一課一得是非常有必要的。部編教材在名著導讀方面也注重閱讀方法的引導,著力解決如何讀好一本書或某一類書的問題,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讀書方法。
《駱駝祥子》的導讀,要求教給學生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在執(zhí)教時,筆者先精選了一段內(nèi)容,給學生示范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然后讓學生帶著圈點批注的方法再次走進書本。
(二)實施“無痕對接”的有效途徑
“名著導讀”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但是如果為了方法而教方法,會讓課堂枯燥乏味低效,甚至無效。
那么,如何教才能更有效呢?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泵鴮ёx如能在不露聲色中、于不經(jīng)意間,自然地教給學生讀書方法,那么課堂就會變得有趣而高效。以下是筆者執(zhí)教《駱駝祥子》導讀課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下面這段文字。
[教師用屏幕顯示閱讀文字。]
生 “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jié)果與報酬,像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武士的一顆徽章?!?/p>
師 說說讓你感受最深的詞語。
生 我從“一年、二年、三四年,一滴、兩滴、萬滴”這幾個詞語中感受到祥子的辛勞。
師 不錯,你抓了第一句話中的六個數(shù)量詞,其實這一段中還有一個數(shù)量詞也很有意思,同學們找找看。
生 是“那輛”。
師 你從這個詞中讀出了什么?
生 我也讀出了祥子的辛苦。
師 何以見得?
生 那么長時間,那么勞苦,才賺出那一輛車,可見車的來之不易和祥子的勞苦。
生 我在前面的同學的基礎上加以補充,“那輛”和前面的“一年、二年、三四年,一滴、兩滴、萬滴”加以對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師 是啊,只要我們用心讀書,就能從看似平凡的詞語中悟出深刻的內(nèi)涵來。同學們真是擁有一雙慧眼,讀如此短小的一段文字,竟然有這么多智慧的發(fā)現(xiàn),老師為你們點贊!但是,智慧的火花如同人的靈感一樣,稍縱即逝,怎樣做才能使我們智慧的火花變成思考的火焰呢?現(xiàn)在我們可以用筆為我們的智慧留下痕跡。
[教師用屏幕出示示范的圈點批注。]
師 圈點反復出現(xiàn)的詞、有表現(xiàn)力的詞、生動描寫的句子、含義深刻的句子等,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這就是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詞語說起,學生從平凡的文字中品出了深刻的意蘊,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圈點批注的方法。整個過程,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并在不經(jīng)意間認識到圈點批注的重要,掌握了圈點批注的方法。
三、遴選精彩語段
“名著導讀”最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閱讀、自能閱讀的意識。怎樣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筆者認為關鍵還是要遴選出精彩語段,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語言表達的魅力。
在執(zhí)教《駱駝祥子》導讀課時,筆者遴選了以下幾個段落讓學生精讀。
【段落一】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jié)果與報酬,像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武士的一顆徽章。
這一段讓學生自由朗讀,談談感受最深的詞語或句子,圈點批注后再次朗讀,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段落二】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起,連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
筆者將這一段用詩歌的樣式排列,讓學生通過個別朗讀、集體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句式的特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語言表達的魅力,吸引學生更深層次地走進名著中。
有人說:“不露痕跡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闭Z文教學是藝術,就需要追求于無痕處留痕的境界,而名著導讀教學更是如此,只有精選教學內(nèi)容,教給閱讀方法,遴選精彩語段,才能化大為小,化難為易,使學生擁有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進而真正有效地走進名著,感受名著的無窮魅力。
(責任編輯:方龍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