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芬
(東華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二語語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陳彩芬
(東華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語塊能力是二語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對大學生語塊能力和語塊學習策略的調(diào)查研究,試圖找出翻譯教學中語塊應用的制約因素。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對師資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語語塊在課堂教學的輸入方式、課堂教學活動的選擇、學習者語言輸出形式、語塊操練強度、記憶特點及提取特點等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
語塊;翻譯;大學英語
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國需要大批既懂專業(yè)又懂英語交流的翻譯人才。外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已無法滿足國際化市場對翻譯人才的需求,而大學英語教學對象覆蓋各高校所有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全國各高校轟轟烈烈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使得人們開始將目光聚焦在以往忽略的翻譯教學,特別是二語語塊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引起學者和教師們的關(guān)注。目前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被邊緣化,不僅沒有專門的學時用于翻譯教學,而且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缺乏相應的翻譯理論知識和翻譯技巧,加上自身語言基本功不扎實——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儲備不足,不了解西方文化,中文式英語翻譯比比皆是,遣詞造句缺乏語塊意識,篇章翻譯缺乏語用意識[1]。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成為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南,它明確了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分為基礎、提高、發(fā)展三個等級,每一等級對翻譯能力都有著清晰的教學要求。新形勢表明,加強翻譯教學已不僅是我國高校外語專業(yè)的任務,也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機遇與挑戰(zhàn),研究二語語塊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yǎng)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加強語言應用能力。
中外學者將術(shù)語“語塊”(chunk)又稱預制語塊、詞語板塊、詞匯短語、詞塊、程式詞匯等,指的是預制的一串連續(xù)或非連續(xù)的詞或其他成分。國外的二語語塊習得研究從上世紀80 年代起就成為語塊研究的重要部分[2-7]。Weinert敘述了語塊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并概括出語塊的三大功能:交際功能、言語產(chǎn)出功能和學習策略功能[8]。進入21 世紀, 語塊研究的視域得以拓展,如Wray對語塊的本質(zhì)、功能、二重體系平衡機制、習得原則等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認為語塊整存整取的特征在日常語言交流中起到了降低語言處理費勁程度和完成社會交互兩大功能[9];White把認知語言觀實施于課堂語塊教學,他創(chuàng)建了基于認知語言學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概念法,用此法給英語為二語的學生教授常見英語動詞短語[10]。我國是缺乏外語環(huán)境的國家,各種教學理論和流派多參考和借鑒國外學者。國內(nèi)學者考證了語塊能力與外語教學的各個層面(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等)的關(guān)系[11-17],發(fā)現(xiàn)語塊能力與綜合外語能力密切相關(guān)。還有學者把語塊與其他方面結(jié)合起來進行研究,如語言哲學與語塊以及語塊與認知策略的研究等[18-19]。大量語塊習得的實證研究并沒有具體涉及課堂環(huán)境中的外語語塊教學策略研究(包括語塊輸入的材料、輸入輸出的方式和頻率等)[20-24]。2013年8月教育部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進行了題型調(diào)整,增加了15分的漢英段落翻譯,開始了在大型國考中體現(xiàn)學習者翻譯能力的考量。目前二語語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該領域已經(jīng)引起了教育學者及語言學界的重視。
本研究隨機抽取了東華理工大學2014級77名非英語專業(yè)理工一本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了英語語塊能力以及語塊學習策略的兩個調(diào)查問卷來分析學生的語塊識別、積累及運用情況。英語語塊能力和語塊學習策略的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EXCEL20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輔之于文獻法和行動研究法。研究問題如下:
(1)翻譯過程中,學生語塊識別能力如何,是否有足夠的語塊積累?
(2)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語塊學習策略使用情況如何?在翻譯過程中,是否使用了某種語塊學習策略?
3.1 語塊識別能力和積累
語塊從結(jié)構(gòu)上可分為4類:(1)多元詞語塊;(2)習俗語語塊;(3)短語架構(gòu)語塊;(4)句子構(gòu)建語塊。Michael Lewis從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上把語塊分為4種情況:(1)聚合詞,指具有習語性質(zhì)的固定詞組(比如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2)搭配詞,指共現(xiàn)頻率很高的詞語,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搭配(如catch one’s breath);(3)慣用話語,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如If I were you);(4)句子構(gòu)架和引語,這一類僅指書面語詞匯(如It’s no use doing something )[21]。本研究設計了英語語塊能力測試問卷調(diào)查,問卷包括5道語塊搭配選擇題和15道中譯英句子翻譯(總分50分),來測試學生的語塊識別能力和語塊積累情況。77位2014級一本生在大一入學第一學期期中時做了這份問卷調(diào)查。如表1所示,其中5道語塊搭配選擇題結(jié)果并不樂觀,滿分45分的15道中譯英句子翻譯做的更不盡人意。調(diào)查對象的入學高考英語成績平均分為114分(滿分150分),50分滿分的語塊能力測試題平均分僅為11分。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英語語塊能力還處在非常低的水平,15道中譯英句子中學生很少使用語塊或者語塊使用不當。學生缺乏語塊意識導致英語學習中無法識別語塊,從而沒有養(yǎng)成使用語塊的習慣是導致其語塊能力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 5道語塊搭配選擇題正確率
以Noam Chomsky為代表的語言學家從選擇限制的角度來研究搭配問題,詞項搭配有其限制條件,搭配的限制條件包括兩個詞概念意義的相關(guān)性[25]。5道語塊搭配選擇題中 “high tea”(正式茶點),“rich tea”(一種餅),“deliver a speech”(發(fā)表演說),“heavy rain”(大雨),“fast food”,“quick meal”等都是固定的語塊,但學生對它們的識別能力不盡人意。英語中“heavy”的語塊還很多,如“heavy clouds”(大霧),“heavy smoker”(煙癮大),“heavy coat”(厚外套)等。15道漢譯英翻譯中,研究對象對句子框架的語塊不熟悉,不善于使用形式主語“it”;對習語語塊不熟悉,如“下著傾盆大雨”的英譯“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中“cats and dogs” 習語語塊,再如“條條道路通羅馬”的英譯“All roads lead to Rome”,僅有7位同學寫對了。在翻譯的過程中,很多同學還是停留在逐字翻譯的階段,沒有語塊的概念,更沒有要學習完整語塊的意識。
如:
(1)就安全而言,飛機要優(yōu)于汽車。
As safety, the plane is better than car.
As for safety, airplanes are superior to cars.
這句翻譯可以用到兩個語塊,“就……而言”和“優(yōu)于”?!熬桶踩浴笨梢杂谜Z塊“As for safety”翻譯,也可以用“As far as safety is concerned”或“In terms of safety”。由于缺乏語塊意識,大部分學生沒有想到用語塊,高中的思維習慣使其直接使用了單詞;同樣地“優(yōu)于”的翻譯無人想到用“be superior to”這個語塊,很多同學都用到“be better than”,也沒人使用“safer”來取代“better”。
(2)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了。
The college students find jobs is more and more hard.
It’s harder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unt for jobs.
很多學生選擇按照句子順序直譯,而忽略了語塊中的句子框架類型“It is + adj. +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ing”?!罢夜ぷ鳌狈伞癶unt for jobs”,但沒有一位同學想到使用語塊“hunt for”。
3.2 語塊學習策略調(diào)查問卷
2014級受試者經(jīng)歷了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后,在大二第一學期做了語塊學習策略調(diào)查問卷(這個學期電腦在寢室被允許廣泛使用),問卷設計見表2。調(diào)查問卷采用Likert 五級量化表計分,共34題(本文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題),部分調(diào)查項選自劉鳳(2011)的碩士論文所用的調(diào)查問卷[26]。
表2 語塊學習策略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 )
表中“1”表示“完全或幾乎不符合我的情況”,“2”表示“通常不符合我的情況”,“3”表示“有時符合我的情況”,“4”表示“通常符合我的情況”,“5”表示“完全或幾乎完全符合我的情況”。
經(jīng)過了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學習者已經(jīng)學會有意識地使用一定的語塊認知策略,如查字典策略,詞義猜測策略和記憶策略。問卷中“我反復見到一個新語塊時就要查字典”, “當我認為所查的語塊很常用時就記筆記”,“想記住一個語塊,我就一遍遍反復朗讀它”, “我根據(jù)上下文所提供的例子來判斷一個語塊的意義”, “當一個語塊妨礙我對一句話或一整段文章的理解時,我就查詞典”, “我把猜出的意思放回原文,看它在這句話里恰當不恰當”, “我利用上下文中的邏輯關(guān)系(如因果關(guān)系)來猜一個語塊的意思”等題項都是超過50%的選項;學生們對如何提高語塊使用的學習策略的掌握還有所欠缺,問卷中選項“我制作詞匯卡片,走到哪帶到哪”, “我用學過的語塊自己造句”, “我試著在真實的場景中(如在超市或宿舍中)使用學過的語塊”這三個題項只占10%左右,甚至10%不到。
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多采用背誦的學習策略來加強語塊的習得。在翻譯過程中,學生也開始有意識地使用語塊。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在線寫作系統(tǒng)——句酷網(wǎng)同時提供了中譯英翻譯練習的平臺,系統(tǒng)對學生上傳的譯文進行了語塊和句型結(jié)構(gòu)準確度的自動識別和批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翻譯能力,但學生在翻譯過程中語塊的操練強度和語塊習得方式還有待加強,如大量閱讀英文原版雜志及收聽VOA或BBC電臺來加強語塊輸入的強度和表達準確度,從而提高翻譯能力。
3.3 討論和啟示
3.3.1 師資要求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應著力培養(yǎng)英漢語言基本功扎實、對翻譯教學和研究感興趣的年輕教師,以滿足未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發(fā)展之需求,從而改善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邊緣化現(xiàn)狀。大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翻譯理論知識和翻譯技巧、跨文化意識和語塊語用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概念,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儲備,兼收并蓄地從其它理工專業(yè)學科等領域吸取養(yǎng)分,以提高自身翻譯水平和教學能力。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應當摒棄過去重知識輕技能的授課形式,加強學生翻譯實踐的學習策略和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真正以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為國家輸送“專業(yè)+英語”的高端翻譯人才,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翻譯得更地道更得體。
3.3.2 語塊應用的制約因素
學習者的二語輸入主要來自課堂教學,語塊習得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教學。
通過對調(diào)查對象兩年英語學習的跟蹤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學習者語法知識的相對薄弱,影響了語塊使用的準確性。2014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5道總分為10分的中譯英中,大部分學生在翻譯“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中“眾所周知”時,錯誤百出,把“it’s well known that”這類語塊類型寫成“it’s well know that”,或者寫成“As we all known”;在翻譯“有害”時,語塊使用不當,正確譯法是“do harm to”,很多學生詞性不分,翻成“is harm to”或翻成“is do harm to”;更有學生直接用初中所學“be bad for”,但這個語塊大多數(shù)同學都寫成“be bad to”??忌诜g“讓我驚訝的是,他考試不及格”這個句子中的“讓我驚訝的是”所用語塊也語法錯誤百出,正確的翻譯是“To my astonishment/surprise/amazement”,很多學生翻成“To my astonish”或者翻成“To my surprised”或“To my amazing”。所有這些語塊使用錯誤都跟語法有關(guān),學習者在熟悉語塊之前要對詞匯結(jié)構(gòu)和詞性有比較清晰的辨識度,應在理解詞匯構(gòu)成的基礎上加以背誦。平時英語學習的語塊輸入不應拘泥于課文材料的背誦,應多閱讀《時代周刊》《經(jīng)濟學人》等英文原刊來加強語塊輸入的強度和準確度。
語塊習得能夠提高譯文表達的高效性。語塊是詞匯記憶的理想模式和提取的最佳單位,學生漢英翻譯中運用語塊,就提高了譯文產(chǎn)出的效率。通過訓練培養(yǎng)語塊意識,同時注意不要過度使用語塊,大量出現(xiàn)中文式表達。學習者要學會在語境中使用詞塊,“make for”中文意思是“走向”,但不同的主語在翻譯的時候要根據(jù)語境做出調(diào)整。如主語是“蛇”,要翻成“爬向”;主語是“船”,要翻成“駛向”,而不是死記硬背“走向”,導致在碰到漢英翻譯時無從選擇合適的英語語塊。理工生在記憶詞匯時喜歡只背誦單詞,忽略了對課文篇章的背誦和熟讀,導致語感不強,語塊使用生搬硬套;或直接查字典使用大詞和生僻詞匯,忽略了語塊的語用環(huán)境。英語中搭配語塊很多,如動賓搭配、主謂搭配、介賓搭配等,一些銜接語語塊(類連接)、慣用語和句型結(jié)構(gòu)。學習者要善于積累語塊和背誦,平時多誦讀經(jīng)典的英語散文名篇,有利于語塊的記憶。
大量的句型操練有助于培養(yǎng)英語思維,增強語塊意識。各高校進行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所開設的《英漢翻譯》《旅游英語》《英美概況》等公選拓展課程都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有效補充,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參加問卷調(diào)查的班級在大二第一學期第一次參加全國英語四級考試時四級通過率為90.15%,6名同學在全國第一屆學術(shù)英語詞匯競賽中獲獎。這和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教師課文講解使用篇章教學,全班分組學習,找出課文所用語塊并加以操練;聽力課堂分析英美真實語料所用的語塊和用法,要求學生背誦經(jīng)典段落。一些課堂活動的設計,如英文話劇表演,課前學生的presentation,英語辯論及句酷網(wǎng)上的翻譯練習,均要求使用英語語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語塊能力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27]。
二語語塊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途徑,只有有效習得二語語塊,才能產(chǎn)生有效的翻譯輸出。學生是否具有語塊意識,是否有效合理利用學習策略,語塊的輸入方式、輸入頻率、課堂內(nèi)外輸入材料的選擇、課堂教學活動的選擇、輸出形式、考核方式與標準和學習者的接受方式、加工深度、操練強度、記憶特點、提取特點以及語塊特征等因素都會影響最佳習得效果。各高校都具備結(jié)合專業(yè)知識和語言工具進行翻譯教學的各自優(yōu)勢,加上大學英語教學受眾廣,教學對象是各學院各專業(yè)的學生,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應該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和校本特色,提高師生的語塊運用意識,增強師生的翻譯能力,以“學”為中心,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zhì)、高水平的翻譯人才。
[1] 李忠華.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9):47-49.
[2] 樓捷.認知視角下外語語塊教學策略探討:整存整取與逐詞分析[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1):52-57.
[3]Raupach, M. Formulae in Second Language Speech Production[C]// In H. Dechert, D. Mohle & M. Raupach (eds.)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ons. Tubingen: Gunter Narr, 1984.
[4]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 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5]Nattinger,J.R.and J.S. DeCarrico.Lexical Phrase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 Hunston, S. & G. Francis. Pattern Grammar: A Corpus-driven Approach to the lexcical Grammar of English[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0.
[7]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Weinert, R 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review[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16/2):180-205.
[9] Wray, A. Future directions in formulaic language research[J].外國語, 2009(6):2-17.
[10]White, B. A Conceptual Approach to the Instruction of Phrasal Verb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12(3):419-438.
[11]戴曼純. 語塊學習、構(gòu)式學習與補丁式外語教學[J].外語界,2012(1):52-60.
[12]王娟,楊躍.多模態(tài)教學干預語塊學習與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J].中國外語2014(6):43-52.
[13]丁言仁,戚炎.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5):49-53.
[14]許家金,許宗瑞. 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中的互動話語詞塊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6):437-443.
[15]王立非,陳香蘭. 語言語塊教學與研究在中國的進展[J].外國語,2009(6):90-94.
[16]陳東嵐.語言意識驅(qū)動下的語塊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外語學刊,2015(2):112-115.
[17]袁卓喜.試論語塊在翻譯過程中的作用與啟示[J].外語界,2009(5):83-89.
[18]董麗云.語言哲學視域下語塊對二語學習的成效性反思[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0(4):17-22.
[19]桑紫林,張少林.中國英語學習者語塊認知加工優(yōu)勢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2):36-41.
[20]王立非,張大鳳. 國外二語預制語塊習得研究的方法進展與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 (5):17-21.
[21]蓋淑華. 最近發(fā)展區(qū)中的詞塊習得實證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學的實驗報告[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5):68-72.
[22]鄭超,袁石紅.從語塊類型看中國學習者“...and...”語塊的習得[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1):109-117.
[23]王文宇,黃艷. 語塊使用與口譯產(chǎn)出關(guān)系的實證研究[J]. 外語電化教學,2013(4):28-35.
[24]曹鳳龍,張晨晨.語塊教學對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實驗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6(4):92-96.
[25]胡勝高.英語詞匯搭配及其語義分析[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83-85.
[26]劉鳳.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語塊能力與語塊學習策略實證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27]陳鳳,陳彩芬.問題與對策:普通理工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反思[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137-141.
AStudyonL2ChunksinCollegeEnglishTranslationTeaching
CHEN Cai-fe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Chunk competenc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fter two questionaires on college students’ chunk competence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we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impediments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which also pose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ll classroom factors, including how to input and output chunks, the arrangements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intensity of practice, the way of memorizing chunks, the strategies of good command of chunks, etc,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learners’ translation proficiency.
chunks; translation; college English
H319
A
1674-3512(2017)03-0241-05
2017-02-28
江西省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二語語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XJG-14-6-10);外教社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2017JX0004A)。
陳彩芬(1973—),女,江西臨川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陳彩芬.二語語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6(3):241-245.
Chen Cai-fen.A study on L2 chunks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36(3):2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