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瑤
摘要:“吃醋”是在愛情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見于女性?!俺源住辈⒉煌诙始?,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也是人在愛情生活中的正常表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自古已有之,所謂的“吃醋”這個詞的來源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本文就從這一常見又及富有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現(xiàn)象出發(fā),從這一現(xiàn)象的典故來源尋起,通過我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及民間傳說來看古人對于這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與理解,并結(jié)合當(dāng)今社會實際來分析“吃醋”的利與弊,從而能對我們的生活有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guān)鍵詞:吃醋;傳統(tǒng)文學(xué);心理學(xué)
一、“吃醋”的由來
在分析“吃醋”這一心理現(xiàn)象之前,明白這一現(xiàn)象為何叫“吃醋”是很有必要的。據(jù)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曾賞賜其功臣房玄齡幾名美妾,然而房玄齡素來懼內(nèi),房夫人盧氏也是一貞烈女子,堅決不許房玄齡接受賞賜。李世民多次提及,都被房玄齡婉拒。后來李世民聽說了原委,便讓自己的皇后長孫氏出馬,親自去為盧氏做思想工作,但仍不見效。李世民大怒,派人送一壺毒酒去房玄齡府上,告訴盧氏若強行抗旨,只有死路一條。沒想到盧氏如此堅貞不屈,寧死也不肯讓房玄齡身邊多幾房妾室,當(dāng)場便拿起毒酒一飲而盡。誰料李世民送來的并不是毒酒,而是一壺醋。最后,李世民見盧氏如此堅決,房玄齡納妾這一事終于也就不了了之。自此,吃醋這一典故便成了千古趣談。
這個故事見于唐《隋唐嘉話》一書中,但原文并未提及有關(guān)醋的事情,盧氏喝下去的也本只是一壺正常的酒罷了。不過吃醋這個詞起源于唐朝,當(dāng)無異議。唐大詩人白居易之弟白行簡曾有文章《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有一句“醋氣時聞,每念糟糠之婦”①,由此可見最早將醋與婚姻之事連接起來,確是源于唐朝無誤。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三十一回也寫到:“襲人聽了這話…,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她說‘我們,自然是她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醋意……。②”之所以將醋與妒忌聯(lián)系起來,蓋因醋之酸味,食之口酸心酸,乃至眼淚流出,和嫉妒傷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吃醋”的幾種說法與逸事
前文既已介紹了吃醋這個詞的由來,那么為何后世一直將愛情生活中的嫉妒情緒經(jīng)常地與醋聯(lián)系在一起,則與房玄齡夫人盧氏的典故不盡相同了。一般來說,有如下三種說法。
其一,獅吼說?!堕w知新錄》有“世以妬婦比獅子?!雹鄣淖志?,《續(xù)文獻通考》也有載:“獅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說本此?!雹艿@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在哪里呢?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首先要解釋一下何為獅吼。在佛教中,佛家用獅子吼來形容佛祖講經(jīng)說法聲振寰宇,使人振聾發(fā)聵的情形,武俠小說里也有不少關(guān)于佛門獅吼功的描寫。宋代大文學(xué)家蘇軾有一位朋友叫陳季常,他非常喜歡談?wù)摲鸱?。然而他的夫人柳氏是個悍婦,每當(dāng)陳季常宴請賓客,歌兒舞女陪酒的時候,柳氏便敲擊墻壁,非要把不相干的女人趕出去不可,直到把宴會攪黃為止。這就經(jīng)常搞得陳季常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很沒有面子,可無奈夫人實在太過兇悍,陳季常也是敢怒不敢言。蘇軾便寫了一首詩,其中有這么幾句:“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xùn)|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雹菰娭旋埱鹁邮恐傅谋闶顷惣境?,河?xùn)|獅吼,便說的是柳氏的怒罵聲了。柳氏乃河?xùn)|顯貴姓氏,此處便代指柳氏了。這幾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柳氏的兇悍以及陳季常的無奈,從此之后,人們便用河?xùn)|獅吼來代指善妒且兇悍的女子了。
其二,壞醋說。古時醋的釀造頗為不易,《齊民要術(shù)》中曾多次提到過“壞醋”這一現(xiàn)象,足可知釀醋的難度。壞醋說源于清代,據(jù)說南方有些地方,家中不能同時釀造兩缸醋,否則必有一缸醋會壞掉,暗示男子如果娶兩位夫人,必會有一善妒。這種說法不免有些牽強附會,然而這個說法所表達出來的,卻是民間對一夫一妻制的向往。其實我國古代并非一夫多妻,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妻子也就是正房,家庭地位是妾所不能比的。然而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男主人在對待自己的妻妾時有所偏頗,從而引起一方的不滿。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差足近矣。
其三,酸味說。這一說法在第一部分已有所提及,將醋的酸味引申為一種心情,由于酸用于人的心情又有痛苦之意,故有此說法。除《紅樓夢》有相關(guān)描寫以外,明末話本小說《清夜鐘》第二回亦有“石匠樊八……怕陳氏吃醋……又怕陳氏捻酸怪他”⑥;清代小說《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爭風(fēng)吃醋,打吵起來”⑦等等的相關(guān)情節(jié)。而人們多稱呼這些愛顯露出醋意的人為“醋壇子”、“醋瓶子”等,皆源于此說法。
前面所引用的典故,大多數(shù)是來源于文學(xué)作品中的吃醋的人物形象,而在歷史上,也有不少關(guān)于吃醋這一現(xiàn)象的名人軼事。前一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曹丕賜柏靈筠給司馬懿,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醋意大發(fā),上演了一場“張春華訓(xùn)夫”的好戲。而在歷史上,這件事就沒有那么讓人忍俊不禁了。張春華比司馬懿小十歲,年僅12便與司馬懿成了親。而司馬懿對她的態(tài)度也并非電視劇里演的那樣親密無間,正相反,從始至終司馬懿都不愛正眼看她。當(dāng)柏靈筠來到司馬懿府上時,彼時張春華已經(jīng)43歲,自然無法與青春靚麗的柏靈筠爭寵,夫妻二人的關(guān)系也愈加惡化。有一次司馬懿生病在床,張春華前去探望,誰知司馬懿卻罵她又老又丑,叫她快點離開。張春華長久以來憋在心中的醋勁徹底爆發(fā),一怒之下直接絕食表示不滿。當(dāng)然最終的結(jié)果是司馬懿不得不低頭,向張春華道了歉這事才算結(jié)束。
吃醋的表現(xiàn)人各不同,張春華是絕食,而卓文君在面臨這種事上就更想得開。當(dāng)初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俘獲了年僅17歲在家守寡的卓文君,她不顧父親的反對,也不在乎司馬相如的窮困潦倒,毅然與司馬相如私奔。卓文君變賣了自己的首飾,開了一家酒坊,親自當(dāng)壚賣酒以補貼家用。但是司馬相如發(fā)跡后卻忘了卓文君對他的萬般好處,整日流連于風(fēng)月場所,到最后,生出了休妻納妾的念頭。一代才女滿懷傷心,寫下了這首《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⑧詩中雖則有因吃醋產(chǎn)生的悲傷和怨恨,然而更為人所稱道的是她對于丈夫變心的決絕。在卓文君的眼里,完美的愛情固然重要,但是過了保鮮期,人心不古時,自己的尊嚴就要比什么都更為重要了,醋意大發(fā)是沒有用的。作為獨立的女性,不能只依靠愛情活下去,要依靠自己的尊嚴和自己的雙手去爭取自己的幸福生活。endprint
其實不只是女人會吃醋,男人也有吃醋的時候。北宋詞人周邦彥有一晚正與京城花魁李師師調(diào)笑,突然小廝來說徽宗皇帝也來找李師師了。現(xiàn)在出門肯定會和皇上撞個滿懷,周邦彥索性就躲到床底,看著徽宗皇帝和李師師你儂我儂,直躲到皇上走了才敢爬出來?;丶抑螅馨顝懥艘皇住渡倌暧巍罚骸安⒌度缢?,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雹峄兆谝娏诉@首詞心中一愣,這不是我當(dāng)日和李師師在一起的情形嗎?誰能知道的如此詳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天晚上周邦彥一直藏在床底,徽宗聞此,貴為皇帝也吃起了醋,一怒之下貶了周邦彥的官。而周邦彥臨走時,李師師來送別,周邦彥又做了一首《蘭陵王》送別,徽宗后來再見到這首詞,愛惜周邦彥的文采,又把他召了回來。
三、“吃醋”與當(dāng)代愛情觀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理論叫“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即人類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從最基本的需求開始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而其中第三層,亦即社交需求,表現(xiàn)出來的是人類對于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吃醋,作為在愛情生活中的近似于妒忌的專有情緒,其實質(zhì)上產(chǎn)生的原因有多種,既有人的控制欲在其中作梗,也有因缺乏安全感而產(chǎn)生的妒忌情緒。其實吃醋屬于再正常不過的心理反應(yīng),也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愛和珍惜的表現(xiàn),在潛意識里也是害怕失去對方的情感流露。至于這種心理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在愛情生活中,適當(dāng)吃醋有助于兩人更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起到好的影響;而如果被妒忌心理沖昏了頭腦,關(guān)系鬧僵了還是小事,萬一在憤怒的驅(qū)使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那就悔之晚矣了。
據(jù)研究表明,新生兒最早在半歲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類似于吃醋的行為,比如母親將注意力放在別處時,新生兒會以哭鬧、蹬腿等行為來吸引母親注意力,這更加說明了這一現(xiàn)象是在人際溝通中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重慶商報曾報道,在重慶在龍洲灣商業(yè)街的一家金融單位工作的一男子,因與自己的前女友和現(xiàn)女友出現(xiàn)感情糾紛,相約在江邊就彼此間的感情問題進行談判,但是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不料,前女友跳入江中,男子見狀急忙跳下營救。然而,現(xiàn)女友因為吃醋嫉妒,也選擇了縱身一躍。最終,男子將前女友救起,而現(xiàn)女友則不幸溺水身亡。據(jù)悉,三人均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由于溝通不當(dāng)和爭風(fēng)吃醋引發(fā)悲劇,正在綻放的生命就此凋零。中國心理學(xué)專家陳志林在訪談中曾云:“愛情是人生的一個學(xué)分,但人生的學(xué)分可不止有愛情這一項,還有事業(yè)、親情、家庭、友誼……”生命與失落的愛情相比,生命顯得更為重要,假如沒有了生命,何來享受真正的愛情。無論男人和女人,面臨熱戀和失戀時,都要坦然面對,不能只為愛情而活,應(yīng)該為自己完整的生命快樂而活。因此,當(dāng)自己或另一半吃醋時,不應(yīng)該不耐煩,而要好好交流溝通,及時化解矛盾,切忌兩人對嗆,那樣只會使彼此之間的誤會越來越深;而吃醋的一方,要掌握好度,不要使對方感到咄咄逼人,這同樣會使兩人的交流陷入到僵局之中。所以,保持理性,及時溝通,這才是應(yīng)對吃醋心理的正確方式。
四、總結(jié)
從唐朝有吃醋這一說法開始,上溯至漢卓文君,下到明清各種世情小說,吃醋這一現(xiàn)象無時無刻不與愛情生活息息相關(guān)。正確認識這一心態(tài),時刻保持理性,吃醋適度,不要貪杯,方能更好的維護二人的愛情。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
[2]蘇軾.東坡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5:189.
[4]郭茂倩.樂府詩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7.
[5]周邦彥.清真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9.
注釋:
①王士祥.唐代試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
②曹雪芹.紅樓夢[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74.
③王棠.閣知新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4.
④李立民.清朝續(xù)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研究[M].北京:中國社科,2017:70.
⑤蘇軾.東坡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9:469
⑥陸云龍.清夜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39
⑦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5:189.
⑧郭茂倩.樂府詩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7.
⑨周邦彥.清真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9.endprint