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桐
摘要:作為占整個社會約10%的重要群體,閱讀困難癥患者一直由于過低的社會認知而被忽視,無法獲得平等的生存條件。因此,設計師應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用無障礙設計的理念,為閱讀困難癥人群創(chuàng)造一個更公平的閱讀環(huán)境。
關鍵詞:無障礙設計 閱讀困難癥 特殊群體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5-0138-02
一、閱讀困難癥的定義及分析
閱讀困難癥,又被稱為讀寫困難癥、失讀癥等,是一種閱讀、書寫等能力缺陷的神經綜合征,簡單來說,閱讀困難患者智力正?;虺#谧x寫能力上落后于同齡人。
閱讀困難癥對于個人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幾乎左右整個人生的發(fā)展軌道。其危害主要有三:一、閱讀困難癥發(fā)生率極高。研究表明,在美國,發(fā)生幾率是15%,香港12%,而中國內地是10%。在近期調查中,僅北京地區(qū)就有10多萬閱讀困難患者。二、閱讀困難癥危害還在于其社會認知率低。據(jù)2016年召開的“中國讀寫困難及國際發(fā)展論壇”的數(shù)據(jù)表明,內地地區(qū)對閱讀困難癥的認知率僅為1%。三、作為一種神經缺陷綜合征,閱讀困難癥具有不可逆性?;颊邔y帶終生,如果沒有進行相應的矯治和培養(yǎng),患者幾乎無法正常讀寫。有調查顯示,在棄學者和網癮兒童中,80%以上的人都曾經患有閱讀障礙或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而50%的犯罪青少年有讀寫障礙。閱讀困難癥人群會面臨一個比普通人更為艱難的人生。
閱讀困難癥的確有其危害,但并不妨礙這些聰明的“笨小孩”展露其他方面的天賦。英國心理學家Ron Davis在《讀寫困難的天賦》一書中說道“讀寫困難是上帝饋贈的禮物,他們的天才雖然可能會因為他們是讀寫困難而被掩埋,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是讀寫困難所以它們才具有那些天賦?!弊屛覀?yōu)g覽一下患有閱讀困難癥的天才名單:安徒生、達芬奇、李光耀、愛因斯坦、喬布斯、湯姆.克魯斯等。閱讀障礙研究最重要的啟示,并不僅僅是確保我們不要妨礙未來的達芬奇或是愛迪生的發(fā)展,還要不錯失任何一個孩童潛在的才能。
二、無障礙設計對于閱讀困難癥人群的重要性
無障礙設計是一種強調公平發(fā)展的人道主義設計主張,強調在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中,設計師必須關照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顒幽芰λネ苏叩氖褂眯枨?,為他們營造一個充滿關懷、保障安全和舒適的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設計大多針對于20-50歲的健全人群,對于其他人群來說這些設計產品使用起來并不適合。老人、兒童、孕婦、殘障人士及其他弱勢群體依然是這個社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日常生活中的設計卻缺乏針對他們生理、心理特點和社會環(huán)境的考慮。
作為閱讀困難癥患者,無法如常人般進行閱讀書寫是他們窮盡畢生都想要跨越的障礙。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其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因而,為閱讀困難群體塑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除了閱讀困難癥人群本身所要積極努力地鍛煉改正和外部社會所提供的良好的理解認可之外,向閱讀困難癥人群提供無障礙的讀寫條件也是重中之重。
無障礙的閱讀能夠為閱讀困難人群創(chuàng)造一個視覺語言無障礙的閱讀條件,緩解視覺和運動覺的加工能力落后所帶來的文字扭曲跳躍等閱讀感,維持文字閱讀的穩(wěn)定。雖然不能夠治療讀寫困難,但能夠提高有效地閱讀,從而在閱讀中獲得有效訊息、體會文學所帶來的心靈震撼、領略到閱讀的快樂,最終達到心靈的“無差別”,獲得自我的認知。
設計可以被看作一種治療手段,可是指導、告誡和撫慰使用者,使它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這也需要設計師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把目光聚焦于閱讀困難癥人群,通過特殊的閱讀無障礙設計使得他們能夠更加便利地進行閱讀。
三、閱讀困難癥人群的無障礙設計的探索與思考
正如維克多帕帕納克在《為真實世界設計》中地所說的“設計是為了達成有意義的秩序而又進行的有意識而又富有直覺的努力”,而在進行閱讀困難癥人群進行相對無障礙的閱讀這個有“意義的秩序”時,設計師又當進行哪些有意識而富有只直覺的努力呢?結合相關研究,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打破視聽分離,轉向多感官閱讀
閱讀困難癥會導致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能協(xié)調,其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視覺認知上的缺陷,并且有聽覺語音加工(語音意識)等缺陷。經過大量科學研究表明,聽覺訓練各異改善人們的視覺認知,例如2003年K Oery發(fā)表的實驗報告《Dyslexia and music》就證實了音樂對于治療閱讀困難癥有積極作用。在閱讀時調動閱讀困難的聽覺,進行視聽結合,是改善閱讀障礙的一個有效方式。因此,在為閱讀困難癥人群進行無障礙閱讀設計時,不能僅僅在視覺領域進行無障礙設計還需要配合聽覺感官進行綜合考量設計。
除了視聽結合,我們還可以調動更多的感官應用于無障礙閱讀設計中。多感官教學理論已經在全球的閱讀苦難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理論提出普通兒童在學習中只需要調動一兩種感官,但對于閱讀障礙兒童而言,在學習中應該要調動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才能幫助他們進行高效的學習。澳大利亞的許多圖書館開展了“陪讀狗計劃”,這項計劃安排了經過特殊需練的“陪讀狗”來傾聽閱讀困難兒童的朗讀,在訓練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恢復了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在當下富媒體化時代,新媒體應該打破傳統(tǒng)閱讀過程的單一性,調動更多的感官來緩解閱讀障礙對于閱讀困難癥人群的影響,重塑他們的閱讀信心。
(二)非線性的閱讀方式
傳統(tǒng)閱讀方式是線性的,時間性,這也就決定了要獲取有效信息就必須通過專注的閱讀,而這對于閱讀困難的人群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挑戰(zhàn)。面對單一思維方向的時間性閱讀方式所帶來的長時間規(guī)律性的閱讀,閱讀困難人群并不能有效地接受,無法產生有效閱讀,并且這種閱讀方式內在嚴謹?shù)乃季S邏輯性,會對閱讀困難人群產生強烈的干擾,造成了大部分有閱讀困難癥的讀者產生“讀而不知”的現(xiàn)象,使其對閱讀喪失熱情。
因此我們需要客觀審視傳統(tǒng)閱讀方式,打破線性的閱讀方式,探索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能夠適合閱讀困難癥人群進行閱讀。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困難癥Am的視覺和運動覺認知加工能力有缺陷,在看書認字過程中過多地依賴視覺線索,并且大多存在短時記憶障礙。因此在進行相關無障礙閱讀設計時,設計師或許可以借鑒信息可視化的設計思路,這種邏輯清晰目的明確的信息設計方式更能滿足閱讀困難人群的需要,而且其中的圖形也能吸引閱讀困難者的注意。
(三)增加參與感,變被動為主動
艾德勒和范多倫在《如何閱讀—本書》中通篇都在強調主動閱讀的重要性。對于閱讀困難癥人群來說,主動閱讀會比常人更加困難,因此在無障礙設計之中加入吸引閱讀者的互動性設計,并通過相應的引導,盡量避免閱讀困難癥人群對于閱讀的抵觸心理。
“參與”應該成為閱讀困難癥人群的書籍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參與性創(chuàng)作和參與性體驗都給閱讀者賦予了極大的自由和控制,給予閱讀困難癥讀者參與閱讀的自由,讓他們去創(chuàng)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曾被《時代雜志》評選2014年年度游戲的《環(huán)游世界80天》是由Inkle Studios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整個游戲中文字長度超過50萬字,引用了數(shù)千段取自原著的自然段落,用戶可以扮其中的角色,自己決定故事情節(jié)。其說這是一款游戲不如稱之為—本將數(shù)字媒體融入小說的可互動的電子書。《Earth:A Primer》是—本講述地理學的互動圖書。用戶可以在互動性的模擬環(huán)境中,了解到許多地理學的知識。參與感能使閱讀困難群體充滿好奇和耐心地沉浸在閱讀其中,達到“無差別”閱讀的目的。
(四)特殊的字體與排版設計
拋開一切內容,無障礙閱讀設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字體設計和版式設計。
文字符號是所有閱讀的基礎,也是閱讀困難癥人群最為頭痛的部分。閱讀困難癥人群更適合無襯線的字體。無襯線字體的顯示和走向更加清晰,能更好地被接受。正如田中一光說的“文字設計像是一種伴奏”,它不需要華麗新奇的裝飾和強烈沖擊的視覺感。最好的內文設計就是一種隱身性的伴奏,讓人舒適地沉浸于閱讀。
而在字體顏色方面,則不宜使字體與紙色對比過于鮮明,也應適當?shù)母淖冏煮w顏色。荷蘭設計師Abelardo Gonzalez設計了一款專門針對閱讀困難人群的字體Open Dyslexic(如圖1)。這款字體在不影響識別的情況下對字母下部進行了加粗,這種視覺中心降低使得字體結構更加穩(wěn)定。對于許多在大腦方面存在閱讀障礙的人,這樣的字體可讓這些用戶在閱讀時避免發(fā)生字體旋轉、跳動或其他問題的可能。目前這款字體應用廣泛,可以在Safari、Chrome、ios、kindle中使用。
(五)調整排版設計也可以幫助閱讀困難癥人群進行閱讀
適當?shù)剡x用較大的字號能夠幫助閱讀困難群體進行閱讀。在選擇字號時,應在整體排版的允許下,盡量選擇較大的字號,方便閱讀困難癥人群的辨識和閱讀。
較大的字符間距能提高閱讀困難癥人群的閱讀質量。一項刊登在PNAS上的研究報告《Extra-Iarge letter spacing improves reading in dyslexia》指出“閱讀困難人群易受到文字‘擁擠的非正常影響。”由于閱讀困難癥人群的視知覺認知缺陷,因此在閱讀過程中,當一個字符被其他字符母包圍而非單獨呈現(xiàn)的時,在患者眼中它會被解構,成為無意義的符號。這種擁擠阻礙了字符識別,而字符識別是所有語言閱讀中最基礎的步驟。通過相關實驗,報告提出增加字母間距能夠顯著改善誦讀困難兒童的閱讀速度和準確性。所以在不影響整體排版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加大字距行距能夠有效地克服閱讀障礙。
適當?shù)丶哟笮虚g距和縮短行段長度可提高閱讀困難人群的閱讀質量。2015年英國全國掃盲基金會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子書有助于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這與此前美國科學家提出的電子書可以幫助治療閱讀困難癥的觀點相似。研究指出現(xiàn)其原因在于電子書的每行文字量較少,且添加了相應的字符,較短的行距可促使閱讀困難癥人群的大腦更易接受信息。文章中還提出,如果在紙上也如此印刷文章,效果會是一樣的。因此,以恰當?shù)呐虐娣绞竭M行設計時,有助于患者獲得較高質量的閱讀。
結語
閱讀困難癥雖然作為不可逆的基因缺陷疾病,但是仍然可以通過無障礙設計的手段來幫助閱讀困難癥人群進行有效的閱讀,使他們獲得更加公平廣闊的生存環(huán)境。
但不可忽視—點,為閱讀困難者進行無障礙閱讀的書籍設計,最重要的—點就是立足于閱讀困難癥人群真實的需求。就像是威廉.莫里斯所說的“真正的藝術必須是為人民大眾創(chuàng)作的,如果作者和使用者不能對某件作品產生共鳴,并且都喜歡他,那么即使是天上的神品也罷,實質上時間非常無聊的東西”設計和實踐應該是一個統(tǒng)一體,為閱讀困難人群進行的書籍設計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反饋才能得到其應有的價值?,F(xiàn)在,是我們從理念邁向實踐的時刻,讓“已然”閱讀困難癥在設計的治療之下變?yōu)椤皯弧钡拈喿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