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學對外漢語教學詞匯的宏觀控制與呈現(xiàn)方式

    2017-11-02 01:54:59
    海外華文教育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助詞詞匯量詞語

    姜 蕾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中國 廣州510420)

    中學對外漢語教學詞匯的宏觀控制與呈現(xiàn)方式

    姜 蕾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中國 廣州510420)

    中學對外漢語教學缺少專用大綱的指導,在教材中的體現(xiàn)就是詞匯總量差異大、難度等級不夠合理、詞語呈現(xiàn)方式有待改善。中學漢語教學的詞匯控制和呈現(xiàn)應(yīng)有其獨特之處??傇~匯量控制在2800左右每課詞匯量在15~38范圍內(nèi),學習初期安排的詞匯量應(yīng)該較少,每課不超過15個。文化詞和不成詞語素是超剛詞數(shù)量較多的主要原因,若處理得當反而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漢語學習。詞匯拼音的標注應(yīng)更適合第二語言學習者,詞性標注需準確,詞語釋義兼顧語用和語法兩個方面。

    中學;對外漢語教學;詞匯;宏觀控制;呈現(xiàn)方式

    詞匯選編是教材編寫的重點之一。本研究著眼于中學對外漢語教材的詞匯量界定、難度控制情況及成因、呈現(xiàn)方式這幾個方面,從較宏觀的角度研究中學教材的詞匯編寫。研究對象為5套使用廣泛的中學對外漢語教材,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教材信息

    一、參考標準及研究前的詞匯處理

    (一)參考標準

    在目前各種語言教學大綱中,沒有專為中學生編寫的漢語教學大綱。在進行詞語分析時,本研究選擇了通用水平大綱《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漢字詞匯等級劃分》(簡稱《等級劃分》),此標準由國家漢辦教育部社科司《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漢字詞匯等級劃分》課題組編寫,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2011年2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兜燃墑澐帧分饕罁?jù)5種大型動態(tài)語料詞匯頻度,把所選詞匯分為普及化等級、中級、高級及高級“附錄”3大等級,分別對應(yīng)的是初級、中級和高級。

    另外,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中與中學相關(guān)的只有《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大綱》(簡稱《YCT》,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2009),此大綱總詞匯量太小,僅為600?!秾ν鉂h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簡稱《初級大綱》,楊寄洲,1996)規(guī)定初級階段學生應(yīng)該掌握的總詞匯量是2800個,雖然此量不是針對中學生的,但青少年記憶發(fā)展處于成熟階段,詞匯掌握的數(shù)量可用接近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因此,從總量上看,《YCT》無法滿足中學漢語教學的需要,本研究最終沒有以此作為參考。

    (二)研究前的詞匯處理

    所選5套教材均為初級教材,研究只涉及顯性詞匯(即詞表詞匯),以每冊教材附錄中的“總詞匯表”為對象,沒有“總詞匯表”的則考察每課后所附“詞匯表”。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中學教材的詞匯表并不純粹,里面混雜了相當比例的短語和語法結(jié)構(gòu)。例如:

    短語:你好嗎(《輕松》),多少錢(《快樂》),好多女孩(《我愛》),謝謝光臨(《奇妙》)

    語法結(jié)構(gòu):因為……所以……(《輕松》),一邊……一邊……(《跟》),一……就……(《快樂》),越來越……(《我愛》),不但……而且……(《奇妙》)

    另外,詞表中還有大量的專有名詞,而《等級劃分》中只收錄了兩個專有名詞:中國、北京。例如:

    巴黎圣母院(《輕松》)、詹妮(《跟》)、故宮(《快樂》)、意大利(《我愛》)、大華高中(《奇妙》)

    在統(tǒng)計前需切分短語、擇出語法結(jié)構(gòu)中的“詞”,同時剔除專有名詞。另外,每套教材中都有一些音、形、義完全相同的詞,需進行“去重”處理,即在統(tǒng)計時只計算一次。例如:《跟》的第一冊、第二冊和第三冊詞匯表中都有“昨天”一詞,意義、詞性完全相同,研究時只計為一個詞。以下詞匯分析都在此基礎(chǔ)上展開。

    二、詞匯量對比

    表2為5套教材不記重復的詞匯總量數(shù)據(jù)。

    表2 詞匯總量對比(單位:個)

    (一)總量控制無綱可依

    《YCT》的總詞匯量太??;《等級劃分》中的普及化等級詞匯2245個,5套教材大多與之相差較大。那么,零起點中學漢語教材的詞匯量究竟應(yīng)該是多少?

    《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楊寄洲,1996)規(guī)定初級階段學生應(yīng)該掌握的總詞匯量是2800個。中學漢語教材的目標是在學習完成時讓學生達到中級漢語水平,且青少年的記憶發(fā)展趨于成熟階段,中學對外漢語教學的詞匯量亦可以2800作為參考標準。據(jù)此來看,5套教材中唯有《輕松》的詞匯總量最接近要求,《快樂》和《我愛》的詞匯總量過小。

    (二)單課詞匯量編排不夠科學

    單課詞匯量應(yīng)有上限和下限的要求。楊寄洲(2003)提出初級漢語教材每課的生詞量應(yīng)從20~25個逐漸增長至40~45個。周小兵(2009)也曾提出:“初級班按課型分……,綜合課每課的詞匯量應(yīng)該控制在15~20個之間”。根據(jù)發(fā)展心理學,中學生由幼兒期逐步進入青少年期,記憶發(fā)展步入巔峰;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組塊(Chunk)理論”的研究成果,初級教材每篇課文的生詞數(shù)量最好不超過38個(董明、桂弘,2005)。由此看來,中學教材的第一冊詞匯不易過多,之后幾冊詞匯量應(yīng)逐冊上升,若后期課文的生詞太少,則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滿足其語言使用的需求。由此,中學漢語教材的詞匯量控制在15~38個之間比較合理,根據(jù)實際情況允許有個別出入。

    單課實際詞匯量可以呈現(xiàn)教材原始的詞匯編排情況,結(jié)果見表3。表中“詞匯量范圍”指每冊教材中單課最大詞匯量和最小詞匯量之間的范圍;“15~19詞課數(shù)”指一冊教材里詞匯量在15到19之間的課程數(shù)量,其他以此類推;“單冊占比”指某詞匯量范圍內(nèi)的課數(shù)在這冊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如《輕松》第一冊“15詞以下課數(shù)”(即詞匯量小于15的課程數(shù))為11課,整冊共有21課,那么“單冊占比”就為

    表3 每冊實際詞匯量考察

    表3顯示:

    1.各教材第一冊的詞匯量普遍小于15

    Krashen(1982)的“情感過濾理論”認為,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情感因素起著對語言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人,其情感過濾作用就會很弱,語言輸入就會最大限度地變成語言吸入(intake),學習者往往可以順暢地進入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進而完成語言習得。當學習變得無趣、痛苦,或是處于一種懲罰性的環(huán)境里時,孩子們就會抵制學習,可見學習興趣何等重要。

    中學漢語教材的使用對象為13歲至16歲的少年學生(姜蕾,2013)。中學低年級的學習者剛從兒童時期過渡而來,在決定學習效果的因素中,情感和興趣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不讓他們在初遇漢語時被詞匯和漢字嚇倒,在第一冊教材中編排較少的詞匯比較合理。因此,中學教材詞匯量的安排是否可以根據(jù)不同階段做不同要求,并非一概而論呢?例如,教材第一冊(甚至第二冊)詞匯量不宜過大,每課控制在15個以內(nèi),以培養(yǎng)興趣、學以致用為主要目標;之后幾冊可以遵循每課15~38個的詞匯量標準,逐步遞增。

    2.有些教材后期階段單課詞匯量偏大

    《輕松》的第四冊、第五冊的單課詞匯量100%超過38個,《奇妙》第四冊也有9成以上單課詞匯量超過38。這兩部教材后期階段的詞匯編排偏差較大,會破壞教材整體的科學性。雖然各教材都可以按照詞匯量由多到少、由簡到難的邏輯編寫,但是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是必須加以科學控制的。

    三、詞匯的等級分布

    初級教材的選詞應(yīng)以《等級劃分》中的普及化詞匯為主。5套教材的詞匯等級分布情況見表4。

    表4 詞匯等級分布

    中學漢語教材的詞匯等級分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各級詞選擇的差別都較大,說明各教材對每個等級詞數(shù)量的把握分歧很大,這是中學對外漢語教學缺少標準的體現(xiàn)。

    2.普及化等級詞比例均不達標。

    國家漢辦2002年出版的《高等學校國外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長期進修)》規(guī)定:“初級階段的初級詞匯可以達綱≥85%”。雖然參考的是成人大綱,但教學目標合理性對各等級詞匯比例的要求不應(yīng)有區(qū)別。各教材的普及化等級詞比例都不夠高,難度控制最優(yōu)的是《快樂》,相對接近初級階段的標準?!遁p松》的普及化等級詞比例最小,超綱詞比例最大,實際詞匯難度遠高于最初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

    3.超綱詞比例較大。

    《輕松》、《跟》和《奇妙》的超綱詞比例均超過15%,《輕松》甚至達到近30%,造成此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1)與文化相關(guān)的詞語較多。例如:

    布丁、年貨、生肖、元宵、正月(《輕松》)

    宮爆雞丁、漢堡、花燈、水餃(《奇妙》)

    文化傳播是語言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其中必然會涉及較多的相關(guān)詞匯。但是,能體現(xiàn)各國文化特色,且在日常交際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語應(yīng)該成為教學的內(nèi)容,那些使用頻率較低的詞語應(yīng)盡量回避。例如:

    文化大革命(《輕松》第五冊第6課)

    (2)詞表中還有一些不成詞語素,這種現(xiàn)象主要出現(xiàn)在《輕松》中。例如:

    肪、蕉、酪、橡、鍛、責、膀、瀏、氛、惰、姻、誨、雹

    《輕松》將生詞的每個字分別列出,作為生詞之一在詞表中呈現(xiàn),有英文釋義,其中有一些為不成詞語素。一般有如下三種情況:

    A.漢字的含義與所在詞的意義無關(guān),與所在課文也無關(guān)。例如:

    B.漢字單獨存在沒有意義或無法使用,只能用所在詞的意義來進行解釋。例如:

    C.漢字與所在詞存在深層次的聯(lián)系,初學者較難理解。例如:

    從漢語教學的角度看,“我們不主張孤立地進行漢字教學,也不主張把語素教學引入對外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保罴闹?,2003)但是,漢語屬于語義型語言,漢語語法為語義句法。漢語語義句法的生成機制是以核心字為基礎(chǔ),通過向心、離心兩種結(jié)構(gòu)形式逐層擴展,形成各級字組。(徐通鏘,1999)因此,這種“字本位”式的詞匯表對擴大學生詞匯量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字與字的組合,讓學生在學會一個一個詞語的同時學會詞語的組合原則和掌握語義的聚合群,在有限的漢字的基礎(chǔ)上進行開放式擴展詞語的能力,以及能動地把握漢語語義的能力”。(李泉,2006)

    《輕松》對詞匯的處理方式正是其特色所在,也適合邏輯思維日益成熟的少年學生。但有些不成詞語素單獨出現(xiàn)不但不能表達實際意義,反而增大了學習難度。僅僅在短時記憶中保持的信息不一定能夠被永久地保存下來。但是如果信息與其他已經(jīng)存在的且有意義的記憶聯(lián)系起來,那么它便成為了長期記憶的一部分。(Solso,R.L.等,2008)因此,對于初級學習者來說,教授有現(xiàn)實意義、組合能力強的漢字可以促進詞語的掌握。中學漢語詞匯表中所列漢字需與所在詞有比較明顯的意義上的關(guān)聯(lián),同時擴展性較強,前文所述3種情況應(yīng)該避免。

    四、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

    各教材的詞匯呈現(xiàn)方式見表5所示。

    表5 詞匯呈現(xiàn)方式

    (一)拼音標注

    在《輕松》、《快樂》和《我愛》中,拼音標注在詞匯上方;《奇妙》在詞匯之后標注拼音,兩個音節(jié)之間有間隔,將每個字發(fā)音區(qū)別開?!陡芬苍谠~匯之后標注拼音,但兩個音節(jié)之間沒有間隔。

    關(guān)于漢語拼音的標注方法,《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簡稱《拼音規(guī)則》)中已有明確說明:表示一個整體概念的雙音節(jié)和三音節(jié)結(jié)構(gòu),連寫。例如 gāngtiě(鋼鐵)、qiūhǎitáng(秋海棠)。四音節(jié)以上表示一個整體概念的名稱,按詞(或語節(jié))分開寫,不能按詞(或語節(jié))劃分的,全都連寫。例如 Wúfèng gāngguǎn(無縫鋼管)、hóngshízìhuì(紅十字會)。單音節(jié)詞重疊時連寫,雙音節(jié)詞重疊時分寫。例如 rénrén(人人)、Chángshi Chángshi(嘗試嘗試)。重疊并列即 AABB式結(jié)構(gòu),當中加短橫。例如 Láilai-wǎngwǎng(來來往往)Shūoshuo-xiàoxiào(說說笑笑)。

    《跟》的拼音標注方法最符合《拼音規(guī)則》的規(guī)定。但我們認為,其他四套教材的標注形式更適合初級對外漢語教材。漢語為表意語言,漢語拼音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普通話拉丁轉(zhuǎn)寫標準,有聲調(diào),表示漢字的發(fā)音。對于二語初學者來說,拼音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將每一個字的拼音單獨列出,有利于初學者辨識漢語拼音的形態(tài),準確掌握每個字的發(fā)音。國內(nèi)使用的漢語母語教材也是以此方式標注拼音的,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

    (二)詞性標注

    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在掌握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邏輯規(guī)則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他們已基本具有運用邏輯規(guī)則的能力,隨年齡增長運用邏輯規(guī)則的能力有所提高(朱智賢,1990)。由此來看,中學生已具備對詞語進行系統(tǒng)化地歸類,并學習和掌握其特點的能力。在學習詞匯的時候了解詞性有助于他們熟悉各詞類在句中的位置,掌握語法規(guī)律。5套教材中,只有《跟》在詞匯表中用英文縮寫形式標出了詞性,其他四套教材均沒有詞性標注。

    但是,《跟》中有些詞的標注詞性與釋義詞性不符。例如:

    (1)姓 xìng (v.) to be surnamed;surname (第一冊第 15課)

    (2)男 nán (adj.) man (第一冊第 30課)

    (3)另外 lìngwài (n.) in addition,besides (第三冊第 13課)

    (4)銀色 yínsè (adj.) silver color (第四冊第 5課)

    例(1)中“姓”的詞性標注為動詞,課文中出現(xiàn)的也是動詞用法,但英文釋義卻為兩種,一種是動詞,一種是名詞。應(yīng)僅保留作動詞的解釋。例(2)可用形容詞“male”來解釋,以保證釋義詞性與原詞詞性相符。例(3)“另外”在課文中用作副詞,英文解釋也是副詞和副詞短語,但詞性標注卻為名詞,應(yīng)予以修正。例(4)的詞性標注有誤,“銀色”是名詞。

    首先,“準確性是標注詞類時第一重要的問題”(李曉琪,1997);其次,詞表需以課文為背景標注詞性和意義,“標注應(yīng)當只針對本課課本中出現(xiàn)的具體用例,應(yīng)當簡單、明確,而不應(yīng)當超出課文,羅列工具書的詞性標注?!保ㄍ鹾胗?,2001)更重要的是,在保證意義準確的情況下,釋義用詞的詞性應(yīng)盡量與原詞詞性相同,即用名詞解釋名詞,用動詞解釋動詞,用形容詞解釋形容詞等等。少數(shù)漢語詞語在英文里沒有詞類一致的對應(yīng)詞語,如遇到這種情況則不做強求,只能轉(zhuǎn)換詞類。例如:以后(n.)——after、afterwards,路上(n.)——on the way。

    (三)生詞釋義

    對于學習者來說,他們通常不會去考慮這個詞是不是大綱要求的甲級詞或者乙級詞,他們覺得很重要的是所學的詞匯是不是馬上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不但要知道詞語的意義,而且要知道怎么用和在什么場合下用。(吳勇毅,2006)詞語的解釋必須實用,兼及語義、語法和語用,相應(yīng)的外語注釋應(yīng)準確無誤。

    幾部教材對詞匯的釋義簡單、實用,沒有出現(xiàn)理論性的描述,基本適合中學生學習。但在量詞和助詞的解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1.量詞的釋義

    (1)翻譯不準確

    這個問題主要存在于《跟》第一冊中,詞性標注為量詞,但英文釋義卻為名詞。這樣的釋義方法容易誤導學習者。如:

    碗 wǎn (m.) bowl(第 25課)

    盒 hé (m.) box;瓶 ping (m.) bottle(第 27課)

    (2)釋義過于籠統(tǒng)

    《輕松》、《跟》第一冊和《快樂》中的量詞,除個別外幾乎都只標明是measure word,缺少對含義和使用范圍的明確說明,不利于學生掌握。例如:

    個 gè (m.) measure word(《跟》第一冊第 25課)

    《我愛》沒有單獨列出任何量詞,它們存在于個別短語中,且數(shù)量很少。詞語釋義也是針對整個短語的,沒有專門對量詞的解釋說明。例如:

    “對外漢語教材如果在準確釋義的同時又簡要地提供用法方面的信息,則可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對外漢語教材中課文詞語的英譯應(yīng)該以闡釋詞語的語義為主,簡要說明詞語的用法為輔?!保ūR偉,1995)對于量詞和助詞這樣的學習難點來說,尤其應(yīng)該如此。量詞是獨具漢語特色的一個詞類,英語中沒有對應(yīng)項,從一開始就應(yīng)在釋義和用法講解上突出其特點,并詳細說明適用范圍?!陡返牡诙?、三、四冊和《奇妙》對量詞的釋義方法都比較好,值得借鑒。例如:

    幅 fú (m.) ameasure word for cloth,picture,etc.(《跟》第四冊第10課)

    位 wèi [a politemeasure word for people](《奇妙》第三冊第36課)

    2.助詞的釋義

    《輕松》、《跟》和《快樂》對助詞的釋義都過于簡單,例如:

    啊 ā (pt.) particle word(《跟》第一冊第 8課)

    《我愛》的詞匯表中沒有單獨列出助詞,它們僅出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個別短語中;詞語釋義也是針對整個短語的,沒有對助詞的解釋說明。例如:

    漢語助詞在成句和語義表達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響語言交流的順暢進行。在解釋時只標明是助詞遠遠不夠,附帶對用法、功能的說明有助于學習者掌握并靈活運用?!陡穼Y(jié)構(gòu)助詞的解釋、《奇妙》對結(jié)構(gòu)助詞和語氣助詞的解釋都比較詳細,有對功用的說明。例如:

    得 de (pt.) used to link a verb or an adjective to a complementwhich describes themanner or degree(《跟》第三冊第1課)

    過 guò (pt.) used after a verb or an adjective to indicate a past action or state(《跟》第三冊第15課)

    嗎 ma [particle,signifies a question](《奇妙》第一冊第1課)

    了 le [a grammatical word showing a complete action](《奇妙》第一冊第12課)

    目前的中學漢語教材的詞匯釋義內(nèi)容主要針對語義,對語用和語法的說明較少。由于初級水平的中學教材詞匯比較簡單,以常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為主,因此缺少對實詞語用和語法的說明對學生影響不大。但是像量詞和助詞這些難度大或較抽象的詞,必要的功用說明不可或缺。在5套中學教材中,部分課本對量詞和助詞的解釋比較全面,部分只依靠出現(xiàn)在課文或練習中的少數(shù)示例展示用法。總的來說,它們的生詞釋義準確性較高,但缺乏一些必要的用法說明。

    五、結(jié) 論

    中學對外漢語教學沒有適用大綱是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正因為此,各教材的總詞匯量差異很大,單課詞匯量也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結(jié)合對外漢語教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中學對外漢語教學的總詞匯量適于控制在2800左右,學習初期的詞匯量不宜過大,每課控制在15個以內(nèi),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之后每課的詞匯量在15~38個的范圍內(nèi),允許根據(jù)實際情況略有出入。

    5套教材中的任何一套普及化詞匯比例都不達標,同時它們對詞匯的數(shù)量和難度沒有較統(tǒng)一的認識,這是中學對外漢語教學缺乏大綱的體現(xiàn)。詞匯表中列出的不成詞語素和文化詞匯是超綱詞比例較大的主要原因。多樣的文化詞語可以顯示不同教材的特色,若選擇合理,會成為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而非障礙。對象為中學生的初級漢語教學適合使用“字本位”式的詞語學習方式,但應(yīng)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用漢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所選生詞和漢字應(yīng)有較明顯的意義關(guān)聯(lián),同時擴展性較強,否則不但無助于中學生擴大詞匯量,反而增加了語言學習的難度。

    生詞拼音適于標在每個字的上方,與漢字對應(yīng),便于學習者準確掌握和區(qū)分漢字的發(fā)音。詞性的標注應(yīng)準確無誤。詞匯釋義應(yīng)兼顧語用和語法的解釋,尤其是那些難度較大(如量詞)、較抽象(如結(jié)構(gòu)助詞和語氣助詞)或具有獨特語用特點的詞(如“您”)。

    董 明、桂 弘:《談?wù)労媒滩牡臉藴省?,《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5年第S1期。

    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大綱》,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年。

    姜 蕾:《基于對比的中學對外漢語教材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李 泉:《對外漢語教材課程、大綱與教學模式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年。

    李曉琪:《外國學生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詞典編纂散論》,《世界漢語教學》,1997年第3期。

    盧 偉:《對外漢語教材中課文詞語漢譯英的原則和方法》,《廈門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王弘宇:《教材中詞性標注的針對性原則》,《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5期。

    吳勇毅:《對外漢語教材評估:學習者的視角》,刊于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漢語研究與應(yīng)用》(第四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218-234頁。

    徐通鏘:《“字”和漢語語義句法的生成機制》,《語言文字應(yīng)用》,1999年第1期。

    楊寄洲:《編寫初級漢語教材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4期。

    楊寄洲:《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6年。

    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第二版),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智賢:《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北京: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

    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Solso,R.L.,Maclin,M.K.&O.H.Maclin:《認知心理學》(第7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Macro-control and Presentation of Vocabulary in Chinese Teaching for Overse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IANG Le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 China)

    There is no dedicated syllabus for teaching Chinese to overseasmiddle school students.Textbooks usually show large differences in words quantity,inappropriate difficulty level and the presentation mode to be promoted,whilemacro-control and presentationmode of vocabulary should have unique features.The total vocabulary should be about 2800 with each lesson should be within the range of 15-38,but less than 15 at the initial stage.Words about culture and morphemes that cannot be used individually compose themain reasons to higher proportion of words beyond the syllabus,which could also become motivator of learning interest if handled properly.Theway of showing Pinyin for each word should be suitable for second languages learners.The part of speech of aword should be given accurately.The explanation should contain both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al aspects.

    middle school;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vocabulary;macro-control;presentation mode

    H193.4

    A

    2221-9056(2017)09-1224-09

    10.14095/j.cnki.oce.2017.09.007

    2016-12-16

    姜 蕾,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教師,講師,中山大學中文系語言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Email:grace_j_lau@163.com感謝《海外華文教育》匿名審稿專家的寶貴意見,文中不妥之處概由本人負責。

    猜你喜歡
    助詞詞匯量詞語
    容易混淆的詞語
    韓國語助詞的連續(xù)構(gòu)成與復合助詞的區(qū)分
    日語中的“強調(diào)”表達研究——以助詞為中心
    找詞語
    用詞類活用法擴充詞匯量
    日語中“間投助詞”與“終助詞”在句中適用位置的對比考察
    長江叢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江永桃川土話的助詞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詞語欣賞
    一枚詞語一門靜
    金溪县| 澄江县| 会昌县| 离岛区| 蒙城县| 印江| 开平市| 徐水县| 米林县| 彭山县| 罗田县| 伊春市| 博野县| 合江县| 屯门区| 沁阳市| 海淀区| 中宁县| 丰城市| 区。| 板桥市| 达日县| 普兰店市| 镇坪县| 罗平县| 沁阳市| 平原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渭县| 永州市| 东阳市| 福海县| 兴隆县| 家居| 龙海市| 三原县| 乳源| 克什克腾旗| 百色市| 绥化市|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