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洪偉
(海城市中心醫(yī)院婦科,遼寧 海城 114200)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60例觀察與護理
苑洪偉
(海城市中心醫(yī)院婦科,遼寧 海城 114200)
目的 探究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60例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鏡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30例觀察組和30例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圍手術期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70.5±3.6)mL、(1.68±0.21)h、(5.0±0.3)d、(13.3±3.4)d;對照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81.8±3.9)mL、(4.06±1.01)h、(5.2±0.5)d、(19.4±3.2)d,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患者時間短,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通過對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綜合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減少了患者術中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所用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身體恢復至正常所用時間,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患者配合度高,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鏡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為已婚且生育婦女,其中子宮肌瘤33例,子宮腺肌病12例,子宮脫垂合并陰道壁膨出9例,功能失調(diào)性子宮出血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30例,患者年齡30~57歲,平均年齡(36.1±1.5)歲;觀察組30例;患者年齡28~55歲,平均年齡(35.8±1.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腹腔鏡下行子宮切除術,置導尿管及舉宮器,置入腹腔鏡檢查盆、腹腔內(nèi)狀況,并選擇2~3個輔助穿刺位置,閉合切斷子宮圓韌帶,閉合切斷骨盆漏斗韌帶或卵巢固有韌帶,剪開子宮膀胱炎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根據(jù)患者情況行次全切除或全切除[1]。
1.3 護理
1.3.1 術前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減少探視人員,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對于煩躁不安的患者適當使用鎮(zhèn)靜劑。飲食護理:囑患者多飲水,飲食宜清淡,保持二便通暢,飲食以低熱量、低鹽、低脂 、含纖維素多、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1.3.2 術前準備:術前常規(guī)生化化驗、凝血四項檢查,備皮備血,碘過敏及普魯卡因過敏試驗,禁食禁飲6 h,留置尿管,左上肢建立靜脈通道,肌注鎮(zhèn)痛劑[2]。術前一夜肥皂水灌腸。術前1~2 d進流質(zhì)飲食。術前1 d或術日早晨檢查患者,如有發(fā)熱(超過38.5 ℃),延遲手術;術前夜給鎮(zhèn)靜劑,保證患者的充分睡眠;進手術室前排空尿液,必要時留置尿管;手術前取下活動牙齒。保持患者外陰的清潔、止癢止痛,選擇半臥位進行擦洗,擦洗順序為由前向后、從尿道到陰道、最后至肛門。術前1 d巡回護士應到患者病房進行查看,核對患者資料、了解患者的情況,包括患者的基本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并進行準確的記錄。為患者普及基本的手術知識,
1.3.3 術中護理:手術間溫度、濕度適宜?;颊咴谶M入手術室后,護士應進行熱情的接待,起到心理安慰劑的作用,有冠心病但能耐受手術者為其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術中若發(fā)生不適,不應隨意挪動患者的軀體并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注意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手術時不應壓迫或者過度牽拉神經(jīng),以防患者產(chǎn)生麻痹的感覺;不可將患者的肢體懸空,必須使用托墊穩(wěn)固。
1.3.4 術后護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遵照醫(yī)囑進行藥物使用。評估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情況,各個重要臟器功能情況以及傷口恢復情況,做好出院指導和健康教育。為了預防院內(nèi)感染的發(fā)生,術后的1個月內(nèi)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囑咐患者不宜過多的活動,注意保暖勿感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的通暢。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術后注意用具消毒、避免性生活,進行普查普治,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指導用藥方式和注意事項,增強個人抵抗力,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外陰的清潔干燥、穿純棉內(nèi)褲?;颊咔逍? h后即可進流質(zhì)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質(zhì)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含纖維素多、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70.5±3.6)mL、(1.68±0.21)h、(5.0± 0.3)d、(13.3±3.4)d;對照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81.8±3.9)mL、(4.06± 1.01)h、(5.2±0.5)d、(19.4±3.2)d,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患者時間短,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表1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d)觀察組3070.5±3.61.68±0.215.0±0.313.3±3.4對照組3081.8±3.94.06±1.015.2±0.519.4±3.2組別n手術出血量(mL)肛門通氣時間(h)住院時間(d)
與傳統(tǒng)的經(jīng)腹子宮切除術、經(jīng)陰道子宮切除術相比,腹腔鏡兼既有診斷又有治療功能,避免了盲目開腹;手術視野開闊,避免了切口感染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為探究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60例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選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鏡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圍手術期護理,術后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70.5±3.6)mL、(1.68±0.21)h、(5.0 ±0.3)d、(13.3±3.4)d;對照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81.8±3.9)mL、(4.06± 1.01)h、(5.2±0.5)d、(19.4±3.2)d,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患者手術出血量、術后肛門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患者時間短,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綜合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減少了患者術中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所用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身體恢復至正常所用時間,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患者配合度高, 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 奚彩彤.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病人的護理[J].南京軍醫(yī)學院學報,2001,12(4):274-275.
[2] 軍欣,吳麗芬,姚南峰.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113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7,28(9):1081-1083.
[3] 高巖,樊平,毛侖,等.腹腔鏡手術臍孔皮膚清潔準備方法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6-8.
R473.71
B
1671-8194(2017)18-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