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王芳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48頁例1、練一練和練習八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整理已知條件和問題,能用畫線段圖的策略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和差問題的解題思路,掌握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
2.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感受畫線段圖的策略對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發(fā)展比較、分析、綜合等能力。
3.學生在運用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強運用線段圖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運用畫線段圖的策略確定和差問題的解題思路,掌握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線段圖進行分析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直奔課題
今天,范老師和大家一起研究的話題是——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個策略的名字是——畫線段圖,關于畫線段圖,課本48頁的例1給我們的理解提供了幫助,記得那道題嗎?出示例1,大家一起讀一下。
問:從題中你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誰能告訴大家?
用什么方法能把這些信息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呢?(有以前畫線段圖的基礎,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畫,邊畫邊講注意事項。)
昨天大家已經在家研究過,想把你解題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設計意圖:由于孩子在家已經預習過所要學習的內容,所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學生很明確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畫線段圖?!?/p>
二、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組內合作友情提醒:
1.指著線段圖介紹自己的想法。
2.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和建議。
3.聽不懂的時候一定及時質疑。
4.嘗試在討論結束后做個總結。。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都有和別人交流的欲望,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碰撞,在聽別人講解的過程中也許會豁然開朗,學生有學生的語言,他們之間自己講有時會比我們老師講得更形象更好理解?!?/p>
全班交流溫馨提醒:
1.小老師聲音要洪亮。
2.介紹完自己的想法看其他組是否有補充。
3.認真傾聽每一種解法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兩種思路:(一定要讓孩子指著線段圖說)
思路1:可以設想把小寧的郵票加上12枚,就相當于在郵票總數(shù)上加上12枚,真好等于小春郵票枚數(shù)的 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數(shù),再求小寧的枚數(shù)。
(72+12)÷2 =84÷2 =42(枚)
42-12=30(枚)
思路2:可以設想把小春的郵票去掉12枚,就相當于在郵票總數(shù)上減去12枚,真好等于小寧郵票枚數(shù)的 2倍,可以先求小寧的枚數(shù),再求小春的枚數(shù)。
(72-12)÷2 =60÷2 =30(枚)如有第三種方法,請學生解釋清楚。
引導學生小結:其實,剛才同學們說的兩種解題思路是有共同點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這兩種方法,雖然一種是將小春去掉12,另一種是將小寧補上12,但是兩種方法都是想辦法使它們一樣多,再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全班交流,等于整理解題思路,講的孩子更清楚,聽的孩子也會更調理?!?/p>
三、回頭檢查,學會檢驗
引導:我們這個問題已經知道怎么解決了,那么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應該怎么檢驗?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題目中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小寧和小春共有72枚郵票”,第二個條件是“小春比小寧多12枚”,所以我們對兩個條件都要進行檢驗。可以先把兩人的郵票枚數(shù)相加,看是不是共有72枚;再把兩人郵票的枚數(shù)相減,看是不是相差12枚。
說明:是啊,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一般用“把得數(shù)代入原題”的方法進行檢驗。自己在練習紙上寫出檢驗過程,并完成答句。
反饋:你是怎樣檢驗的?(板書檢驗過程,確認結果)
我們來看看,他們兩個相加總數(shù)是不是72,兩個相減結果是不是12,那說明我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所有的學習如果能夠回頭看,是很好的一個習慣,學會檢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步驟,孩子在檢驗過程中能夠再次理解數(shù)量關系,檢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確?!?/p>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出示“練一練”。
引入:要掌握畫圖的策略,我們首先要看懂圖,這張圖,你能看懂嗎?誰來說說這張圖的意思?
看著圖,先想想你準備怎樣解決?請同學們列式解答。(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直接列式解答)
交流: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檢驗:這道題算得對不對,我們來檢驗一下。我們可以怎么檢驗?(根據(jù)回答板書檢驗過程)檢驗時,既要檢驗兩種書是不是一共105本,又要檢驗文藝書比科技書是不是少15本。符合這兩個條件,說明解答是正確的。
小結:同學們看,看懂了圖,我們就能理清數(shù)量關系,從而正確解答。
【設計意圖:在學過了畫圖的策略之后,要掌握畫圖的策略,首先要看懂圖,看懂了圖,就能理清數(shù)量關系,從而正確解答?!?/p>
2.出示練習八第2題。
這張圖你能看懂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解決?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并上臺展示。
誰來展示一下?(兩種解題思路,一種是去掉長花邊的一部分,另一種是補上短花邊的部分)通過比較交流,體會用長花邊減去10厘米,先求短花邊的長度,再求長花邊的解題思路,比用短花邊加上三個10厘米,先求出長花邊的長度,再求短花邊的長度的解題思路要更簡捷。
錯誤的方法:老師看到還有一位同學是這樣做的。我們來看看他的對不對。投影儀展示,并使用檢驗,檢驗發(fā)現(xiàn)結果不對。
說明:看來檢驗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時思維的漏洞,檢驗還是很有用的,我們要平時要用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通過比較交流,體會用長花邊減去10厘米,先求短花邊的長度,再求長花邊的解題思路,比用短花邊加上三個10厘米,先求出長花邊的長度,再求短花邊的長度的解題思路要更簡捷?!?/p>
同時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算法時,及時利用檢驗發(fā)現(xiàn)錯誤,以使學生體會檢驗的重要性,用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