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麗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王慶麗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目的探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擇泌尿外科收治的腹腔鏡手術患者204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10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模式,研究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圍術期護理,觀察并對比2組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術后排尿與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結果研究組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縮短康復時間,保證康復質(zhì)量,適于在臨床推廣。
加速康復外科; 泌尿外科; 腹腔鏡; 圍術期護理
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的不斷完善,腹腔鏡在泌尿外科得到了廣泛應用,因具有出血少、恢復快、痛苦程度小等優(yōu)勢,備受患者青睞。然而,任何手術均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腹腔鏡技術仍會給患者身心帶來一定應激反應,且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十分常見,若未采取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措施,不僅可延長術后康復時間,而且會影響整體治療效果[1]。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是基于循證醫(yī)學所提出的多學科優(yōu)化模式,是以緩解患者對手術的應激反應,減少手術并發(fā)癥,加快康復速度為目的,旨在優(yōu)化圍術期護理質(zhì)量[2]。本研究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鏡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取得了較佳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腹腔鏡手術患者204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102例。納入標準: ① 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② 具有良好的溝通與理解能力。排除標準: ① 合并嚴重肝、腎、肺與心功能不全; ② 橫膈疝或腹部疝; ③ 盆腹腔巨大腫塊; ④ 嚴重盆腔粘連; ⑤ 彌漫性腹膜炎并腸梗阻; ⑥ 合并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嚴重感染; ⑦ 意識障礙或精神障礙者。對照組中,男60例,女42例,年齡28~75歲,平均(50.5±5.8)歲,疾病類型為腎切除術30例、腎盂成型術15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5例、腎上腺切除術15例、膀胱憩室切除術13例、腎囊腫開窗術14例。研究組中,男58例,女44例,年齡28~76歲,平均(50.8±5.5)歲,疾病類型為腎切除術28例、腎盂成型術17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5例、腎上腺切除術15例、膀胱憩室切除術13例、腎囊腫開窗術14例。2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 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模式。術前4 h禁水、12 h禁食,睡前不給予任何碳水化合物; 術后禁止攝入食水,直至肛門排氣,排氣后可逐漸從流食、半流食過渡到普食; 遵醫(yī)囑于術后24 h拔除尿管。
1.2.2 研究組: 采取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圍術期護理。⑴ 術前護理: ①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主動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人力結構、相關制度,并講解疾病知識與手術流程、方法、優(yōu)勢等。告知患者圍術期康復計劃,如早期活動、飲食指導等,使其能夠理解并配合護理工作。② 心理護理。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與人權,并及時掌握其心理動態(tài)。針對伴有不良情緒的患者,應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與安撫,以便緩解其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降低對手術的應激反應。同時可向患者介紹成功治愈的案例,提升其手術信心,從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做好準備,確保手術質(zhì)量。③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術前1 d睡前進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飲品500~800 mL, 手術當日晨6: 00攝入250 mL的10%葡萄糖。接臺手術根據(jù)術前禁飲2 h, 禁食8 h計算方式來指導飲食。⑵ 術中護理: 術中及時采用棉被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保證室內(nèi)溫濕度適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應用輸液加熱設備來維持患者的體溫與舒適感。⑶ 術后護理: ① 飲食指導。患者完全蘇醒后可給予50~100 mL溫開水,攝入時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以緩解口渴、口干等癥狀。飲水后密切觀察患者胃腸道反應,若無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 6 h后可攝入稀粥、米湯等流食,第2天攝入半流食。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jù)患者的情緒與胃腸道反應逐漸增量,每次攝入以少量多次為原則,直至恢復普食。② 管道護理?;颊咄耆K醒且尿液充分引流后即將尿管拔除。密切觀察創(chuàng)口引流管的通暢情況,避免受壓或扭曲,且認真記錄好引流液的性狀與計量,達到拔除指標時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盡早拔除管道。③ 早期鍛煉?;颊呋氐讲》亢篑R上進行肢體被動活動,待完全清醒時可改為半臥位或斜坡臥位,并鼓勵患者進行主動床上運動。手術第2天,鼓勵患者自已進食,并下床活動,注意控制活動量與幅度,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且活動期間妥善保管好引流管道,避免倒流及脫出。
1.3 觀察指標
① 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② 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包括腹部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靜脈炎。③ 術后恢復情況,包括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便時間。
2.1 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
時間及住院時間
研究組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94%,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2組引流管留置、靜脈輸液、尿管留置及住院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2 2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 術后恢復情況
研究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h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腹腔鏡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微創(chuàng)術式,隨著適應證范圍的拓寬,現(xiàn)已成為泌尿外科中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雖然腹腔鏡技術操作精細,且在出血量、恢復速度、患者痛苦程度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但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的治療方式,仍可給患者身心帶來一定創(chuàng)傷,且術后并發(fā)癥也屢見不鮮[3]。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是一種新型的康復模式,目的在于減少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加快康復速度,主要項目包括術前優(yōu)化教育、術中與術后的康復護理干預[4]。目前,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已在多個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且收效較為理想。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者在面對疾病時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與焦慮心理,極易增加手術應激反應,繼而影響手術進展與質(zhì)量[5]。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了優(yōu)化與疏導,及時調(diào)節(jié)負性情緒,使其以積極狀態(tài)迎接手術; 向患者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并鼓勵其提前了解圍術期康復計劃,能夠取得較佳的配合度,保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開展效果。有學者[6]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護理需要常規(guī)禁飲6 h、禁食12 h,然而這種長時間的禁飲、禁食可干擾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加重焦慮感,降低胰島素抵抗作用,極不利于術后康復。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認為,術前適當補液能夠提高患者機體內(nèi)能量積蓄,促使內(nèi)源性胰島素釋放,繼而強化手術耐受度,避免術后胰島素抵抗,加快康復速度。從理論角度看,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選擇在術前2 h禁飲、6 h禁食亦是安全可行的,這是由于胃腸在正常情況下對清亮液體的排空時間僅為2 h,且反流物的體積超過200 mL時才有可能發(fā)生誤吸[7]。
有學者[8]對48例行腹腔鏡全腎切除的患者應用了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該組患者管道留置時間與恢復速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本研究結果與此結果相近,研究組引流管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在圍術期護理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縮短各種管道的留置時間、靜脈輸液時間及住院時間,有效加快康復速度。同時,有研究[9]指出,雖然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術式,但術中低體溫情況仍十分常見,而低體溫能夠增加應激物質(zhì)釋放量與機體氧耗量,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與抵抗力,升高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傳統(tǒng)護理要求患者早期臥床休息,術后2~3 d才可下床活動,而長時間臥床不僅不利于腸蠕動,同時也升高了肺部、尿道等感染的發(fā)生率[10-11]。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94%, 低于對照組的10.78%(P<0.05)。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通過調(diào)節(jié)手術室溫濕度、預加熱液體等保溫措施,有效增強了機體的能量儲備,為術后康復打下了良好基礎[12-13]。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便及時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顯著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從術后恢復情況來看,研究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傳統(tǒng)護理中,泌尿外科腹腔鏡患者需要在術后排氣后才可進食,但術中操作及圍術期常規(guī)禁食已使機體處在負氮平衡狀態(tài),加之手術創(chuàng)傷需要組織提供大量能量進行修補,所以術后禁食會降低患者的抵抗能力。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鼓勵患者早期適當進食與飲水,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胃腸與膀胱功能,糾正了負氮平衡狀態(tài),并預防了水電解質(zhì)紊亂與腸道內(nèi)菌群失調(diào),便于術后功能恢復。
[1] 施慧, 尹淑玲, 劉巖, 等. 回腸代膀胱術后造瘺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干預措施[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5): 1225-1226.
[2] 尹淑玲, 劉巖, 施惠, 等. 集束化干預策略在預防膀胱腫瘤電切術后感染的應用[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6): 1499-1500.
[3] 樊靜, 龐菁春. 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浸潤性膀胱癌的圍術期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9(12): 1110-1112.
[4] Flores-Gonzalez J C, Hernandez-Gonzalez A, Rodriguez Lapez C, et al.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ritical pediatric patients[J]. Med Intensiva, 2011, 35(6): 344-348.
[5] 王莉, 徐為群. 外科護理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 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 2014, 29(4): 269-270.
[6] 向軍蓮, 田小平, 劉佳. 循證護理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 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 2014, 29(4): 317-318.
[7] 汪青蓉. 心理護理對泌尿外科術前患者焦慮癥狀干預效果的研究[J]. 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 2014, 31(4): 272-274.
[8] 葛紅艷, 朱偉棟. 改良低坡位在泌尿外科下尿路手術中的應用[J]. 江蘇醫(yī)藥, 2014, 40(17): 2088-2089.
[9] 潘懷清. 疼痛護理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22): 2108-2109.
[10] 郭麗麗, 陳蕊, 高淑玲, 等. 護理干預對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依從性的影響[J]. 安徽醫(yī)學, 2014, 35(8): 1159-1160.
[11] 田恒, 郭金剛. 經(jīng)皮下置管輸尿管旁路腎膀胱分流術在輸尿管梗阻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4, 29(9): 811-812.
[12] 張艷, 陳小芹. ??谱o理體檢在泌尿外科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4): 175-176.
[13] 牟宗娟, 袁春麗, 董勇. 綜合護理干預對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影響[J]. 河北中醫(yī), 2014, 36(9): 1410-1411.
Effectofrapidrehabilitationconceptforperioperativelaparoscopicsurgerypatientsinurologydepartment
WANGQingli
(DepartmentofUr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01)
ObjectiveTo study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concept for periopera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in urology department.MethodsA total of 204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102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model,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pplied rapid rehabilitation concept nursing.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intravenous infusion, urine tube indwelling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micturi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intravenous fluids, urine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the time to first micturition, the time to first defecation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Rapid rehabilitation concept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erioperation has obvious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so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Department of Urology; laparoscopy; perioperative nursing
R 473.6
A
1672-2353(2017)20-069-03
10.7619/jcmp.201720022
2017-05-17
黑龍江省衛(wèi)生廳科研課題(200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