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喆
夏天的草,是孤獨的,少有人贊嘆,少有人欣賞,遠不如春天的草那般引人注意。
燕草如碧絲,春天的草被賦予無數(shù)榮耀。草長鶯飛,小草含青……春草,幾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詞。到了夏天,綠樹成蔭,赤日炎炎,可憐的草兒便被搶了風頭去,在人們眼中仿佛不復存在了。
說來也怪,夏天的草,明明比春天的草更為茂盛,更為翠綠,為何卻無人問津,一直默默無聞?好不容易遇到了唐朝張蠙,卻留下了“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這句詩,對草的荒涼冷落之意,自在言外。
夏天的草是個悲劇,孩子們踩著它們?nèi)バ蕾p盛放的花兒。夏草被踩得滿身傷痕,久久不能直起身子,卻得不到一個人的回眸。唯有小蟲不嫌棄夏草,它們在草間打滾、跑跳,惹得夏草一陣輕笑,“別去草叢玩,招一身蟲子!”這時,夏草聽見了大人的叮囑聲,歡樂的心又冷了下來。可是,它們?nèi)栽谙娘L中梳妝,理好被踩亂的頭發(fā),淡淡妝,掩蓋臉上的傷痕。
只為了給世界多添一些翠意,生在夏天的草,依舊咬緊牙關(guān),努力生長。即使它們的美麗,在人們眼里,只是一成不變的單調(diào)的綠。可是,草那顆高雅的心是不會變的,就像那些素面朝天的老人,年輕時也許風光,是遠近有名的美人,老了,卻又無人問津。但她們依舊不向歲月妥協(xié),著年輕時的旗袍,盤起白發(fā),端一本書靜靜地讀,沏一杯茶慢慢地品。款款有致,生活得依舊從容高雅。
又像隱居山林的隱士,也許曾是紅極一時的名家,可也被世人漸漸淡忘,守著田園,依山傍水,活得自在。他們都是為自己而活,不論世人如何評價,做好自己,保持自己的格調(diào),就像夏風中的草一樣,就好了。
夏天,草的身邊是不斷被夸耀的鮮花,但是,花太過自滿,高高在上,毫不掩飾自己的絢麗,只為贏得路人的稱贊。殊不知,這只會加快自己的枯黃,萬花叢中,世間的美麗千姿百態(tài),可誰會對其中哪一朵情有獨鐘,印象深刻呢?
草就不然,雖無人贊嘆,卻也無人挖苦,這對夏草來說,已然足夠。誰知夏草心,恐怕唯有帶它旅行的夏風知曉。可能因為,它們僅僅只是小草,而且是生在夏天的草,也許,它們天生就擁有一顆草的心,才不會過多地留戀春天的榮譽,不會過多地為難自己。別人的眼光會變,但無論何時何地,草唯一不變的,是一顆淡泊的心。
風光之后,依舊堅持本心,不卑不亢,瀟灑地生活。比起春天的草,夏天的草更令我尊敬。
起風了,夏天的風吹來草的葉子,被喚醒的草都妙不可言。
>> 點評
本文立意別具一格,將“春草”與“夏草”進行對比,但并沒有刻意貶低春草抬高夏草,而是強調(diào)了兩者的不同,解釋自己喜歡夏草的原因,作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見一斑。另外,作者的文學修養(yǎng)和語言功底為文章加分頗多,有古詩引用,給夏草設置情感定位;有擬人化的“在夏風中梳妝、理好頭發(fā)”,展現(xiàn)“夏草”平易近人的姿態(tài);有比喻性的“像素面朝天的老人”,為夏草增添人文氣息,最后又強調(diào)夏草“淡泊高雅”的特性,層層遞進、生動地刻畫出“夏草”的形象,深刻地表達出作者的認知。
(指導教師 牟維和)
>>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請以“難忘那一抹綠”/“草”/“____的生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