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要: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教學課堂的合理構建。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低效和無效的情況迫切需要改變,教師應該積極構建高效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倡導以人為本,改變課堂上重知識傳授的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并且重視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改革方法;圖文結合;因材施教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與學生時刻保持交流狀態(tài),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敢于發(fā)言、敢于交流,最終實現(xiàn)滿意的教學效果。通過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地理科學知識,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正確認識人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fā)展,但這需要以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為前提,因此教師就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加強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觀主動性,設計出一套學生易學,愛學的課堂教學設計,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同時,教師也要讓每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中身心調動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思維,刺激學生探索精神,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靈活運用的知識,為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提供有力支持。
二、分小組開展教育學習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地理可以讓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老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不足,合理地將學生分成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內能夠優(yōu)勢互補,促進他們的相互發(fā)展和進步。老師通過小組教學,進行小組間的學習競爭,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良好教學的開展。
三、有效利用地圖,圖文結合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關鍵和重點,學會看圖,利用地圖,是最基本的要求。高中地理教材中會有配套的地圖冊,與教材結合在一起使用,使教材上面的理論性的東西以地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更直觀,更生動形象。在地理學習中,一定要養(yǎng)成圖不離手的習慣,把地圖與課本放在一起學習,更便于記憶。有的學生不能很好的讀圖、識圖,可以通過地圖填空的方式來記憶地圖。就是把地圖用自己的筆親手畫出來,但是不標注任何文字,只有圖形輪廓和圖標,然后拿另一個顏色的筆去“填空”,即憑借自己的記憶把地圖補充完整。這樣既鍛煉了動手能力,也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地圖的記憶與理解。運用地圖來學習地理知識是最有效率的渠道,只要平時多看地理圖冊,將知識與地圖結合起來記憶,熟記地圖,把地圖印在腦子里,那么學習地理就會容易很多。
四、掌握解題技巧,充滿自信答題
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有多種,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認真審題,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不要誤解題干的意思,否則整道題的思路都是錯誤的。做選擇題時,可以利用題干中的關鍵詞對選項進行排除,然后再利用自己審題得出來的相關知識,對剩下的選項進行選擇。這樣正確率可以提高很多。做主觀題時,更要仔細認真審題,答題也要抓住關鍵點,沒必要啰啰嗦嗦的寫一大堆,要培養(yǎng)得分意識,有時答出關鍵點來就能得全分。
五、教學后注意訓練、鞏固和提高
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安排適當?shù)恼n堂練習,讓學生進行鞏固和提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習題訓練能夠檢測學生所學知識、鞏固學生所學成果。教師要為學生安排適當?shù)木毩?,注意練習的質量,而不是只關注練習的數(shù)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切忌讓學生陷入題海,那樣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厭煩感,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精心安排一定數(shù)量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另外,練習題應該有一定的梯度性,是由淺到深的,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得到提高。在讓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律的總結,注意讓學生掌握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練習中得出答案,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舉一反三,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進行分析和解決。
六、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調動每個學生的課堂效率
要符合學生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和不平衡性。他們在年齡、性格、修養(yǎng)、閱歷、生活環(huán)境、認讀能力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這就造成了學生思維方式和課堂面貌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學習過程中難免流露出年齡階段中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內容的設計,就要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和特點,使之順應其成長規(guī)律,符合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以利于他們智力的開發(fā)和技能提高;避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一刀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立足于自身實際,將自己對地理世界以獨特的方式 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營造出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平等溫和的語言,誠懇熱情的指導,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宣泄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課堂中的優(yōu)點,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存在的不足,給予耐心的疏導和幫助。學生在這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huán)境下,將非常有利于創(chuàng)造意識的培養(yǎng),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下的課堂是高效課堂,與傳統(tǒng)的低效課堂是截然不同的。傳統(tǒng)的低效課堂中,教師只注重向學生進行知識的機械性灌輸,教學方法單一教條,從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而高效課堂的教學,就是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以學生為本,以實踐為主,靈活創(chuàng)新,改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死啃書本知識的低效課堂狀態(tài)。新課改實施以來,高效課堂的教學訓練一直沒有停歇,教師在這條研習、實踐的路上不斷進步發(fā)展,不僅使學生受益匪淺,也是教師自身對于教育事業(yè)的不懈耕耘。
參考文獻:
[1]劉志云.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J].學周刊,2016,(25).
[2]劉偉.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30).
[3]魯亞玲.論新課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