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玉,王琴,龔元媛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四川宜賓 644000
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藍天玉,王琴,龔元媛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四川宜賓 644000
目的 探究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方法 以2016年3—12月期間在該院骨科實習的92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6名,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帶教方法,研究組予以階段式帶教方法,比較帶教效果。結果 研究組實習生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實習生的帶教滿意度為95.65%(44/46),對照組實習生滿意度為73.91%(34/46),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骨科護理實習生予以階段式帶教,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實習效果,增強實習生的護理能力,效果顯著,實際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使用。
階段式帶教方法;骨科;護理實習生
骨科是醫(yī)院中的重點科室,集中應用了眾多高、精、尖醫(yī)療技術,對護理人員的素質(zhì)水平要求更高,優(yōu)秀的骨科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等[1]。因此在骨科實習護士實習階段予以科學的帶教方式,有效提升其綜合素質(zhì)能力水平十分必要。該研究以該院骨科實習生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階段式帶教方式的應用價值。
92名實習護士,均為女性,于2016年3—12月在該院骨科實習。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6名。其中對照組實習生的年齡在18~23歲之間,平均年齡(20.37±1.33)歲;大專生44名,本科生2名。研究組實習生年齡在19~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41±1.38)歲;大專生43名,本科生3名。比較兩組實習生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強。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帶教方法。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帶教老師針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分析,向?qū)嵙暽鷤魇诠强谱o理方法、護理技巧、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講解完成后指導實習生進行實踐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及時講解、解決。實習時間為4周。在實習完成后,對實習生整體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進行評估。
1.2.2 研究組 研究組予以階段式帶教方法。實習生的實習時間為四周,實習帶教前制定詳細的代教方案:第1周,集中引導學生進行骨科疾病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并針對各種骨科疾病向?qū)嵙暽鷤魇诨A的護理方法,使實習生對骨科護理相關知識有初步的了解;第2周,指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骨科護理知識,并指導學生開展臨床護理實踐,熟練掌握顧客護理的實踐操作方法及技巧;第3周,深入學習骨科護理,指導實習生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層面對患者展開有效的護理,滿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在此過程中,要向?qū)嵙暽鷤魇谔幚硗话l(fā)事件的能力,提升實習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第4周,增加與實習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護理工作開展中的疑惑,針對學生掌握不好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難度大的護理環(huán)節(jié),予以針對性講解、示范操作,幫助實習生提升綜合實習效果。在實習完成后,對實習生整體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進行評估。
兩組實習生均于實習結束后,使用該院自行設計的骨科護理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考核量表進行實習效果測評,每項測評內(nèi)容的總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實習效果越好。
另外使用該院自制實習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進行評估,調(diào)查表中包含實習生對醫(yī)院環(huán)境、帶教教師、帶教方法、實習效果等方面的滿意程度,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分;基本滿意:≥70分且<90分;不滿意:<7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對研究中涉及的結果相關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對于兩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評分等計量資料均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x±s)形式表示,對于實習滿意度使用百分數(shù)(%)形式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分別采用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實習生的骨科護理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評分狀況進行比較,研究組各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實習效果比較[(x±s),分]
對兩組實習生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研究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實習滿意度比較[n(%)]
護生是醫(yī)院護士的重要來源,護生實習質(zhì)量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醫(yī)療機構的整體護理效果。在護生實習階段,對其予以科學帶教方法帶教,可有效提升實習生護理知識的掌握水平、護理技巧的操作能力及綜合能力水平[2]。
骨科是醫(yī)院中的重點科室,對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要求很高,傳統(tǒng)的骨科帶教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護理工作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實踐操作能力不強,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差,很多護理人員在正式上崗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沒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改革帶教方式,優(yōu)化帶教質(zhì)量,提升實習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是提升我國醫(yī)療發(fā)展水平的必然途徑。該研究以該院實習護士為研究對象,分析階段式帶教方式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3]。
階段式帶教方式[4],是護理實習生的新型帶教方式,以階段化的帶教任務為中心,由基礎到疑難問題的處理,由淺入深向骨科護理實習生傳授相關知識與技巧,傳授內(nèi)容由初步的骨科疾病、骨科疾病護理基礎認識,到實踐操作、滿足患者深層次需求、提升溝通交流能力等。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患者對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單純的疾病護理,患者心理、社會、生理功能的滿足程度成為護理水平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階段式帶教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提升護理人員護理質(zhì)量水平,扎實掌握各方面護理技巧,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護理質(zhì)量,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5]。該研究研究組采用階段式帶教方式帶教后,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水平提升,實習滿意度高。這一研究結果與以上研究分析相一致,臨床應用科學價值高。
綜上所述,對骨科護理實習生予以階段式帶教方式可有效提升帶教效果,提升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評分水平,效果良好,實踐操作應用價值高。
[1]王世芳,員淑芳,蔣睿,等.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168-169.
[2]劉回芬,黃天雯,何翠環(huán),等.分階段目標教學在護理進修生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9):3111-3113.
[3]張海豫,程月起,張亞倩,等.探討階梯式帶教模式在臨床骨科帶教中的臨床實踐效果[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9):121-122.
[4]萬來平.階段式護理干預模式在骨科康復病區(qū)的應用效果[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18):62-63.
[5]宋嘉琳,房旦.探討分層次護理管理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3):165-167.
R-4
A
1672-5654(2017)09(c)-007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7.078
藍天玉(1975-),女,四川富順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骨科護理工作。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