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瓶自制醬
有一著名作家曾說過,鄉(xiāng)音和鄉(xiāng)味會追隨一生。
無錫人飲食偏甜早已名揚全國。我就是在這口味中成長的,應(yīng)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句話。從小到大我家的餐桌上,沒有辣也很少有醬。柏楊先生曾說過,中國文化是醬缸文化,“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平心而論,對“醬”,我不敢恭維。是早就受到這樣的定位而影響了胃口,還是我的餐飲中本生就不吃這東西?成家后,我?guī)缀鯖]有主動去超市買醬做菜吃。
有一天,單位里的保潔員王阿姨特意給我捎來一瓶用玻璃瓶裝的黃豆醬,說是她自己做的。我猶豫是該收下還是謝絕?“謝謝,我都不知道這怎么做菜”,委婉語氣里帶有推辭之意。當然在飯店吃過醬做的菜,那是廚師的手藝高,能把菜做到上等口味。王阿姨執(zhí)意教給我簡單的方法。休息日一到,我就按照不復(fù)雜的幾個步驟,在廚房一顯身手。嘿,果不其然!用醬做的家常菜,味道的確比平時的要來得鮮美幾許,還不用放鹽??磥硪龀珊贸缘牟?,除了色香味以及品種之間的合理科學(xué)搭配外,用對調(diào)味品,也是不可小覷。
一瓶黃豆醬,放在冰箱里,一段時間里成為我家菜肴中的好伙伴。
大概又過了一個月的一天早上,王阿姨來我辦公室說要麻煩我給她復(fù)印一張身份證。我爽快地接過她遞來的證件,舉手之勞立馬辦好。此時我發(fā)現(xiàn):王阿姨和我是同齡人。論月份,我比她還大幾個月。接過所需的復(fù)印件,王阿姨微笑著說:“謝謝梁主任。還是你們文化人看年輕啊?!蔽艺f都是已年過半百的人了,是否看年輕不重要,健康快樂就好。隨后我添了一句:“王阿姨你才能干呢,自己還會做黃豆醬,味道鮮的?!睆狞S豆到做成醬,要經(jīng)過好幾道程序,從洗到曬的制作過程,是一個辛勤的勞作。自己做的醬,可控可把握,吃得衛(wèi)生、放心。
沒過幾天,王阿姨又送來一瓶黃豆醬??晌壹依锏哪且黄窟€沒吃完呢。她非要給我,說回家后在瓶口里滴點燒菜的油,蓋緊瓶子放在冰箱里,能吃上好一陣子。我這才意識到是自己那天的夸獎話惹的“禍”,慚愧啊。
兩瓶自制醬很快被我消滅光了。看著洗凈的玻璃瓶,這一次我都不敢把瓶子還給她。再也不敢在她面前提她做醬的話題了。我后悔自己脫口而出的真言,更感謝王阿姨傳遞給我的真情。生活中常常有溫馨的畫面,如陽光灑進窗口,美麗而溫暖。人與人之間不只是陌路,微笑開口,收獲的是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