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雯
預防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評價
●潘佳雯
目的:探究預防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4月8日至2016年12月8日在我院自然分娩的產婦56例作為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后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8例。參照組產婦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產婦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輔助預防性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為(45.29±26.37)ml,參照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為(73.64±28.85)ml,對比P<0.05;研究組產婦產后24h出血量為(121.53±32.26)ml,參照組產婦產后24h出血量為(159.67±42.38)ml,對比P<0.05。結論:預防性護理能夠明顯減少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在產科護理工作中借鑒學習。
預防性護理;常規(guī)護理;陰道分娩;出血
產婦產后出血是分娩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其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且大多數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在2h內,其主要原因就是產婦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異常,也可能與胎盤因素有關[1]。產后出血病情發(fā)展迅速,出血量大,直接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失血量過多還可引起產褥感染以及失血性休克等嚴重并發(fā)癥,極其兇險。因此對于產后出血的預防成為產科的重點工作,研究發(fā)現預防性護理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F對我院56例陰道分娩產婦進行研究分析,探究預防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F總結如下。
1.1 一般研究資料
選取2015年4月8日至2016年12月8日在我院自然分娩的產婦5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符合陰道分娩指征。入組前剔除和研究無關的因素,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28例。研究組產婦年齡在22-45歲,年齡均值為(28.32±2.15)歲;孕周在37-39周,孕周均值為(38.12±0.24)周。其中初產婦17例,經產婦11例。參照組產婦年齡在24-43歲,年齡均值為(27.39±2.35)歲;孕周在36-40周,孕周均值為(37.58±0.74)周。其中初產婦16例,經產婦12例。兩組產婦除護理方法不同外,在年齡、孕周等方面均相仿,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產婦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予以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為:(1)產前護理干預,產婦在入院待產時,護理人員詳細介紹病房環(huán)境以及相關分娩知識,對分娩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自然分娩的優(yōu)勢耐心講解產婦,消除產婦由于陌生、擔憂而造成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鼓勵產婦正確面對分娩,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分娩。(2)第一產程的護理。第一產程開始后產婦宮縮回逐漸增加,其疼痛也會隨之增加,產婦由于疼痛可能會產生對分娩的恐懼心理,可能喪失對自然分娩的信心而要求轉剖宮產,嚴重者引起子宮口擴張變緩,引起第一產程延長。護理人員應該全程陪護產婦,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變化,針對產婦的疑問耐心解答,盡可能轉移產婦注意力,消除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指導孕婦做深呼吸運動,避免過度體力消耗而使宮縮乏力,同時按摩產婦腹肌腰骶部,以促進分娩進程。(3)第二產程開始后,產婦疼痛有所減輕,但由于之前體力消耗過多,很可能引起宮縮乏力,護理人員需要鼓勵產婦正確用力,合理應用腹壓來配合胎兒的娩出,在每次用力后都鼓勵產婦,向其講述胎兒位置,以增加其分娩信心。在間歇期也可以適當食用一些高熱量食物以恢復產婦體能,向產婦講解分娩進程,消除其顧慮,為產婦加油鼓勁,促進胎兒的順利娩出。(4)第三產程胎兒已經娩出,護理人員對嬰兒進行及時評估,告知產婦使其安心,避免產婦情緒激動而使宮縮乏力,引起胎盤滯留或產后出血,護理人員盡量幫助調整患者心態(tài),使其平穩(wěn)渡過分娩期。(5)產后護理。向患者家屬講解相關的產后護理知識,使家屬對產后護理有基本的認識,讓家屬參與到產婦的護理中來。盡早將嬰兒與母親接觸,詳細介紹相關喂養(yǎng)技巧以及產褥期注意事項,避免發(fā)生產褥期感染,如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主管醫(yī)生。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在產后2h以及產后24h的出血情況。
1.4 數據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為(45.29±26.37)ml,參照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為(73.64±28.85)ml,對比P<0.05;研究組產婦產后24h出血量為(121.53±32.26)ml,參照組產婦產后24h出血量為(159.67±42.38)ml,對比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h及產后24h出血情況的對比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h及產后24h出血情況的對比
分組 例數 產后2h內 產后24h內研究組 28 45.29±26.37 121.53±32.26參照組 28 73.64±28.85 159.67±42.38 T值 - 3.9728 3.9222 P值 - <0.05 <0.05
產后出血是產科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其判定標準為產后24h內出血量≥500ml。產后出血發(fā)展迅速,主要發(fā)生在產后2h內,產后出血很容易引起產褥感染,若出血量較多還可引發(fā)休克,嚴重威脅產婦生命。研究認為宮縮乏力是引起產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在分娩過程中產婦可能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加之疼痛對產婦造成的影響,很容易使產婦宮縮乏力,引起產后出血[2]。因此對于產婦的護理至關重要。研究發(fā)現預防性護理能夠明顯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為探究預防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選取我院5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予以預防性處理的產婦,其產后2h內及產后24h內出血量顯著低于未予以預防性護理的常規(guī)組,對比P<0.05。
綜上所述,預防性護理對預防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可行、有效。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1]湯麗華.淺談預防護理干預用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26):228+232.
[2]方香.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